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幾百元就能買到百萬醫療險,我們還需要花幾千元買重疾險嗎?

車e貸汽車金融


當然需要啦。

有些人認為兩者在保障職能上構成競爭關係,買一種就可以滿足關於重大疾病的保障需求了。其實這種看法是存在誤區的。


首先來了解一下概念。

重疾險,即重大疾病保險,以特定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等為保障項目,當被保險人患有合同規定的重大疾病時,保險公司按約定保額給付保險金。銀保監會規定了25種必須包括的重大疾病,各家產品在此基礎上增加病種。

百萬醫療險,即保額上百萬的醫療險,可以對被保險人生病後對各種治療費用進行報銷。這類產品的噱頭就在“百萬”二字:最低只要一百多塊保費,就可以撬動高達幾百萬的保額,優點十分突出,真正的高槓杆產品,夠幫助防範大病住院的高額醫療費用支出,光聽保額的數字就已經非常有安全感了對不對?


二者的主要區別有:

1.賠償性質不同

重疾險是給付型產品,當被保險人確診合同規定的重大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狀態時,保險公司就會按約定保額給付保險金,不管實際治療費用是多少,給付金額都是固定的。賠付的費用沒有規定用途,你可以用來治病,也可以用來做因為生病上不了班的補償或者生活費。

百萬醫療險是報銷型產品,保額再高,也只會賠付實際花費的治療費用。報銷型意味著被保險人需要提前墊付醫療費用,治療結束後才能按照產品要求進行報銷。不過現在很多百萬醫療險都增加了醫療費用墊付服務,可以解決緊急的治療費用。

2.首要作用不同

重疾險的首要作用,並不是僅是提供醫療費用,而是為了給經濟支柱得了重病的家庭提供收入補償,避免該家庭因病致貧,因此家庭的經濟支柱最好要購買重疾險。


小插曲:這裡介紹一下重疾險的歷史背景,方便大家理解重疾險的設計初衷。重疾險於1983年在南非問世,是由外科醫生馬裡優斯巴納德最先提出這一產品創意的。他的哥哥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的醫生。馬裡優斯醫生髮現,在實施了心臟移植手術後,部分患者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已經陷入困境,無法維持後續康復治療。為了緩解被保險人一旦患上重大疾病或實施重大手術後所承受的經濟壓力,他與南非一家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了重大疾病保險。

百萬醫療險的作用一目瞭然,就是對被保險人生病後對各種治療費用進行報銷。雖然每家的百萬醫療險產品略有差異,但功能是大體類似的,以某款百萬醫療險為例,被保險人在三種情況下可獲得理賠:住院醫療、特殊門診、惡性腫瘤(即重疾)住院及門診。用藥不受限制:自費藥、進口藥、靶向藥均能報銷,保障的內容也很全面。

3.免賠額不同

重疾險一般不設置免賠額。

百萬醫療險基本都有1萬元免賠額。市場研究表明,絕大多數的病人的醫療費用都在人民幣1萬元以下。小額的住院醫療險由於等待期短、免賠額低,可以用於補充百萬醫療險的短板。

4.保障期限不同

百萬醫療保險絕大部分都是一年期的短期保險,沒有長期產品,也不保證續保;而重疾產品選擇豐富,有短期、有定期、還可以保障終身。

總結一下,患上重大疾病之後,不僅需要考慮治療費用,還要考慮後續的康復費用、收入損失。因此,僅僅覆蓋住院及治療費用的百萬醫療險,雖然聽起來保額高、保障全,但是在收入補償方面是不如重疾險的,且其先治療後報銷的特點,對低收入家庭也不太友好;此外,只能一年一買的特點也會讓它的保費逐年遞增,而一萬元免賠額降低了它的實用性。因此從各個角度來講,百萬醫療險應該作為重疾險和住院醫療險的補充,而不能取代後兩者的作用。


綜上,百萬醫療險覆蓋住院治療費用,重疾險來補償收入損失,它們的關係不是二選一,而是互為補充。


湘財精算


隨著百萬醫療險產品的不斷更新,讓更多的人接觸到了這種高保額、高免賠、低價格的醫療保險。

但是很多朋友有困惑,既然這種高額醫療保險已經很好了,那是否還有必要購買重疾險呢?

