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蘇大強之後再現奇葩老爸,馮雷《還沒愛夠》中塑造另類陳非

都市劇《還沒愛夠》正在江蘇衛視播出。劇中,馮雷塑造了一個“浪子回頭”的父親角色,這是《都挺好》蘇大強之後,又一個比較奇葩的熒屏老爸形象。

馮雷在《還沒愛夠》中飾演的陳非性格另類,他雖然年過半百卻以年輕人心態自居,愛玩愛喝酒,平時穿著有設計感的時髦衣服,騎著改裝的哈雷摩托車招搖過市。這一切都讓韓庚飾演的兒子陳炯很看不慣。陳非還一再幹涉兒子的婚事,總強調愛情會被生活磨沒,希望兒子趁年輕,多談幾場戀愛,導致父子關係陷入危機。隨著電視劇播出,這兩天一段陳非教導兒子“婚姻是火坑”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網友評論,如此當爹還是頭一回見。

苏大强之后再现奇葩老爸,冯雷《还没爱够》中塑造另类陈非

馮雷

與“蘇大強”相比,《還沒愛夠》中的陳非更為自我和極致。馮雷覺得,這個父親從根上來說,保持著“人之初,性本善”,只不過因為曾遭受婚姻的打擊,就不相信任何感情,開始狂放不羈遊戲人生。馮雷透露,在後面的劇情中,陳非發現兒子走了自己“恐婚”的老路,人物開始改變。“改變的過程很曲折,他以為自己得了絕症,整個人生觀價值觀都改變了。相當於‘死過一回’,反過來重新來過,態度也會翻天覆地。”

沒有千篇一律的父親,只有千篇一律的父愛,陳非這樣一個有些極致的父親,也表現出了更為深切的父愛。在表演上,馮雷把握了人物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狀態:生病之前的狂放灑脫,生病之後的衰老狀態,“要演出一夜之間老十歲的狀態。”

馮雷拍戲有個習慣,除了要熟悉自己的臺詞,他還會把對手的臺詞也背下來。在他看來,這是做演員的基本要求。“我不喜歡用彩色筆劃劇本,我是通讀,我的劇本老是特乾淨,好多人以為我沒做功課,其實我是把所有人的臺詞都看了。”馮雷覺得,只熟悉自己的臺詞肯定不行,“演戲最基本的一點,就是真聽真看真感覺,你得真正聽到對手說什麼,看到對手做什麼,你才能自己感受到什麼,才能再把你的戲表現出來。所以對手的臺詞一定要都看了,都明白,這有助於對對手演員表演節奏的預判,熟悉了,怎麼接都順。”

苏大强之后再现奇葩老爸,冯雷《还没爱够》中塑造另类陈非

馮雷說,自己入行的時候,演員還不是一個“名利雙收”的職業,從事這個行當是因為喜歡錶演。一個又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能激起他的創作熱情,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感興趣的事兒,主觀能動性就更強,會有一種從內心由內而發的想挖掘的慾望,會有更好的參與感,而不是被動的拍戲掙錢。”

在人物的塑造上,馮雷一直在嘗試不同的角色類型,哪怕是反派,他也想演不同類型的反派,“我不喜歡重複之前的,不喜歡一招鮮吃到底。”嘗試不同的、有特點的甚至是另類、極致的角色,正是馮雷認為演戲最“有趣”的地方,也是令他“身心愉悅的事”。馮雷開玩笑說,如果哪天有人對比自己幾部戲的截圖,發現這些圖“可以互換”,“那真的是一個演員很悲哀的事情。”

馮雷演過很多好人,也演過不少“反派大BOSS”,他在《人民的名義》中塑造的大反派趙瑞龍讓人印象深刻。在很多人看來,演員演“好人”千篇一律不易出彩,壞人則是“百無禁忌”反而容易走紅。而馮雷認為,反面角色確實塑造起來空間更大,但並不意味著好人就沒有塑造空間。“不然為什麼紅的都是男一號?演好了就能紅。從廣義上講,‘壞人’更容易發揮,但‘好人’絕對不是沒有發揮餘地,沒紅是因為沒演好。”

演了很多年戲,馮雷也會感嘆“演戲越來越難”。這個“難”,其實是因為當經驗和閱歷積累多了,對自己的要求也就越高,心理建設方面自然就更難。“剛入行的時候,前輩會告訴你,影視創作是遺憾的藝術。所謂遺憾,就是你演完之後,總會想‘當時我要是這麼演就好了’。如果每部戲你都會想‘我能更好’,那就能進步,這正是時間和閱歷的積累。”

《人民的名義》三年前的播出熱潮讓人記憶猶新,很多觀眾也在期待姊妹篇《人民的正義》。馮雷透露說,《人民的正義》剛剛殺青,基本是《人民的名義》的原班團隊。在《人民的正義》裡,他變化非常大,將飾演一個跟《人民的名義》中完全不同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