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在大城市年輕人都是拼爹,到農村裡父母都是拼兒子

車子開進村裡的時候,已是下午6點多了。

我打開車窗,鄉村的炊煙直鑽鼻孔,喚起濃濃的兒時記憶。如今,農村大多數都燒煤,用柴火的已經很少了,所以,“又見炊煙”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道路很窄,兩邊的灌木瘋狂地生長,汽車駛過,很多樹葉、蟲子就掉進了車裡。我連忙把車窗搖上。快到家的時候,遇到一位熟悉的鄉親,荷著一把鋤頭,慢慢前行,她已經60多歲了,個子很矮,聽到汽車聲音,她停了下來,我搖下窗戶,跟她打了聲招呼。她也報以熱烈的回應:“呀,發財了,買了這麼好一輛車。”

在鄉村,似乎最好的祝福就是發財,最好的褒獎詞是“當大老闆”。我雖是一介窮書生,但在他們看來,也是大老闆。所以,當鄉村修公路募捐的時候,村裡有人提議,要求我與另外年收百萬的老闆出同樣的錢。

我沒有拒絕,也沒有認可,因為這是不應該存在的命題。在我看來,鄉村修路,應該由兩部分人掏錢,一是政府,因為這是他們管理的領土,這是他們應盡的義務;另一個就是“當大老闆的”,我們村已經不缺這樣的老闆了。至於老百姓出多少,那是各自自願,因為農村人走泥路已經幾十年了,早已習慣。

只是,路的確有點爛。我的車在崎嶇的山路上歪歪扭扭,終於駛進了我的家。

在大城市年輕人都是拼爹,到農村裡父母都是拼兒子

父親點了一串沖天響的鞭炮,震耳欲聾。我長年沒出過遠門的母親總會把鞭炮的響聲與命運牽扯在一起,感嘆:“瞧,我崽好福氣,這鞭炮炸天響!”

鄉村特別寂靜,一陣風颳來,樹葉沙沙作響,寧靜的夜晚,此時如果沒有蚊子,那將是最舒適的享受。

每次回家,母親總會跟我嘮很久的家常,一如她每次打電話給我第一句話都是“吃了嗎”一樣,不管是早上還是夜裡10點。

家常,無非就是親戚誰誰誰,鄰居誰誰誰,村裡誰誰誰,都做了什麼事。又或者是家裡今年進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今天打撲克贏了多少錢,昨天我外甥又到哪裡瘋玩了等等。很多東西我並不愛聽,而且有很多都是我以前聽過的。但每次我都裝作很認真的樣子聆聽,因為以前聽過一個理論,聽父母嘮叨,是幫他們排毒,更何況他們都大半年沒見我了,我給這麼點時間是應該的。

父親則大多數時候不言語,永恆地看著電視,電視裡的內容永恆的都是共產黨、國民黨和日本的世紀情仇。偶爾也會過來插一句,基本都是“人家……”開頭,講的都是一些不靠譜的信息。比如說人家那誰誰誰的兒子月薪1800,過年給了他父親2萬元。我很驚詫於村會計出身的父親會對這樣的信息深信不疑,我說月薪1800,一年12個月,總共才21600元,這還是個20歲左右的小夥子,一年才花1600元,怎麼可能?

我知道父親說這話不是暗示我也要給他這麼多錢,他只是很喜歡講一些誇張的消息,比如“人家那誰誰誰的兒子考上北大了,出來就當官”“人家那誰誰誰的兒子年薪100萬”“人家那誰誰誰的兒子考上軍校了,打架都不用愁”……全是一些道聽途說的事,但他每次講來都很自豪,似乎這些事全是坐在他面前的兒子我完成的。

剛開始我還有點受挫,後來聽多了,知道他說的大多數都是一些不著邊的事兒,所以乾脆就笑笑,或者哪條消息是真的,我就會感嘆一句“喲,那真是很不錯”。

在大城市年輕人都是拼爹,到農村裡父母都是拼兒子

母親則總是拿出一些我讓她自豪的事來說。比如誰誰誰又說了:“你這輩子享福啊,生了這麼好的一個兒子!”母親把這樣的消息,從我考上大學那天起,一直收集到現在。母親每講一次,我就汗顏一次,同時揹負了多一層的壓力。

