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東莞報業全媒體基層行⑩|橋頭:加速城市更新,打造“創新”“生態”兩大門戶

东莞报业全媒体基层行⑩|桥头:加速城市更新,打造“创新”“生态”两大门户

■荷花產業園效果圖 橋頭供圖

從匯聚企業創新研發成果的產品展示與交易中心,到推動技術成果轉化的南華大學東莞協同創新研究院,走進橋頭環保包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一個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初現雛形,將為企業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和高效服務。

眼前這片8000多平方米的嶄新現代化建築,升級改造前曾是一間閒置舊廠房。

從閒置廠房到創新中心,是橋頭推動城市更新、拓展發展空間的又一個典範之作。

當前,全力抓好“城市更新”已成為橋頭謀求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招”,橋頭鎮政府積極作為,從統籌土地面積2390畝,收儲地塊共557畝,到招引6宗舊改前期服務商,再到重點抓好東太湖科技產業園“創新門戶”和荷花產業園“生態門戶”建設,橋頭將以更大手筆、更強力度拓展與優化城市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切實提高對新興產業、優質企業和高端人才的集聚能力與承接水平。

近日,東莞報業全媒體採訪團深入橋頭鎮實地調研,挖掘該鎮“拓空間”的新舉措、新經驗、新成效。

兩個“門戶”建設

拓展產業和生態空間

“投資橋頭正當其時、前景可待。” 東莞民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莞民投集團”)剛剛與橋頭達成共建東太湖科技產業園戰略合作關係,並作為城市更新前期服務商之一參與城市更新前期服務工作,其董事長尹洪衛看中的正是在“一河一路兩門戶”藍圖下橋頭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

“一河一路兩門戶”,即圍繞石馬河生態廊道和番莞高速輻射帶動的“一河一路”優勢,將東太湖科技產業園打造成為橋頭“創新門戶”,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將荷花產業園打造成為橋頭“生態門戶”,拓展生態宜居空間。

記者瞭解到,兩大“門戶”已啟動規劃佈局和升級改造工作。

作為橋頭承接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東太湖科技產業園規劃用地面積近15000畝,其中工業用地面積4600多畝,橋頭已與莞民投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對整個東太湖科技產業園,在城市更新、新興產業發展、投資服務等多個領域進行全方位合作,並劃定1280畝改造核心區作為突破口,開展連片“工改工”前期工作,為高端產業發展騰出更多的空間。同時橋頭先期拿出200畝熟地(市鎮聯合招商基地)作為產業發展先行區,重點瞄準生命健康產業,謀求在先進醫療、醫藥製造、休閒康養三個關鍵環節進行突破,逐步形成全鏈條的生命健康產業,帶動整體產業轉型升級。

尹洪衛介紹,為科學、高效地推進該片區城市更新,拓展優化城市發展空間,目前已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對片區進行規劃,將重點引導高端優質項目落地東太湖科技產業園區,打造 “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高地。

對於同樣備受矚目的3200畝荷花產業園,橋頭將以此為核心,一方面推進“全域旅遊”,目前橋頭已與中旅智業文化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簽訂《發展合作戰略協議》,合作打造核心亮點項目,包括5A級生態旅遊景區、文創藝術村、品牌節慶等,構建起橋頭旅遊的全鏈條項目。另一方面推進“城市更新”,對園區周邊6個地塊共2108畝進行更新改造,樹立一批品質美麗的示範項目,著力打造“品質·美麗·宜居”之城。

6個城市更新項目

優化城市生活空間

城市更新,正成為橋頭髮展重點方向。

目前,橋頭正在推進6宗城市更新項目,總面積約140.5公頃(2108畝),涉及5個村(社區),已採購了該6宗城市更新項目的前期服務商,計劃通過綜合整治、功能升級、拆除重建等方式進行更新改造,提高城市品質,拓寬與優化城市生活空間。其中,更新方向為“工改工”類的,佔地面積共15.18公頃(228畝),佔更新總面積10.8%;更新方向以居住、商業為主的,佔地面積共125.32公頃(1880畝),佔更新總面積89.2%。

從今年6月的大茶嶺項目地塊暨城市更新推介會,到9月的生命健康城項目暨投資環境推介會,再到本月的“品質·美麗·宜居”橋頭鎮價值投資分享交流會上簽訂6個城市更新項目前期服務商,橋頭不斷按下城市更新“加速鍵”。

實際上,早在今年6月的大茶嶺項目地塊暨城市更新推介會上,橋頭就提出要解決建設用地規模大,現存舊村、舊廠用地規模整體較大,用地效益較低等問題,劃定了未來五年更新改造區域總規模636.71公頃,包括中心區、東部工業園、橋東工業園等三大區域。其中,中心區將結合改造核心區,將現狀建築質量較差、功能老化嚴重、公共設施缺乏的地塊納入改造區域,改造方向以商住為主。東部工業園、橋東工業園組團定位為綜合性、現代性的工業園區,將通過城市更新,形成具有代表性、地方化的區域新增長點。

經驗交流

盤活廠房52.1萬平方米

承載更多產業項目落地

橋頭藍盾門窗生產項目即將迎來封頂,項目負責人呂賽點贊橋頭“加速度”——從年初拿到土地證到6月打樁動工,項目順利推進,得益於橋頭鎮住建局、自然資源分局等部門提供高效的“一對一”服務。

藍盾門窗生產項目為“工改工”項目,總投資3億元,佔地40271平方米,新建廠房、辦公樓、宿舍樓,總建築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預計年產值約6億元。藍盾門窗生產項目的迅速落地,是橋頭大力推動“工改工”,盤活閒置低效廠房,拓展工業發展空間的生動註腳。

目前,橋頭已啟動宏輝新精密機械、藍盾門窗、弘業智能照明等3個“工改工”改造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85畝,建成面積約38萬平方米,共投資約11.3億元,投產後預計年產值約19億元。同時,橋頭推進橋泰地塊14公頃(210畝),探索與國企合作開發“工改M0”,拓展新型產業用地空間。

“從鎮屬企業舊廠房盤活改造開始,以‘工改工’成效形成示範效應,逐步推進村集體廠房和私人廠房盤活改造。”橋頭鎮委副書記、鎮長葉冠強介紹,針對村級工業園改造問題,橋頭以招引優質企業入手,以保障村民利益不減為前提,幫助村(社區)盤活舊工業園土地。同時,計劃成立“舊改基金”,鏈接銀行等金融機構資源,撬動社會資本推動改造,提高企業參與村級工業園改造積極性。

據介紹,橋頭積極整合鎮、村工業用地及廠房資源,通過建立、匹配廠房資源臺賬和意向投資項目庫,以及鼓勵企業調整容積率擴建工業廠房等方式,盤活工業廠房建築面積52.1萬平方米,促進了一批項目增資擴產,滿足了企業發展空間需求。

盤活舊廠房的同時,橋頭不斷提升土地利用強度,積極探索建立經營性用地利益分享機制,按照“基礎補償+增值共享”的模式,制定了橋頭鎮的補償和利益共享機制,按照不同的規劃用途和供地方式區分補償和利益共享標準,有效促進土地收儲整備工作。目前全鎮統籌土地面積2390畝,其中可利用工業用地17宗,面積810畝;可利用商住用地8宗,面積583.5畝。收儲地塊共557畝,為重點產業類項目、經營性用地以及民生類項目提供用地保障,其中工業用地收儲規模370.48畝,佔總收儲規模66.51%。

記者 鄧文燕 通訊員 邵錦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