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王阿姨退休後生活比較豐富,以前的老同學,老同事都會加群裡一起聊天,比較能接受新興食物,所以跟很多青年人一樣也是手機不離手,再加上平時躺在床上玩手機,看電視,頸椎問題不斷暴露出來,之前也去醫院檢查過,考慮骨質增生導致頸椎病,醫生要求她好好保護自己的頸椎,但是因為頸肩部不適的情況不是非常明顯,所以頸椎病的事情也漸漸地淡忘了,只是這段時間常常出現胃脘部不適,還有腹脹,隱隱作痛的感覺,每次吃飯後這些情況更加嚴重,剛開始以為是胃潰瘍的問題,吃了點胃藥,但是這些不舒服的情況並沒有緩解,最後還去做了胃鏡,並沒有檢查到有嚴重的胃部疾病,配了點簡單的養胃藥,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治療還是原來的症狀,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就想試試中醫的方法進行調理,所以到了我這裡,仔細檢查發現王阿姨胃脘部壓痛不是很明顯,也沒有反酸,噁心等不舒服,反而頸項部肌肉緊張特別明顯,做了一些簡單的放鬆治療後頸部酸脹感減輕不少,同時胃脘部不適感明顯減輕,這時候才意識到王阿姨的情況可能是醫學上說的頸胃綜合徵,就是說頸椎病反射性引起上腹部脹滿,胃脘部疼痛等消化道類似的症狀,對於這個疾病的重點在於治療頸椎病,只有把頸椎病控制好,那麼胃部不適的情況才會真正減輕。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頸椎病怎麼會影響到胃呢?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明明是頸椎病的問題,怎麼可能跟胃有相互關聯呢?頸部在上面,胃在肚子上,兩者相距這麼遠,八竿子打不到一處,怎麼會有聯繫呢?其實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在於頸部因為骨質增生,或者頸部的椎間盤退變導致頸椎椎管內的容積變小,裡面的神經受到壓迫,其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頸椎病類型,就是交感型的頸椎病,壓迫的交感神經受到了異常刺激,這些異常的刺激信號會通過交感神經網絡傳導致大腦下丘腦植物神經中樞,產生了腦部的激發點,這些激發點會再次沿著交感神經或者是副交感神經下傳到人體的其他部位,比如到胃部或者十二指腸部位,這時會促使這些部位發生異常變化,所以對於頸胃綜合徵的患者可能有頸肩部不適的情況,同時伴有頭暈頭痛,耳鳴耳聾,心煩失眠,咽喉部異物感,胃脘部脹滿,如果本來伴有輕度的胃潰瘍,那麼還會有反酸,噁心,噯氣等症狀,這就進一步是病情複雜化,而對於這類病人有個特點就是頸部進行檢查會有異常發現,常常伴有頸椎生理弧度消失,骨質增生,頸椎不穩等情況。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增快,現在很多人都會患有消化道的各種疾病,很多對於胃腸道的疾病治療效果不是很明顯,或者久治不愈又找不到明顯原因,甚至懷疑是內臟功能紊亂的病人,一定需要注意頸椎病的問題,在檢查消化道的各種問題的時候,也把頸椎部的檢查也帶進去,這樣就更有利於全面診斷,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特別注意頸胃綜合徵呢?

1.胃脘部出現不適跟頸肩部不適有一定的關聯性,也就是說頸肩部不適常常伴有胃部不適。

2.胃脘部不適跟飲食沒有相關性

3.常規的體檢發現有頸椎病,並診斷為交感型的頸椎病

4.常見的胃藥無法控制症狀,或者說是無效。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頸胃綜合徵的特點是病在頸椎,而疼痛在胃部,所以千萬不要僅僅治療胃病而忘了其根本的病源在頸椎,之前很多人會覺得治病求本,那麼我們只要治療頸椎病就可以了,但是很多時候疾病不是那麼單純,在治療頸椎的同時,我們也要呵護一下脆弱的脾胃,所以對於頸胃綜合徵我們講究的是頸胃同治,也就是說要快速緩解頸椎病的症狀,減少交感神經的刺激同時配合對胃的治療,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治療好這個疾病。以下是幾個治療這個疾病的意見,可以供大家參考:

1.抓緊防治頸椎病。頸椎病是個退化性的疾病,隨著年齡增加,頸椎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想要徹底把這個疾病給完全治癒,這個難度有點大,我們主要是能將頸椎病這個問題給控制住,也就說能夠將您目前的頸椎的狀況控制到跟同齡人一致,不要出現30歲的人,頸椎檢查結果顯示如40歲的人,那麼頸椎的退化速度太快了,需要及時進行剎車,防止出現加重。頸椎病病程一般較長,治療週期也比較長,除了相應的藥物治療,關鍵還在於積極預防,消除各種隱患。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2.糾正生活不良習慣。長期看書,看手機,玩電腦,長期伏案工作,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需要大家及時糾正,特別是隨著手機使用率增加,禁止躺在沙發或床上扭曲著頸部看手機,這樣時間一長容易導致頸肩部肌肉疲勞,導致頸椎病加重,所以只要是影響到頸部的穩定性的各種活動都要避免,可以適當進行頸椎操鍛鍊,可以增加頸肩部的肌肉協調性,從而增加頸部的穩定,達到緩解頸椎病的目的。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3.避免高枕睡眠。很多人都知道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但是也有人因為頸椎病不用枕頭,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正常人仰臥位枕高應在12釐米左右,側臥與肩等高,但是因為每個人的個體不一樣,所以這個高度還是有區別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握拳後的高度就是適合自身的枕頭高度。同時注意頸肩部保暖,睡覺時減少受風等情況。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4.治療頸部相鄰器官疾患。頸部周圍器官的疾病也會影響到頸椎病,如咽喉部炎症,可刺激周圍肌肉、韌帶,也可通過淋巴系統使炎症擴散,導致頸椎病的發生和加重。因此,對咽炎、扁桃腺炎及其他軟組織感染應積極防治。同時注意防治急性頭頸損傷,避免在日常工作、體育鍛煉、交通中的頸部外傷。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等等。

胃脘不適不一定是胃病,頸椎病也會來搗亂,如何防治頸胃綜合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