結論是,買了百萬醫療,還是有必要買重疾險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醫療保險和重疾險的差異:

一、解決問題不同

重疾險:重疾險的本質是解決收入損失的問題,和我們的收入有直接的關係。


重疾險提供的不僅包括治療費、康復費用,還包括能保證被保險人在三年到五年內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的相關費用,這些費用可以保障被保險人日常生活支出、車貸房貸還款、孩子的教育費用、贍養父母的責任。

醫療保險:醫療險僅僅的是解決醫療費用的問題,其他的費用是不涵蓋的。

醫療險報銷的上限不會超過自己的醫療花費,而且治療期間無法工作、術後的療養康復,這些醫療險都是不管的。

二、賠付標準不同

重疾險:重疾險的賠付標準是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只要符合約定的重疾理賠條件,就能一次性獲得高額的理賠款,理賠款可以由被保險人自由支配,進行康復治療、購物、旅遊等都是可以的。

另外,重疾險購買多份的話,出險後同時申請理賠是可以得到多份賠付的。

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關注的是醫療手段和使用藥物,不管我們是由於意外住院、還是疾病住院,都可以通過醫療險來解決醫療費用支出的問題。

但是醫療保險有著嚴格的報銷規定,比如社保就有著嚴格的報銷目錄,而以人保好醫保長期醫療險為例,雖然對於醫療費用可以100%報銷,但是有一萬元免賠額的限制。

如果購買的醫療險沒有直付或墊付服務,不僅治療過程中需要使用自己的資金進行墊付,而且通過醫療保險+社保報銷的總費用,不會超過治療的總費用。

另外,醫療險不能重複報銷,就算購買了多份醫療險,報銷的總費用也是不能超過治療的總費用。

三、保費定價方式不同

重疾險:長期繳費的重疾險,都採用均衡費率的定價方式,簡單來講,每年交的錢都是一樣的,不會因年齡增長而上調。

所謂均衡費率:就是保險公司把風險估算後,把各年齡段的保費平衡後,每年給出一個保費均值,從一個年齡開始投保後,以後每年的保費都是一樣的。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定期重疾險(保20年、30年或保到60歲、70歲)和終身型重疾險都是採用的均衡費率。

醫療保險:採用的是自然費率,而且可能會根據上一年度的賠付情況調整保費。



關於自然費率:是指其保費是按被保險人年齡增長而增長,即隨著被保險人年齡增長,身體健康狀態將逐漸降低,而保費將逐漸增高。

所以,不能簡單的說重疾險一定就貴,而醫療保險一定就便宜,因為這兩種保險產品採用了不同的定價方式。拿自然費率的產品和均衡費率的產品對比是不客觀的。

四、續保方式不同

重疾險:長期繳費的重疾險在合同確定的同時,就鎖定了保障時長和每年保費,不會因為個人身體狀況和醫療費用的通貨膨脹而發生變化,只要按時繳費,合同有效,保障就一直存在。

商業醫療險:目前絕大多數的商業醫療保險是不保證續保,有少數的商業醫療保險保證續保,以人保好醫保為例,雖然承諾不因個人的健康狀況,而單獨終止合同和單獨調整費率,但是保留了因風險原因(整體醫療水平變化、產品賠付情況等)進行費率調整的可能。

而有的醫療保險在合同上直接標明,續保需要經過保險公司審核,只有審核通過後,才能接受續保。

所以整體來看,絕大部分醫療保險是存在後續的不確定的問題,這也是和重疾險較大的不同。

綜上所述,重疾險、醫療險都有自己單獨的功能和作用,可能保障內容存在部分的交叉,但是很難通過誰來代替誰。

如果預算有限,在有社保的前提下,可以優先配置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或者考慮搭配消費型的產品,將自己的保障更加全面。

在此,也提醒大家,購買保險一定要理性對待,不要盲從,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如有其他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


光輝說險


題主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其實不止你一個人這麼想。

同樣都是得病賠錢,醫療險每年只需要幾百塊,而重疾險每年需要一萬多,那我乾脆買醫療險不就得了,幹嘛還要買重疾險啊?

