01.26 抵达首日,接受培训!物资充裕,家人放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方序

驰援手记 | 抵达首日,接受培训!物资充裕,家人放心

1月26日凌晨3时,由颜伏归、吴学杰、陈城洋、卢燕、赵伟等5位医护人员组成的浙大二院抗击新冠肺炎赴武汉医疗队已抵达当地,并入驻武汉某医院。

此前,25日14时许,浙大二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专家陆群,在国家卫健委的号召下,已只身乘坐高铁抵达武汉,并投入到当地医院感染管理的指导工作中。

驰援手记 | 抵达首日,接受培训!物资充裕,家人放心

这些勇于担当、心系武汉的“浙二人”,目前的情绪和状态如何?有什么想要对我们说的?抵达首日的工作将如何安排?

一人一个房间,住宿条件不错

1月26日凌晨3时35分,医疗队队员们入住了武汉某宾馆。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卢燕告诉我们:“一个人一个房间,条件比想象的好很多。该有的配套设置都有,环境都很干净。”

“虽然经过一夜奔波,大年初一的晚饭都是在高铁上解决的,但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电话中,卢燕的精神状态不错。

在杭州去武汉的途中,中途转车时,卢燕给两岁的女儿打了视频电话。“视频电话里,女儿看到我很开心。老公陪在她身边,她说:‘妈妈,你要平安回来’,我就很暖心了!”她说。

保障工作到位,家人可以放心

抵达武汉时,其实是凌晨两时多。入住宾馆前的1个小时,队员们都在整理省卫健委随车送来的一个个箱子。尽管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但收拾这些物资时,队员们的心里暖暖的。

那些站成一排排的箱子里面,到底都是什么东西?当队员们整理和开箱时,被眼前的景象感动到了。

驰援手记 | 抵达首日,接受培训!物资充裕,家人放心

“打开后,发现里面什么都有,有很多防护用品、消毒用品,还有生活用品、各类食品,甚至还有睡衣等。”卢燕说:“领导们都很关心和保护我们。我们的保障工作很到位,家人可以放心。”

驰援手记 | 抵达首日,接受培训!物资充裕,家人放心

首日接受培训,定会全力以赴

在武汉的首日,我们的队员将做些什么?

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陈城洋告诉我们,由于抵达太晚,今早,根据大部队统一安排,他们在宾馆休息,养精蓄锐,下午即将开展上岗前的培训,“虽然在医院时,我们已经过多轮培训,但我们仍然会高度警惕,认真学习,保护自己,救治病人”。从他的语气里可以看出,队员们的状态很好,也充满了信心。

驰援手记 | 抵达首日,接受培训!物资充裕,家人放心

令队员们振奋的是,接近午时,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出现在宾馆,向他们表示慰问,并给予精神鼓励。“深感责任之重,也定会全力以赴。”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吴学杰表示。

当地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视的。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浙大二院专家组成员颜伏归说,首日,整个医疗队的感染防护流程就将制订完毕。住宿的酒店一楼,将设立专门的更衣室。待他们工作归来,会把白大褂等存放在更衣室。其他防护细则也在同步制订。

特殊的行李,温暖的牵挂

入住酒店后,当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吴学杰打开行李箱时,他在箱子的角落里看到了静静躺着的“小葫芦”。

“这是我爱人给我的,上面有个‘福’字,她说葫芦把福气都吸纳在肚子里,能给人带来平安吉祥。所以我每次有什么重大任务要出去,都会带着它。”吴学杰把“小葫芦”挂在钥匙扣上,每天随身携带。

25日出发时,当有媒体记者来采访拍摄时,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师赵伟连连挡住镜头:“家里人知道我过年要在医院值班,但还不知道我去驰援武汉一线了。主要是我现在还没想好,要怎么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

赵伟说,申请驰援武汉,并非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他还说,其实,放眼全国各地,很多“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这次都主动报名增援武汉疫情一线了。

“抗击SARS的时候,我们大多还在读书,没怎么经历过。这次终于有机会,换我们年轻一代守护家国。这是职责所在,也是很好的实战经历。有机会和学界泰斗、前辈们并肩战斗,我会尽量多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