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們因為什麼,堅定了考遴選的心?家裡附近小公務員一枚,覺得縣裡面太小,想考遴選卻不堅定,害怕未知?

第五愛


如果沒有特殊的背景,又想去更寬闊的舞臺,對於縣鄉基層公務員來說,遴選是一條不錯的道路!

一、單位級別越高,視野越開闊

同樣是公務員,在縣鄉基層和在上級單位視野是不同的,同樣的單位越是基層的單位工作越雜,相對來說工作量比較大。而單位級別越高的單位分工也越明確,專業性也比較強。就格局視野角度而言,基層單位相對來說工作比較具體細緻,而上級單位則宏觀性比較強。術業有專攻,當你在上級單位的時候你接觸的人和事,思考問題的角度將是全局性的,而不僅僅是某個部分。比如我在基層鄉鎮工作時候主要側重工作是各種民生小事,協助徵收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發放各種惠農補貼等!而在上級單位則需要思考各種規劃設計以及一些視野角度更廣的工作。

二、待遇水平和發展前景

眾所周知單位級別越高,相對也越容易提拔,如果你在一個正科級單位,整個單位只有幾個人是正科級幹部,比如基層鄉鎮公務員,想要成為副科級幹部不僅要滿足最基本年限要求還要等待名額的空缺!但是如果你在市局單位或者省廳部門,你提拔成為科級幹部或者處級幹部機會就比較大了,單位級別比較高。只要符合提拔條件就可以任用了,而不是需要等機會。曾經有個朋友是鄉鎮的選調生,在基層鄉鎮工作了五年也沒有提拔副科級幹部,後來遴選到了省廳,試用期過後就提拔了,幾年過後提拔了正科級幹部。如果在基層鄉鎮,想要提拔成為正科級幹部就比較難了。機構改革後,公務員實行職級並行,只是待遇有了提高,而不是實職。

除了發展前景和工作情況之外,遴選還是考慮家庭、交通、教育等因素,每個人情況不同,需要綜合考慮。


公考站一枝一葉總關情


已經遴選到省委組織部三四年了,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2003年的時候,作為一名老少邊窮地區的窮學生,有幸通過公務員考試,分配到東部地區的一個鄉鎮派出所工作。沒有一點社會關係,揹著兩三萬的助學貸款,一步一步走下來。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永遠幹得比人多,但是也獲得回報,從大機關不理解的副股、正股,一直幹到正科級幹部。雖然比不上各種二代,但在同年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同事中算是比較快了,所以非常滿足。剛工作的時候覺得退休有個副科的二級警督就厲害了,也從來沒想到自己能走到這一步。

基層的幹部都知道,幹到正科就基本到頂了,自己是個喜歡折騰的人,或者說是不知足、貪得無厭的人吧,不想一輩子就這樣安安逸逸地在一個小縣城混下去,於是經常關注一些遴選信息,終於在35歲的時候,試著報考了省委組織部。

港真,考之前我一點信心也沒有,畢竟選了一個最難考的單位,參加遴選的各種名校碩士博士一大堆,而我只是個警院本科生,綜合素質肯定相對較低,所以完全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一次筆試,兩次面試,最後的結果讓我非常驚詫,在基層摸排滾打的老民警居然考上了,當時感覺肯定是祖墳冒煙了。

雖然遴選上了最好的省直單位之一,但我真的後悔了。一是住房問題無法解決。面對幾萬一平的房價,自己的收入要不吃不喝三十年以上才買得起,幾乎不要指望,只能租房住。二是心態問題出現。以前在縣裡好歹是個小領導,到了省直單位就是普通一員,副處長甚至處長都比我年紀小,被比自己年紀小的吆五喝六的真不是滋味,感覺很失落。三是身體和精力跟不上。快四十的人了,熬夜一次幾天都不能回魂,各種身體小毛病頻出,拼命工作的本錢已經不多了,老化的機器只能修好不能復原。四是自身能力有差距。必須承認自己是踩了狗屎運,綜合能力與大部分同事相比確實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在一些辦公軟件操作上,工作起來特別吃力,效率也不高。

後悔藥是沒得吃了,只能安慰自己是為了下一代吧,努力堅持下去。希望年輕同志看了我的經歷,會有所感悟,遴選是很公平的,但一定要量力而行,謝謝!


