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古都北京有壯觀的長城,威嚴的故宮,美麗的北海,還有各式各樣的大小衚衕,傳統講究的四合院……這些都說老北京獨一無二的驕傲。

可現如今的衚衕改造把老北京改成了新北京,衚衕變乾淨、變漂亮了,但原有的市井味道,時間沉澱的痕跡卻少了許多。最典型的前門商業街,改造後變成了真正的“高大上”,但北京人自己卻不去了,老字號,老房子都換成了新的,北京南城獨有的韻味給改沒了。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前門三里河生態公園,京城“水繞衚衕”新範本

但也有例外,在離鮮魚口不遠,有一個新去處。小橋流水,鳥語花香,簡直把乾隆皇帝最喜歡的江南給搬到了北京城。北京土著在這裡賞花,散步,聊天。後來才知道,這是2016年10月,北京市政府依據歷史上水流的位置及走向,重新復建的三里河水系。是京城“衚衕改造”的新範本。

從鮮魚口美食街東口,過馬路,就能看見一組賣魚人的雕塑。順著長巷頭條向南,這個長大約一公里多的水系公園,還原了明朝“水繞衚衕”、“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景,這就是三里河生態公園。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在老百姓的生態公園看黑天鵝和花鴨子

一條蜿蜒的河流貫穿整個公園,河裡遊著一條條肥大的錦鯉,五顏六色。路人站上小拱橋,或探身或蹲地,想找到最佳拍攝角度。河水清澈,噴泉汩汩,岸邊綠草,柳樹景緻一個接著一個,沿河漫步,景色美的看不過來。最稀奇的,這裡竟然遊著兩隻黑天鵝,花鴨子,還有爬上岸低調的烏龜……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老北京前門一帶曾商賈雲集,老字號、老飯莊一家挨一家。商人們有了錢會就近買下大宅。公園附近的長巷三條裡,那有名的鏤雕門墩此時依然還有衚衕愛好者拍照。可惜,當年比瑞蚨祥買賣還大的綢緞莊,如今已經沒人再知道了。但是南城北京人生活的自在和悠然卻沒有改變。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三里河生態公園邊的四合院,老房子一切依舊。沿河而居的老鄰居,吃完飯三五相約到門前的小河邊下一局棋,遛遛會說話的八哥,或者逗一逗腳邊搖搖擺擺順河岸走路的麻鴨,生活真是悠哉遊哉。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三里河水系的前世今生

元朝時這條河叫“文明河”。到了明朝,京城裡的河道因長期沒有疏通,淤泥堵塞。於是明正統年間重新開挖了南護城河。為防止雨季時雨水氾濫,士兵在正陽橋東邊的低窪處,開通了壕口,用來洩洪。這壕口離東便門外大通橋大約三里,於是“文明河”從此改叫了“三里河”。

那時候,三里河流域的河道縱橫,水系發達,老百姓沿河而居逐漸形成了後來的居住區。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今天我們在地圖上看到長巷頭條到四條,北蘆草園衚衕,還有草場頭條到五條都是斜向的衚衕,像扇面一樣分佈,就因為衚衕是依就著這條水系的走向而慢慢形成的。

明代三里河修通後,正陽門、崇文門兩座城門外的居民區擴大,商業逐漸興起,形成後來的繁華商業區。

鮮魚口當年賣鮮魚,糧食街買賣糧食,煤市街買賣煤……從這些鮮活形象的衚衕名稱,我們可以想象當年市井生活的繁華。

明中期三里河河道逐漸淤泥堆積,到明後期時,河道已經嚴重淤堵,河水斷流,慢慢這條洩洪河被廢棄了。清朝,有的河道被填平,有的荒廢長滿了蘆葦。到了民國後期,三里河南段還留著部分的狹窄河道。老舍的《龍鬚溝》寫的就是三里河上最後變成兩三米寬的河道。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明朝“水穿街巷”的美麗景緻又回來了

今天,明朝“水穿街巷”的美麗景緻又回來了。公園北起西打磨廠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門東路、東至長巷二條、正義路南延。總長約900米,佔地約1.3萬平方米,河水最寬處10米,最窄也有4.5米。

這是一處屬於北京人自己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你知道自己已穿越回了明代嗎?你在明朝的河裡見過這麼鮮肥漂亮的錦鯉嗎?你更想不到的是,在北京也能瞬間開啟江南的時空門。看江南的秀色,它特有的“小橋流水人家”被搬到了前門,而且還是和四合院、老胡同“緊密相連”。這是再現了“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

北京前門這個小景觀最近火了,遊客來了都不走,都來看這條河

北京舊城改造,即尊重歷史還原歷史,又運用了當代最先進的生態設計,保留老胡同的韻味,又完成了新的改造,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作品。比起緊鄰的前門商業街改造,很明顯北京人更喜愛這裡。自然,美麗,生態,還能重回歷史的瞬間,這才是我心中完美的改造。

如果你還沒去“三里河生態公園”,就請再去一次前門吧,逛完了前門的商業街,到鮮魚口路東,你將瞬間完成時間和空間的兩次穿越,包你不會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