如果屏幕面前的你也有這樣的疑問,那接下來的請你一定要看仔細。

下面讓我們看一下重疾險和醫療險有什麼區別:


一:賠付方式

重疾險是給付型的,比如說我們買了一百萬保額的重疾險。只要我們達到了合同規定的重疾理賠標準,那就一次性給我們一百萬現金,這些錢你幹什麼保險公司也不會有任何要求。

醫療險呢是報銷型的,性質類似於我們的社保。看題主的意思他應該說的是百萬醫療。一般會有一百萬以上的額度供我們使用。比如說我們治病花了10萬,那最多也就陪給你10萬。而且百萬醫療一般都會有一萬塊錢的免賠額,超過免賠額的部分保險公司才會賠付。


二:險種功能

重疾險的作用是用來彌補我們因患病帶來的收入損失和維繫日常開銷用的。再厲害的醫療手段也只能說是治病但不能挽回我們的經濟損失。畢竟在我們患病期間我們的生活還是要繼續的,收入的減少、日常的開銷、孩子的教育、父母的養老……這些支出並不會因為我們不幸罹患重重疾就隨之消失。

醫療險的作用是承擔我們的醫藥費的。當我們真的患了一場大病的時候社保的報銷額度和藥物限制是遠遠不足以支撐我們完成一次治療得。這個時候醫療險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只要是治病所花費的必要的費用醫療險都會幫我們解決。但患病期間我們需要用到的護工費、營養費、交通費等等,這些費用醫療險是不承擔的,還是需要我們自掏腰包。


三:保障責任

重疾險會有很多種保障責任,有重疾單次賠付的,有重疾多次賠付的,有分組的,有分組的,有不分組的,有帶身故責任的,有不帶身故責任的……

如果我們買的是多次賠付帶身故責任的那麼我們罹患重疾之後保險公司會一次性賠給我們全部的保額。過幾年如果不性又罹患了,保險公司會繼續賠,如果我們最後壽終正寢了,不管是什麼原因保險公司都會賠一筆錢留給我們的家人。這樣的保障責任還是比較充分的。

而醫療險的責任就很單一,得病了我們報銷你的醫療費用,但之後你如果身體條件不允許的話再想投保就很難了。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醫療險和重疾險是不衝突的。

醫療險作為社保的補充可以為我們更好的報銷醫療費用,重疾險可以在我患病期間給與我們一定的經濟支持,只有二者都配置上才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保障。

以上,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具體諮詢可以私信~


曹玉璽


哈哈,這個問題我經常碰到,好多客戶都會問我,幾百塊錢能解決的事情,幹嘛要花幾千乃至上萬,腦子瓦特了。


問這個問題,有可能沒有分清楚醫療險和重疾險的區別,就好比電風扇能吹風,但終究不能代替空調,兩者並不對立,某種程度上是互補的。


1.醫療險保證病看得好,重疾險保證病後活得好


百萬醫療險是補償型健康險,以實際損失補償為原則,雖然是百萬額度,但是賠償額度不會超過實際損失。所以百萬醫療,看起來好聽,但是實際花不了那麼多錢。它的終極目的是補償部分醫藥費,讓病能看好就OK了。


重疾險就不一樣啦,屬於給付型。客戶看病花多少錢不重要,是否拿去看病也不是很重要,只有相關標準病理報告,就賠錢。它的目的在減輕客戶因為大病沒法正常工作,導致收入降低的生活壓力。


舉個栗子,一個客戶買了70萬保額大病險,或許看病花了20萬,百萬醫療險賠償上限為20萬。而重疾險直接賠付70萬,這樣,客戶一方面看好了病,另一方面有70萬的賠償金,家庭負債和生活壓力不會有太大影響。