巴釐虎10


遴選到省直,感慨頗深。我是凡考必報,之前都是裸考,只有最後一次是努力學了。總的來說,考遴選的絕大部分是裸考,只要努力了,機會很多,考上可能很大。

至於為什麼一定考,有幾點原因。

最主要原因,上級平臺大,機會多,提的快,縣裡擠破腦袋爭副科,沒有關係幾乎不可能,省裡隨隨便便到處級,而且關係的分量相對低很多,畢竟能在省級有關係的少之又少。

二是綜合來說,省裡總體素質比縣裡高很多,絕大部分沒有領導架子,好相處。舉個簡單例子,在縣裡得天天給領導打水掃地拎包,在省裡全是領導自己來,同事之間相處也很愉快。知道這些是跟我之前在省裡有段借調時光有關。

三是社會地位不同,給自己帶來的自信心和滿足感是不一樣的。這跟人的世俗眼光有關。在縣裡遇到上級來檢查,需要各種逢迎,生怕領導不滿意,但省級不同,檢查少,好溝通。當然檢查下級的機會很多,我深知基層不易,所以一般能松則松,能過就過。

四是我在縣裡時候實在太忙太累了,天天加班9點以後,甚至凌晨和通宵,實在受不了就是想逃離,沒有合適的理由,只能考走。

還有一點跟我所在科室有關,考試氛圍好,同事都是大神,五年間考走十幾位,平時交流也多,有前輩刺激著,動力也足,生怕考不上落個學渣的名聲。

總的來說,遴選是我人生一重大轉折,從不後悔,感謝組織的從嚴治黨和逢進必考方針,讓我們這些無門無戶的農幾代,終於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歡迎交流,希望大家夢想成真。


女學生控劉強西


認識考遴選的人很多,大概有一千多人,總得來說有幾種。

1.異地。無論是夫妻異地還是想回到父母身邊,異地是參加遴選的最大動因。一個人孤身在外,長時間下去真的很難熬,特別是結婚生子後,面臨的夫妻感情問題,孩子教育問題,父母親年邁身體問題…都成為壓在身上的重擔,調又調不走,現在又不讓公務員再參加公務員考試,遴選是唯一的出路了。

2.脫離現有環境。越基層感觸越深,幹不完的活,工資不多,升職無望,好事輪不到,工作一大堆。趕上一個好領導還行,遇到操蛋的領導,天天憋死。遴選到上級部門,正管那個操蛋領導,也是一個動力。不過大多數還是為了脫離又苦又累的基層。

3.希望有更廣闊的空間。認識的人裡面,很多兩辦,組織部,宣傳部的也參加遴選,更有上海地區不錯崗位的公務員參加遴選,目的就是想去中央,想到各個部位進行鍛鍊,體驗更高層次的工作。這個男生多一些,可能治國平天下是每一個男人的夢想吧。有考過的提到工作,感慨,看到能夠影響某一行業的意見或者通知從自己手裡發出,很有自豪感,再累感覺也值得。


李老爺後院的貓


就像你說的那樣,縣城太小,想再往上考吧。1.有工資福利、工作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影響。比如說現在崗位工資低經常加班無雙休,想看個考個工作條件更好的。

2.有一顆不安分想折騰的心。就好像考公35歲年齡限制,35歲之前就一直想考下去一樣,遇到遴選機會,如果條件要求符合,肯定會想考下試試。

3.如果想考試遴選,平常也要多看書多積累,因為遴選似乎也挺難的,如果裸考上岸會很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