於此,我也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大城市年輕人都是拼爹,到農村裡父母都是拼兒子。村裡與我同年級的一女同學,中考後直接上中專,後來託人找關係進了一個不錯的單位上班,而我則一直在做一個窮酸書生,錢不算多,但工作性質和地點在農村裡特別體面。這個女同學的父親來到我家,總要像做報告一樣彙報他女兒最近給她買了一些什麼值錢的禮物,或者又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我一邊笑,一邊在想要不要把我取得的成績彙報給父母聽,這樣也可以由得他們在村裡與其他父母過招時使用,但最終我都是笑笑而已。

我村裡還有一位兄長,他比我早兩年大學畢業。這次我開車回家,剛好遇到他母親與另外兩位鄉親在等車,我停車載他們回家。在回去的路上,這位母親感嘆:“還是讀了大學好啊,你看人家多有出息,買了車。我大兒子讀了大學收入就比我小兒子收入高,他說今年也要買車了!”我打心眼裡佩服這位母親做軟文的高超水平,明明是要表達她大兒子也不錯,但人家很巧妙的打出了“讀大學好”的理念,這比目前很多赤裸裸宣傳“一藥包治百病”的廣告文藝得多。

不過,談及比兒子,村裡也有很多變故。我們村曾經的村委書記出車禍死了後,他老婆又得了癌症,剛開始她兩個兒子還回來照顧,到後來,應了一句“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話,孩子都不在身邊,這位帶著孫子的奶奶,最終實在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孤獨中喝農藥自殺了。她兩個兒子一起,披麻戴孝,到村裡每家每戶下跪邀請參加追悼大會。離婚的小兒子的孩子本來歸奶奶帶,等她死了後,孩子送給別人撫養。曾經在村裡叱吒風雲的一家,就成了這樣一個結局。

在大城市年輕人都是拼爹,到農村裡父母都是拼兒子

與我隔一座山的另一家,男人患胃癌,一發現就已經是晚期,什麼東西都吃不下,吃什麼吐什麼,沒多久就死了,村裡人都說他是餓死的;而女人被診斷出嚴重的糖尿病,其大兒子曾經有過精神病史,現在又復發,本來娶了一個好兒媳婦,但生完兩個孩子後,現在又鬧著離婚。

不得不說,這次回家,確實得到了很多負面的消息。我的表弟,比我小2歲,因為家族遺傳,年紀輕輕患上了嚴重的怪病,行立不穩。我後來打聽到湘雅醫院治療這種病比較有心得,送過來後,醫生對於他們一家三代都患有這種病表示很驚奇,願意去他家訪問,作為學術研究的對象。

我家一親戚,60來歲,把積攢了一輩子的錢去放小額貸款,結果那人卷鉅款潛逃,一輩子收入化為烏有,差點自殺;

我的一小學同班同學,家裡窮,小學六年級後就沒讀書了,去年不知為何突然精神異常,到處打人,還拿把菜刀追著父母砍,後來只能報警,送到精神病醫院,至今不知情況如何。我見過他的父親,滿臉滄桑,一臉憨笑。

……

農村山野,樹木瘋狂地生長。我門前一棵梧桐樹,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哪裡落下的一棵種子,一年之間,就長成蒼天大樹,但由於再長就要觸碰到高壓線,所以每年都要砍一次,但砍完後依然瘋漲不止;

外甥不知從哪裡移來一棵冬瓜,種在屋前,插了幾根樹枝,現在已經能收穫了;他還在一堆有土的小區域上,隨便種了幾棵辣椒,得空了就在上面撒泡尿,現在居然也碩果累累;母親種了一棵南瓜秧苗,修剪了枝葉,居然結出了七八十個南瓜,讓我瞠目結舌;家裡養了一群小雞,母親告訴我,這是家裡一隻母雞的傑作,這隻母雞天天吃完食就去後山上,從來沒見它在家裡下過蛋,本來打算要宰掉它的,後來發現它有當媽媽的跡象了,果然沒多久,它從山上帶下來12只小雞崽……

在大城市年輕人都是拼爹,到農村裡父母都是拼兒子

鄉村的山間都在變化,出門打工的賺了錢,都回家建房,於是開山闢土,修路建坪,幾年不回,就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變化的還有各家各戶的人,老人在一個個老去,甚至離去;年輕人不斷地結婚、離婚、生小孩;而小孩則跟門前的野草一樣,在山野中瘋狂生長,幾年之間,就從流鼻涕的小屁股長成帥大小夥子或亭亭玉立的姑娘。然後,結婚、離婚,生小孩,再成長為老人,老去……

此時田裡的水稻,正抽著穗花,風一吹動,遍地飄香。

我是穀子,出身農村,曾謀職帝都,做過媒體,現居南方某城市,經常寫點鄉村文字,如果你對鄉村故事感興趣,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