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開辦一個建築垃圾處理廠需要哪些手續?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建築廢棄物,俗稱建築垃圾,是指新建、改建、擴建、拆除或其他方式損毀的各類建築物、構築物市政工程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

開辦一個建築垃圾處理廠需要哪些手續?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我國建築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建築垃圾資源化卻始終未能跟上發展步伐。目前,國家已開始大力支持推進建築垃圾資源化工作,並有政府落實取得初步成效。建築垃圾處理行業發展道路雖曲折,但市場空間較大,建築垃圾變“城市礦山”的未來前景將更加廣闊。

那麼,建設運營一個建築垃圾處理項目,通常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投資建築垃圾處理廠國家有什麼優惠?

建築垃圾處置項目可享受特許經營、項目用地、處置費、環保專項資金等政策支持,因各地政策不同,有所差異。

建設部規定垃圾處理項目可以有不超過30年的特許經營權,企業可壟斷經營30年。利用建築垃圾中的再生骨料生產的再生產品,如透水磚、再生砂漿、PC預製構件、再生骨料等產品的銷售減免稅收。

一、政策的支持

• 1、規範建築垃圾的傾倒和清運,便於企業的集中處置;

• 2、缺乏地方性法規支持部分合適場地的露天破碎作業的標準;

• 3、建築垃圾再生利用的相關配套政策——如上海出臺《上海市建築廢棄混凝土回收利用管理辦法》;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的出臺;

二、試點企業的建立,行業中形成示範作用,如住建部控股的常州綠和,北京城建華晟等;

三、場地的支持,包括制定固定收納場,建設固定生產線和合適的移動設備破碎場地;

四、政策的補貼,建築垃圾處理前期投入較大,包括設備、場地等投入,政府是否考慮跟農機一樣進行購機補貼,或者跟北京、深圳、常州、杭州、蘇州、許昌一樣,根據企業的處理量每月按噸補貼。


建築垃圾項目如何申報立項?如何與政府對接?

向當地政府(或發改委、城管局)提交《關於承建XX(市、區、縣)建築垃圾綜合處理廠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項目建議書、項目實施方案》。

提供的資料需表明當地目前建築垃圾總量、危害、處理狀況、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優勢、本公司業績、市場可行情況、環保評述、投資規模、用地規模、要求政府給的優惠政策等內容。

聯審通過後,由發改委辦理“項目核准登記”手續,簽發《項目核准登記證》;或直接與當地政府簽訂《關於共同建設XX(市、區、縣)建築垃圾綜合處理廠意向協議》。


開辦一個建築垃圾處理廠需要哪些手續?

1、根據投資項目,首先成立法人公司;

2、以新成立的垃圾綜合處理廠公司名義向投資垃圾總處理項目所在地政府及主管部門報送投資垃圾綜合處理項目申請文件。得到當地政府批覆後,即可邀請當地土地局、建設局、環保局協同選址。

3、委託當地有資質的環評部門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並得到當地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

4、垃圾綜合處理廠《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出來後,還需要得到當地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即可申請本省、本市項目補助和國家國債資金;

5、《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等工作做好後,要得到當地政府同意建設批覆、土地部門《土地選址意見書》後,即可開工建設,邊建設邊辦其它手續。


開辦一個建築垃圾處理廠都需要哪些設備?

開辦一個建築垃圾處理廠需要哪些手續?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建築垃圾中包含大量的鋼筋以及混凝土、磚瓦物料,而對這些物質進行“分揀——破碎——篩分——制磚——烘乾”是常見也是可行的建築垃圾再生利用方案。

到底是固定式的還是移動式的建築垃圾處理設備好?

  • 傳統破碎篩分站

大部分坐落於城鄉結合部或是在城市的郊區,佔地面積龐大,處理效率低,需要大量的運輸成本及大量的時間成本投入。

在中國對環境保護日漸重視的今天,其面臨著原材料緊缺、產能落後、龐大的建築面積、超長的建設週期等問題。

相對於不集中且成分複雜、運輸不便、處理成本較高的建築垃圾,傳統破碎站愛莫能助,這時,佔地面積小(普通機械大小的破碎系統)、移動方便、使用成本相對較低、可靈活使用的移動破碎篩分站便成了當下最具優勢的選擇。


開辦一個建築垃圾處理廠需要哪些手續?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 移動破碎篩分站

破碎是建築垃圾處理的一個重要工藝環節,目前建築垃圾處理使用比較多的設備是移動破碎站設備,具有以下優點:

• 無基礎及配套施工需要,能在拆遷現場就地加工便捷;

• 能夠快速移動工位,消除倒料工序,降低再生成本;

• 不同工況下可靈活組合配套,降低投資成本;

• 設備操作保養簡單,降低人員投資成本;

• 設備置配套隔音設備和去塵設備,進行防塵降噪處理,已達到國家車間環保檢測標準。

開辦一個建築垃圾處理廠需要哪些手續?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當前,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固廢資源的處置利用和環境修復越來越重視,建築固廢和尾礦、廢石綜合利用,以及固廢堆積場和廢棄礦山環境修復迎來了大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