2.保障期限不同


百萬醫療保障期限一般是一年期,一年到期後就終止了,到時看病就沒辦法報銷了,除非第二個記得繼續投保,中間不要有空檔,就像買短期理財產品一樣。


重疾險保障一般有定期和終身,尤其以終身為多,繳費期滿後,不用再繳費了,但保障繼續有效直至終身。


3.費率變化不同


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一樣,費率都受年齡和身體狀況等影響。


只不過,百萬醫療險是一年期的,雖說可以自動續保,但是因為年齡年年都在變化,每一年的費用都不一樣,一般都是隨著年輕增長越來越貴的。


而重疾險不用,一旦確定首年費用,以後每年費率都是一樣的,意味著提前把未來幾十年的保障費用鎖定。


所以呀,千萬不要以為有了醫療險,就不要重疾險了,兩者不是對立,而是互補的。一個人的保障應該是立體的,社保做基礎,醫療作補充,重疾險保生活品質。


這個就像紙扇、電風扇和空調一樣,三者功能相似,但並不對立。


七舅老爺的保險匯


二者是互補的關係。重疾險是給付型,百萬醫療是報銷型。

重疾險-收入失能損失險!有三種情況:1.確診即給付(比如癌症)2.實施了合同約定的手術後3.達到某種特定狀態後

注:千萬不要以為有了重疾險,認為只要得了100種重大疾病中的任何一種就確診即賠。

這個錢,不是看病錢!是針對得了重大疾病後,收入中斷以及後期的療養費之類的。像確診即賠的癌症,只要確診了,憑診斷書和病理可直接獲得理賠。理賠款你可以治病,也可不治,把錢留給家人。至於保額,就根據自身經濟條件來了。有人覺得30萬夠了,有人覺得50萬夠了,有人覺得100萬...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產品都包含國家銀保監會規定的那25種,否則是不允許它上市銷售的。重大疾病有多少種這個影響不大(只要包含那些高發的都可以考慮購買)。我們需要考慮的就是保額(萬一不幸得了重大疾病,我們可以獲得多少錢的賠付)畢竟它直接影響保費(再就是年齡也會影響保費)。

百萬醫療-住院費用的報銷。首先明確一點:就是一萬的免賠額!簡單點說,住院了,花費不到一萬,它是不管的!只能通過社保或者農合報銷,如果沒有就只能自己掏。如果住院費用超過一萬,比如花了10萬,社保保險2萬,那百萬醫療會報銷7萬。

不管什麼保險,兩個東西必看:保險責任和免責條款。你得知道這份保險管什麼和不管什麼吧?

個人認為,條件允許,保險還是上的全面一點好,最好是重疾和醫療都有。如果條件不允許,先上哪個自己決定了就得。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保險方面有什麼不懂的,可私信我諮詢。非常願意在保險方面為大家排憂解難


南貫客


問:買了百萬醫療,還需要買重疾險嗎?花幾千元買幾十萬元保障值嗎?

答:買了百萬醫療是否還需要購買重疾險,這要看你對百萬醫療和重疾險瞭解多少,當你瞭解了百萬醫療及重疾險後,有保障意識同時經濟狀況又允許,你可能會同時擁有百萬醫療和重疾險雙重保障。

百萬醫療是針對目前市場重大疾病頻發、看病難、看病貴而推出的一款人人都買得起的險種,它具有減肥低廉、保障額度較高的作用。

百萬醫療是不幸罹患重大疾病在投保了百萬醫療,且疾病發生在免責期外,保險公司在社保報銷後再減去一萬元免賠額,剩餘部分金額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給予理賠的保險責任。

重疾險是不幸罹患重大疾病,且疾病發生在免責期外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條款約定的保險金額進行賠付的保險責任。

可以簡單的總結為兩句話:“發生重大疾病,百萬醫療是事後理賠,重疾險是事前給付”。

案例分析:

2018年4月份30歲的某先生不幸罹患重大疾病,屬於保險責任:

假設一:2017年5月份某先生投保了某公司的百萬醫療,同時投保了重疾險,保費額50萬元,2018年4月份罹患重大疾病至2019年4月份的醫療費用在社保報銷後賠付了30萬元,重疾險按保額賠付了50萬元。80萬元的理賠款基本上可以滿足後期的治療費用;

假設二:2017年5月份某先生僅僅投保了百萬醫療,罹患重大疾病後僅僅理賠30萬元,後期治療費用無著落……

假設三:2017年5月份某先生僅僅投保了重疾險,理賠款50萬元,正好夠社保報銷後的自負部分金額。

從以上三個假設分析來看,最好的結果還是即購買百萬醫療,同時又購買了重疾險,當風險來襲時把損失降到最低最低……

所以說,在購買了百萬醫療後在資金許可的情況下補充重疾險!

畢竟幾百元保費可以撬動幾十萬醫療費,幾千元、萬元可以撬動幾十萬元治療費……


職業保險經紀人廉為民


醫療險,解決的問題是醫的問題,雖然帶一個療字,但是解決不了療的問題,通俗的講,就是你醫了10萬,給你解決的報銷問題,也就是醫療費用回籠的問題。

大毛病進去之前,比如需要喊你準備20萬的費用,等你交了這筆費用才會給你手術或者器官移植,那麼,你要不自己有20萬,要不你就只有靠重大疾病保障了。

還有更艱鉅的問題,得了大毛病,三年五載身價掉一地,收入中斷,還得繼續長期吃那種不用住院在門診上開的死貴死貴的藥,靠什麼活下去?

