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攤上這樣的“蘇大強”就問你崩不崩潰?

都挺好

演員們演技都挺好,而劇中的人們都挺不好。

我們每個人看起來過得都挺好,獨自一個人的時候會感嘆自己一直都過得挺不好。

每個家庭看起來都挺好,掰開一角去窺探才發現那些家庭的經念起來都挺不好。

《都挺好》原著作者阿耐,還有幾個電視大家都熟悉也是他的作品,歡樂頌、大江大河(小說原名大江東去)

看到最後,極品老爹“蘇大強”突然畫風就不對了。大團圓結局我們沒意見,但集體洗白就太沒意思了。既然是要完美結局那開始的時候能不能不要讓蘇大強那麼妖?

那原著裡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在原著裡,最後蘇明哲回了美國。蘇明成欠了一屁股債,在網上發發文章勉強能夠過日子吧,後來就失蹤了,大家都聯繫不到他。而蘇明玉最後做了總裁,還跟石天冬結婚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蘇大強還是得了老年痴呆,但是蘇明玉並沒有專門辭職回家照顧他,而是出於同情心才開始照顧他。蘇明玉從來就沒有原諒過蘇家人,對她來說,蘇家人只是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偶爾看望一下就好。

導演在電視劇裡淡化了蘇明玉的感情和事業以及友情。著重描繪親情這條線,結局就兩個字:太草率了。蘇大強是變好了皆大歡喜和和美美,可現實生活中的“蘇大強們”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變本加厲也未可知。“蘇大強們”給你來一句“看看別人家的蘇明玉”,你當如何解啊。

三個好女人

整個劇看完之後,有一個印象,就是劇中的女人都是很好的那種。吳菲,朱麗,蘇明玉三個女人撐起了《都挺好》的正確三觀。

這種好媳婦,很想問一下導演可不可以給我發一個。

《都挺好》,攤上這樣的“蘇大強”就問你崩不崩潰?

吳菲 賢淑、明事理。蘇母去世那會吳菲本想著代替明哲(也就是她老公)回國奔喪,因為當時明哲的公司正在裁員。

果不其然奔喪回來後明哲就被裁了,但是她也沒有責怪明哲的意思,表示哪怕隨便找一個工作來養家那也是可以的,但明哲心高氣傲那肯定不願意啊。

吳菲坐月子的時候蘇大強謊稱自己耳朵不好不能坐飛機,到最後還是吳菲的母親提前退休去到美國照顧吳菲母子,對於撒謊逃避伺候月子一事吳菲沒有記恨公婆。

雖然最後是明玉幫明哲找到工作,不過這裡邊也有吳菲的功勞。公公雖然不靠譜,但還是帶著孩子到處跑腿處理房子的事情。

吳菲一個人在美國帶著孩子,又要上班,難免兩邊顧不到,最後也終於奔潰,於是叫明哲回來,如果不回來就離婚。做到這種程度也算可以了,好在他倆沒有離婚。

吳菲是獨生子女,吳母是個好母親,她沒有為父母付出,卻全力支持明哲,兩人一同為不靠譜蘇大強買房。

《都挺好》,攤上這樣的“蘇大強”就問你崩不崩潰?

另外朱麗也是獨生子女,面對蘇大強這樣的“妖孽”也還是一口一個爸爸。在發現老公一直在用家裡的錢之後,表示不能再這樣,省吃儉用也要把錢還給蘇大強。

為了給蘇大強買房,還找蘇明玉借了20萬。兩口子離婚後朱麗賣了房子,然後還分了一半賣房款給蘇明成。

《都挺好》,攤上這樣的“蘇大強”就問你崩不崩潰?

蘇明玉自然是百般好,咱們姚姐主角光環。蘇明玉不僅有錢還開掛。

雖然從小不受待見,但是誰曾想卻又是最有出息的那一個。表面上不想管蘇家的事情,但是樁樁件件也都是由她搞定。

而我們明玉解決問題就一招:錢嘛,紙嘛,花嘛。

如果蘇明玉沒有錢會怎麼樣?

有兩個重要的人打通了整部劇任督二脈,一個是往死裡作的蘇大強,還有一個就是有錢的蘇明玉。

如果蘇明玉是上班族的樊勝美,蘇母的墓地肯定是沒能力買下來的,老家的宅子也沒能力買回來,還談什麼老宅承載了回憶?蘇大強被騙的錢也只能打了水漂,還有那大舅的十萬塊。總共算下來蘇明玉為蘇家花了兩百多萬。

而根據劇情推算,蘇明玉當時為三十歲,公司配備的別墅汽車就先不說了撂一邊,作為老師最器重的人才,分到手的公司股票肯定也不少。

一部劇下來基本都是用錢解決問題。如果蘇明玉沒有錢生活應該是很落魄,就算是有個好爸媽想要盡電視劇裡那般高規格的孝道也非常艱難。

一路下來充斥著金錢、地位。這部劇就在這樣火起來,年輕人看了該怎麼想?無可厚非,作為一部商業作品,顯然是成功的。動不動就買房,說的跟買菜一樣,生活艱難可算是一句沒提。蘇明哲學歷高又去了美國就不說他,那蘇明成在劇裡算是落魄的了吧,但也說兩口子多加點班把蘇大強的錢還上,還要負擔蘇大強的撫養費,完了還要分擔蘇大強買房子的錢。我想說你是在逗我嗎?

攤上這樣的“蘇大強”就問你崩不崩潰

整個劇圍繞著蘇大強的各種作,然後蘇明成再出來搞搞事情,故事就這樣展開。

蘇大強是一個自私的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他只惦記著自己,遇到事情推卸責任。

電視劇裡雖然對蘇大強這個角色有誇大,但是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有這種荒唐劇情。

讓人哭笑不得,然後還拿他沒有辦法。

跟公公婆婆住在一塊,各種糗事也很多。

什麼光著膀子在家裡亂晃啊,這都是司空見慣。

洗澡的時候突然給你開開門那更是無地自容。

《都挺好》,攤上這樣的“蘇大強”就問你崩不崩潰?

像《都挺好》裡面不顧兒女處境要求這要求那的,對他明明很好卻還要對外人說受到虐待。

這幾年投資虧錢了的大媽大爺也不在少數,說他兩句,估計還要倒打一耙,以為自己兒女很有錢只是不肯給罷了。

到處跟人吹牛、攀比就更加普遍。這類事情社會上太多。

這說白了就是修養問題。

有人說,老一輩人那沒文化啊,生活糙點也在理啊。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有沒有修養不是看學歷高不高。

當然飽讀詩書確實能提高個人涵養這個沒有錯。

那我們也不說太高要求,基本的三觀還是可以做到的吧?

關於“文化”作家梁曉聲用了四句話,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一個人可以有很高的修養,但是他在道德上未必,修養高的人也有做漢奸的,有的人不但做了還做的很出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