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狼狽”的成語很多,狼再熟悉不過,可狽這種動物到底存在過嗎?

由“狼狽”二字組合的成語有很多比如 : 狼狽不堪、 狼狽為奸、 狼狽萬狀、 狼狽周章、 進退狼狽、 首尾狼狽、 狼艱狽蹶 ,以“狼狽為奸”為例,基本釋義為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幹壞事。


“狼狽”的成語很多,狼再熟悉不過,可狽這種動物到底存在過嗎?​ 狼是一種比較兇殘的動物;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長,口稍寬闊,耳豎立不曲。狽是一種大腦非常機靈的動物,傳說中似狼,前腿短後腿長,自己不能行走,只能是靠趴在狼的身後,藉助狼來行動。一般狽是不行動的,他只給狼出謀劃策,如果狼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才把狽背出來,讓狽做他的軍師,狽是靠吃狼打獵來的食物來生存的。狼和狽有機結合,因此屢屢得逞。 ”狼狽”二詞組合,多用來喻指惡人互相勾結,或者形容艱難窘迫。但是狽這種生物只在成語中出現過,現在的存在動物中已經沒了它的身影,它只可能在歷史上存在過,或者根本沒有存在過!

“狼狽”的成語很多,狼再熟悉不過,可狽這種動物到底存在過嗎?​​​ 歷史上最早有關“狽”的記載是出自《酉陽雜俎·廣動植》,但儘管如此,當時一直沒有人成功把狽活捉,坊間根據其外表猜測其為灌狽。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曾因進行一次東北地區獵狼行動而捉了一隻“狽”,但後來才發現,那只是被捕獸夾夾斷前腿,還是懷孕期的母狼。揹著這隻“狽”的是其伴侶,結果公狼當時放棄逃脫的機會保護“狽”,直至被獵殺。《康熙字典》中“狽”字的解釋是:“狽,獸名,狼屬也。生子或欠一足二足者。相附而行,離則顛。”這一解釋比較合乎科學道理:第一,狽並非傳說中的獸,自然界裡有狽;第二,狽就是狼生下的畸形後代,一條腿或兩條腿發育不全,走起路來要趴在健全的狼身上。狼一離開,就要跌倒。

“狼狽”的成語很多,狼再熟悉不過,可狽這種動物到底存在過嗎?有一種說法認為“狽”是不存在的,它其實是被獵戶所設的捕獸夾夾斷前腿的狼,因為狼是群體生活的動物,不會遺棄自己的同伴,所以會讓受傷同伴的一雙短前腿放在自己背上,以便一起行動。但是如果真是狼的演化,有顯的古人有點多此一舉了。
“狼狽”的成語很多,狼再熟悉不過,可狽這種動物到底存在過嗎?​ 但是如果現今仍然有人目擊了“狽”的存在,這樣一來,“狽”到底存在就變得更加具有爭議性,
山西目擊狽事件 ,1956年在山西有人打死過狽。一個夜晚,一個運輸的卡車在離村莊兩公里左右的地方出現故障,車上留下一個人看守,其他人步行去村莊求援,一群狼發現了拋錨的卡車,圍在四周不走,留守的人就開燈嚇狼,最開始一開燈,狼就散開了,三番五次下來,狼就不怕了,留守的人又鳴喇叭,又是反覆幾次之後,狼就不怕了。但狼圍著車轉,沒辦法攻擊人,後來兩隻狼離去了,其他的則蹲在地上待命,過了一會兒,離開的狼回來了,其中一個狼的背上駝著一個像狼一樣的東西,就是傳說中的狽了。狽圍著車轉了一圈,就叫了幾聲,結果那些狼就排成一隊,輪番的來撞駕駛室的門,把留守的人嚇的半死。遠處燈光照來,救助的車輛到了,狼群一見跑動的車,嚇得四散奔逃,留下狽在那裡,狽前腳短,後腳長,沒有狼背它,它根本連路都走不了,在原地一邊掙扎一邊嚎叫,被人用鐵鍬當場打死了。
“狼狽”的成語很多,狼再熟悉不過,可狽這種動物到底存在過嗎?
所以“狽”這一種動物,是否真正存在仍是一個謎。你見過“狽”嗎?或者你覺得它在歷史上存在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