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年高血壓有哪些特徵?治療目標是什麼?

無名藥師


老年人高血壓發病率較高,60歲以上人群,平均每2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常合併併發症,如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全,血壓如果控制不達標,長期就會造成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



老年高血壓普遍的特點是:1.單純收縮壓較高,脈壓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佔高血壓的60%以上,而且老年高血壓患者腦卒中、心血管事件發病率會隨著年齡上升。2.老年患者的血壓波動較大,可能會出現早晨較高,餐後低血壓、體位低血壓易發生,在改變體位的時候容易出現頭暈、暈厥。血壓波動較大,能夠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危險。3.白大衣高血壓較多。4.假性高血壓多。老年高血壓的這些特點主要是由於血管動脈硬化,血壓調節中樞功能減退有關。




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需要根據年齡、合併併發症、耐受程度等多因素綜合考慮。對於小於80歲人群,降壓應小於15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可降至140/90mmHg。

當舒張壓小於60mmHg,收縮壓小於150mmHg,可先予以觀察,當收縮壓大於150mmHg時,可給予小劑量的降壓藥物,降壓藥可選擇利尿劑(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CCB(硝苯地平、氨氯地平)、ACEI(依那普利、卡託普利等)、ARB類(纈沙坦、氯沙坦等),對於合併前列縣肥大或者使用以上降壓藥不能控制的高血壓也可選擇α受體阻滯劑(如特拉唑嗪等)



歡迎關注無名藥師,我會分享更多合理用藥知識

無名藥師


高血壓是老年人的最常見疾病,一般我們把65歲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壓稱之為老年高血壓。老年高血壓有其自身特點,最常見的是高壓高,低壓正常或者偏低,脈壓差大,血壓波動大,合併症多。所以,老年人要選用安全有效、平穩降壓、長效降壓藥、依從性好的降壓藥比較好。

而老年人的降壓目標應該是80歲以上老年人可以考慮降至150/90mmHg,如果能耐受可以更低一點。而對於65-79歲患者,血壓首先要降至14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可以更低一點。

其實,老年人高血壓患者還要注意平時生活方式的改變,必要時服用降壓藥。最常用的降壓藥包括低平類降壓藥、普利類降壓藥、沙坦類降壓藥、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當然,具體如何使用那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調整。但是,需要特別聲明的是,沒有哪個降壓藥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


張之瀛大夫


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徵

  • 據多項流行病學研究指出, 一半以上左右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為單純的收縮期高血壓, 而年齡越高的高血壓患者的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會越高。

  • 並且, 很多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的彈性在不斷的減弱, 再加上老年高血壓患者長期以來的血壓比較高, 容易引起動脈僵硬, 甚至造成心臟擴大等, 導致脈壓差比較大。

  • 與此同時,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在晝夜之間的節律呈現出異常狀態, 有研究表明, 老年患者的血壓波動比較大主要跟腦白質病變有主要關係。而這與老年人患痴呆、抑鬱、跌倒等息息相關。

  • 因而, 在對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過程之中, 需要注重平穩他們的血壓, 進而減少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概率。

  • 並且,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併發症比較多, 並且還都比較嚴重, 併發症的疾病種類主要包括了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不齊等病狀。

  • 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高血壓流行病學背景、社會人口學特徵以及對現有研究證據的理解有所不同, 各國指南對於降壓治療目標值的建議亦有差異。對於無明顯合併症或靶器官損害的高血壓患者, 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老年人群的降壓目標值。

  • 多數指南均認為對於老年人應採取相對寬鬆的降壓治療策略, 其降壓目標值較一般中青年患者稍高, 多將<150/90 mmHg作為老年患者目標值。
  • 但關於老年人的年齡界定有很大差別。在臨床實踐中, 需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 特別是一般健康狀況與耐受性確定降壓目標。當血壓達到<150/90 mmHg的目標後, 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 可以嘗試將其血壓進一步降低至<140/90 mmHg。
  • 與一般高血壓患者相比, 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病危險水平, 因此既往國內外指南多建議將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然而通過對現有研究證據的認真梳理可以發現, 與<140/90 mmHg的目標值相比, 迄今並無證據表明將血壓降至<130/80 mmHg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更多獲益。因此在近年更新的指南中, 美國與歐洲指南均將此類患者的血壓目標值改為<140/90 mmHg或140/85 mmHg。
  • 考慮到在亞洲人群中, 降壓治療對於降低卒中風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因此2014年JSH指南、2015年臺灣高血壓指南仍舊建議將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

參考文獻

[1]楊儒紅.老年高血壓現狀與問題[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誌,2019,7(19):18.

[2].老年高血壓降壓治療的目標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06):181.


子樂健康科普


老年高血壓顧名思義就是老年人的高血壓。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越來越多,更要提高老年人高血壓的重視。有很多都是在形成嚴重併發症和無意體檢時發現。老年高血壓的特點主要有:


第一,老年高血壓常常症狀不明顯。這就造成高血壓的診斷率及控制率不夠。而增加了併發症出現。

第二,以收縮壓增高為主。也就是說主要以高壓增高為主,低壓可正常。有研究表明高血壓高壓越高,心腦血管疾病併發症越多。

第三,脈壓差大。指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較大,正常為40毫米汞柱,脈壓差越大出現心腦血管疾病併發症同樣越大。

第四,血壓波動大。種種原因如季節,情緒,用藥等因素使得血壓波動比較大。

第五,易發生站立性低血壓。改變體位時常常伴頭暈,黑朦等一過性症狀。

第六,常常伴隨多種疾病並存。如高血糖,高血壓,冠心病等等。


對老年高血壓控制目標來說最好還是140/90以下。可適當放寬致150毫米汞柱。才能更好的避免併發症的出現。


餘千蘭


老年高血壓有什麼特徵?治療目標是什麼?

那什麼是老年性高血壓呢?

老年性高血壓是指年齡大於65歲,血壓值持續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過標準血壓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者。 收縮壓與舒張壓相差較大,以收縮壓升高為主。

老年高血壓有什麼表現呢?

  1. 脈壓大,心臟射血時主動脈不能完全膨脹,動脈內驟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緩衝,導致收縮期血壓增高,而舒張壓相對較低,導致脈壓差增大。
  2. 血壓波動大,表現活動時增高,安靜時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壓越高,其季節性波動越明顯。在24小時以內,以及在一個較長時期都有較大波動,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這與老年人的壓力感受器官調節血壓的敏感性減退有關。
  3. 併發症與合併症多,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減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血壓後容易引起心、腦、腎的合併症,如心絞痛、心肌梗塞、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等,此時需特別注意,不要應用使併發症加重的藥物。
  4. 惡性高血壓罕見,老年人的高血壓以良性高血壓居多,惡性高血壓極少。表現為起病緩慢、進展慢、症狀多不典型或無明顯自覺症狀,常在體檢中或併發腦血管病時才被發現。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併發症及發生死亡的危險。需要治療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險因素、亞臨床靶器官損害及各種並存的臨床疾病。

起需要治療時血壓值: ≥150/90mmHg。

  • 降壓目標值:
  1. 年齡≥65歲患者,血壓應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進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
  2. 年齡≥80歲患者一 般情況下不宜低於130/60mmHg;
  3. 老年人高血壓合併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腎功能不全患者降壓目標應<140/90mmHg。
  4. 強調收縮壓達標,同時避免過度降低血壓;在患者能耐受降壓治療的前提下,逐步降壓達標,避免過快降壓。

老年高血壓,比較常見的也就是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和青年人血壓控制目標不一樣,青年人以正常為主,老年人應該以比標準血壓偏高一點為好,為了保證大腦的充分血供。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