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京新高速(G7)第六屯出入口

今年五月末的一天,我從京新高速第六屯出入口北邊數百米遠的一個岔口往西一拐,開始去常家溝採風。

常家溝,是河北省懷安縣第六屯鄉的一個行政村,位於洋河南岸、白雲山腳下的偏僻山區內。

其實,常家溝離第六屯鄉不過八九公里,離京新高速第六屯出入口最多七八公里,就距離而言,常家溝根本算不上偏僻;人們之所以說它偏僻,是因為去常家溝的路不好走。

從常家溝岔口起算,前邊大約一公里,應該是修建京新高速時施工單位修的便道,平平坦坦,又寬又直,除了有些揚塵,還算好走。

但過了便道,再往前走,那就難了。

剩下的路並不是公路,大部分是流經常家溝的一條季節性沙河的河道。

由於前兩天下過雨,河裡僅剩下的一小股水淺淺的,清澈見底,時而向左,時而向右,由南向北沿著河道緩緩地流淌著。

我則硬著頭皮,自北向南,沿著高低不平、蜿蜒曲折的山野道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時候濺起水花,有時候蹭了車底,就這樣磕磕絆絆、跌跌撞撞,用了足有半個小時才來到了常家溝村的村口。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常家溝村村口

穿過村口新修建的崗亭式的大門,再沿剛完工不久的水泥路向南走幾百米,我把車停在了一座新修建的小廟的旁邊。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我和幾位正在小廟南邊的河道里修建釣魚池的民工閒聊了幾句,就沿小廟西側的山路爬了上去。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西山上的舊民居

上到第一層平臺,我看見山坡上有處院子,很古老,其東廂房的後牆上有塊碩大的黑板,黑板上方白底上寫著紅字“千萬不要忘記”“級鬥爭”“——毛澤東”,很有年代感。

這處院子的正房和東廂房均為捲棚頂,上覆灰色瓦當和滴水。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三孔碹窯

上到第二層平臺,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緊靠懸崖、坐北朝南的三孔碹窯。碹窯的窯臉已經塌掉了,砌築碹窯用的泥板子已經裸露了出來,窯洞還被上部坍塌下來的窯土掩埋住了一半。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碹窯上面又一層碹窯

我抬起頭,往西一看,發現剛才的碹窯上面往西還有三孔碹窯。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上下兩層碹窯均靠崖而建

兩處碹窯均靠崖而建,難道主人不怕山體滑坡會給他們家帶來滅頂之災嗎?我琢磨再三,也沒想明白。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碾子

第二層平臺的南面有兩套碾盤和碾子。看上去,碾盤偏小,似乎和碾子不能配套。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村子南邊的舊民居,基本上全是碹窯。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街門樓子

上面提到的那處外牆寫有標語的院子,其街門樓子設在東南角。街門樓子的椽子都露出來了,但牆、門框、門子仍然保存完好。門上掛著一隻膠底鞋,不知什麼意思,也許是為了避邪,因為“鞋”和“邪”同音嘛。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院內的樹木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另一處院子,也有磚瓦房。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西山坡南部的舊民居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東山坡上的舊民居,基本上都是窯洞。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東山坡上的舊民居,基本上都是窯洞。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東山坡上的舊民居,基本上都是窯洞。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常家溝的先民們,就像這棵老榆樹,祖祖輩輩都把根深深地紮在山坡上的黃土之中。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保存基本完好的舊民居門窗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同一個院子裡的一間房子和兩孔碹窯

磚瓦房、崖打窯、碹窯,懷安縣第六屯鄉常家溝村傳統民居實拍

▲ 北山坡上的窯洞

總體而言,常家溝的傳統民居分為三種,一是磚木結構的平房,數量稀少;二是在懸崖峭壁上硬生生挖掘出來的崖打窯,其建造年代比較久遠,大部分早已廢棄;三是碹窯,是崖打窯的升級版,近些年剛剛廢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