如果還有房貸、車貸、信用貸,你靠什麼去還?

更深沉次的問題,子女不可能因為你而輟學吧?家裡老年人靠哪個贍養?

倒下去了,一定時間內,主要就是靠你的重大疾病賠付的那一筆錢去支撐。

所以,重大疾病不是看賠多少次,遭一次就非常要命的了,關鍵是看你買了多少萬的保障額度。

發生重大健康風險的人,保障的厚度,決定了生命的長度。

補充一下:

比如,同樣都是肺癌,甲只買了10萬大病保障,乙買了200萬,那麼,保險公司對於大病理賠,給到甲的就是10萬,給到乙的就是200萬。

同病不同價,機會都只有一次,假定躲不脫,你願意買10萬保額,還是買200萬保額呢?


bolinx


重疾險和醫療險保障風險不同所以不存在替代問題。

重疾險是提前給付的,只要罹患重疾符合保險合同約定的病種,程度,時間,治療手段保險公司即可理賠。不管你住院花了多少錢,它只賠付合同約定的費用。如果被保險人因為罹患甲狀腺癌住院,花了5萬元治療完畢。醫保報銷3.5萬。購買的重疾險50萬。最後他能獲賠多少?50萬。

而醫療險是補償型的,只要不是免責條款中的疾病和既往病症,只要在合同規定的醫院住院治療,發生的費用扣除免賠額,先行社保後(也有產品先行社保,後扣除免賠,按合同條款執行)剩餘費用保險公司進行審核,合理的符合條款的費用才能報銷。(看到了吧?保險公司錢不好拿呢)還是那個栗子,罹患甲狀腺癌住院,花了5萬,醫保報銷3.5萬,買的百萬醫療免賠一萬。最後保險賠付多少錢?5000元。

所以你明白了吧?只買重疾,最後剩48.5萬,只買醫療,還得自費一萬。成年人不做選擇題,當然都要。最後剩49萬。


松鼠大叔一枚


百萬醫療一定要買!

同時,重大疾病保險也一定要買,它們各自解決的問題不同,各自有其自己存在的價值。

百萬醫療作為大病的醫療費用,重大疾病保險作為收入損失和護理費用。

百萬醫療跟社保一樣要我們先治療花費,而後報銷,我們從保險公司拿到的報銷,是小於等於我們的實際花費的,且大概率來說是小於我們的實際花費的。

而在治療期間,我們會有很長時間沒辦法工作,甚至還有挺大概率一直都不能再工作了,那這之後的生活要怎麼辦?

重大疾病保險解決的就是這些問題,重大疾病保險的賠付,除了癌症之類的情況之外,還有挺多關於偏癱、傷殘、肢體缺失、神經系統的問題等等,都是沒有辦法恢復如初正常工作的疾病,保險公司給付的重大疾病保險金,就可能是我們將來護理和生存的保障。

所以重大疾病保險和百萬醫療險不能相互替代,都需要配置,因為它們各自提供的保障和解決的問題都不同。


下里巴來的人


很有緣,看到你這個帖子。在生活中遇到很多有這樣問題的朋友,以前我也和大家一樣,有這樣的問題。現在就此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重疾險,什麼叫醫療險。簡單來說,重疾險有疾病的範圍,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的疾病,生病了,保險公司就會按照合同約定,給予賠付,並且很多重疾險,都是平安到老,還會退還本金,相當於換個地方存錢。醫療險就不一樣了,無論大病小病,只要符合該醫療險的報銷規定,都會給予報銷,但是屬於消費型,不會退還本金。在病種範圍來看,醫療險完勝重疾險。其實,這只是兩種險的一部分對比。重疾險,一般都是按照你購買重疾險的年齡,保額,和繳費年限,來核定保費,這個保費在繳費年限中,每年交多少是固定了的,不會因為年齡上漲,就增加。而百萬醫療就不一樣,百萬醫療的保費,年齡越大或者越小,就越貴,中間身強體壯,身體條件越好的時候,保費越低。並且,很多醫療險都不能保證續保,也就是說,如果生了大病,報銷後不一定能再次購買得到。就無法再享受保險帶來的保障。所以最好是重疾搭配醫療。這樣小病可以報銷,不幸生了大病,有保險公司賠付的保額,可以對我們的康復期做一個經濟補償,百萬醫療可以對醫療費用進行報銷,在看病的時候不用愁沒錢看病。這樣就是比較合理的搭配。希望能給你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