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績溪有三絕:

山清又水潔,純樸好民風,桃花源無別

這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汪靜之的詩句,

這也正是對詩人家鄉——上莊最好的寫照。

上莊,西接太平(現黃山市黃山區),北交旌德,南臨歙縣,距黃山風景區直線距離僅28公里,是一個一腳踏四縣的古老村莊。

“萬峰迴抱水環帶”,中心是一片開闊盆地,四周環列著10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像手掌一樣將上莊如明珠般託在手心,一條清澈見底的常溪河,從村邊緩緩流過,滋潤著上莊的土地,竹杆峰前,山縈水聚;楊林橋旁,棋佈星羅,寫出了上莊美麗的真諦。

上莊由於山多地少,歷代都有外出經商之風,久負盛名的上莊“金山時雨”茶,造就了中國的茶葉鉅商,如汪裕泰(立政)、程裕新(有相)等。

上莊名人輩出,除了巨賈外,清光緒年間有任過兵部主事、員外郎的胡寶鐸,臺灣台東知州胡鐵花,清代村人胡天注創造了“胡開文”徽墨的精華,為書寫中華歷史立下了不朽功勳。

這裡還誕生了響徹環宇的胡適,他開風氣之先,扛鼎文學革命的大纛,使古老而幽暗的東方大陸開始閃現出一片片理性的曙光,有人說他是“近代中國唯一沒有槍桿子作後盾而思想能風靡一時、在意識形態上能顛倒眾生的思想家”,上莊因胡適而成為名聞遐邇的“上都”,而胡適則成為“大帝”。

由於對胡適的崇拜,近三十年來,筆者不停地行走在上莊的大地上,從最偏遠的金坑,到巍峨的大會山,從古老的會川到現代的上莊,上莊上千米的山峰,基本都擦腳板而過。

如今,留在本人圖庫中的圖片已席豐履厚,我想有必要在此曬曬圖,與網友共享!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風光之美

上莊之美麗,首先是田園之美,“三面青山展畫景,一條綠水奏琴音”,這裡峰巒疊韻,田疇連片,溪水圍繞,阡陌交通,古樹參天,鳥語花香,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山深人不知,只因皆在畫里居”,令人歎為觀止。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竹竿尖下大美上莊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上金山因產名茶“金山時雨”而播譽內外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旺川因多水而興旺,名人眾出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石家村,石姓村,其子孫念其祖與宋太祖的棋誼,而將村子建成棋盤格式,稱作建在棋盤上的徽州古村落。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夕照古村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黃會山,傳說是軒轅黃帝與浮丘公會面的地方,由此而得名

農耕之美

中國的農村,開始建村子時,先人們在此開基建業,在此生生繁衍,“男耕女織”便從此開始,他們開墾梯田、坡地,種植莊稼和瓜果蔬菜,插秧、割麥等活動,則成為展示傳統農耕文化的載體。一些與農耕文化相聯繫的慶賀節日也隨之而來,在上莊隨處可見這種文化的精神所在。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耕雲播雨,生生不息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上金山梯田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會川梯田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安苗節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安苗節

文化之美

走進上莊,你會感到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清一色的粉壁、黛瓦、馬頭牆。高牆之下,是一條被打磨得溜光發亮、彎彎曲曲的石板路,將你引向村子縱深。上莊是文化之鄉,這裡有非遺的多個項目,三雕、制墨、飲食等文化,在這裡得以傳承,向人們展示那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非遺文化(制墨)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非遺文化(三雕)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非遺文化(一品鍋)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非遺文化(火獅舞)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非遺文化(抬汪公)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傳統文化(土法木榨油)

名人之美

上莊名人薈萃,不僅有響徹環宇的胡適,還有臺東知州胡傳、胡寶鐸,徽墨大師胡開文,茶商巨賈汪裕泰、程裕新,中國中西醫醫家汪惕予、湖畔詩人汪靜之,中國農學知名女教授曹誠英等。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制墨大師胡開文故居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世界知名學者胡適故居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茶葉鉅商程裕新(有相)故居

古雅之美

上莊有多條古道,現存有竦嶺古道、楊桃嶺古道和處於四縣交界的箬嶺古道,這些古道,見證了上莊徽商向處拓展,拼博向上的精神,其中楊桃嶺因為胡適與江冬秀的故事,被人們稱作有神奇色彩的“江胡之道”。竦嶺古道則因為胡適父親胡鐵花經商茶葉走過這條古道被稱作“發財之道”。而建於隋唐期間的箬嶺古道,則因為汪華所開闢並通向黃山,平定六州,而被人們稱作為“平安之道”。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箬嶺古道,因汪華平定六州,而稱之為“平安之道”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箬嶺關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竦嶺古道,因胡適之父走過這條路販茶屯溪,而稱之為“發財之道”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楊桃嶺古道,因這胡適與江冬秀的關係,而稱之為“愛情之道”、“江胡之道”

績溪上莊有多美 我以圖片來作證

本文作者2013年留影於楊桃嶺古道“拱天濟美”古路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