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寧波的醃菜

寧波醃菜

鹹菜到處都有,而管鹹菜叫“鹹齏(jī)”、“鹹齏菜”的,除了寧波,不多。一千多年前當醃菜、鹹菜講的“齏”字就保留在寧波方言裡,足以見得寧波人對醃菜一脈相承的感情。

寧波的醃菜

寧波人喜歡吃醃菜,可以說是“無醃菜不歡”,寧波有俗語云:“三天不吃鹹菜湯,腳骨有點酸汪汪。”而說到底,醃菜的產生,大抵因為舊時儲藏食物方式有限所致,用重鹽醃漬,本是為了把吃不完的蔬菜保存起來。這樣的飲食方式能延續到如今,早已脫離了原有的目的。醃漬後的蔬菜,嚼頭更爽韌,蔬菜的鮮美風味被濃縮,和新鮮蔬菜相比,有另一種厚重的滋味。

寧波的醃菜

各地醃菜略有不同,寧波醃菜,大都指雪菜。新鮮薺菜用鹽揉過,擠出水分,入壇後壓上重物,等到兩星期亞硝酸鹽峰值過去,便可放心食用。講究的,薺菜曬蔫後再進行醃製,口感更香,也更脆韌。

寧波的醃菜

醃菜在寧波人的餐桌上出鏡率極高,燒黃魚、炒毛豆、炒年糕、炒春筍,樣樣離不開醃菜。家裡菜不夠的時候,聰明的主婦把雪菜切碎衝一碗湯,家人倒也吃的適口高興。

寧波的醃菜

雪菜小黃魚

在當地吃到的筍麩菜,是雪菜筍絲的梅乾菜版本——新鮮竹筍和雪菜一起煮入味後,在陽光下暴曬成菜乾,外觀和筍乾梅乾菜差別不大,收藏起來,燒肉燒湯加一點,有一種比梅乾菜更清朗的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