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類能活到太陽功能減弱之後嗎?

承德露露


人類能否活到太陽功能減弱之後?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三個時間段長短的對比,一是太陽功能什麼時候減弱,二是地球的壽命,三是人類種族延續的時間。當第二或者第三個時間跨度比第一個時間短時,自然我們人類就等不到太陽功能減弱之後。除此之外,如果地球在未來遭受比如黑洞吞噬、大型天體撞擊等事件,也會對地球的生存產生致命威脅,這裡先把這種目前不太好預測到的特殊事件排除,只比較上述三個時間段的長短。

一、太陽功能什麼時候減弱

根據天文學家們多年來的觀測和研究分析,恆星的壽命一般為幾十億年到幾百億年不等。恆星內部核心無時無刻地都在進行氫的核聚變反應,在巨量氫氣快速消耗的同時,向外源源不斷地傳輸著光和熱,當內部氫氣消耗完之後,標誌著恆星的功能已經減弱。而恆星壽命的長短主要取決於其質量大小,質量大的恆星,其內部核心核聚變反應要比質量小的劇烈地多,單位時間消耗的氫無素佔恆星質量的比值就偏大,其壽命就會較短。不同的恆星,按照壽命長短排序,從長到短依次為紅矮星、黃矮星、白矮星和藍矮星。太陽屬於黃矮星,在其功能減弱之後即內部氫元素全部消耗完畢後,太陽會繼續著氦元素的聚變反應釋放能量,這個階段其體積會逐漸膨脹,最後甚至會達到地球軌道以外,由於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沒有變化,所以地球不會在太陽的膨脹過程中被推離軌道,而是直接被紅巨星吞噬。

根據測算,太陽的穩定期大約在100億年左右,目前太陽的年齡已經到了50億歲,正值“中壯年”,還有大約50億年的時間其功能就會減弱,向紅巨星演變。

二、地球的壽命

剛才我提到回答這個問題,得首先排除地球可能遭受到的外來大型天體和黑洞的影響。計算地球壽命我覺得不能說非要等到地球消失、脫離軌道或者變為碎片才算是“壽終正寢”,如果地球上的水資源、大氣層消失了,那麼上面的生物也肯定生存不了,所以我把地球上如果水資源、大氣層等維持生物特徵的組成部分也當成衡量地球壽命的必要條件。排除別的因素干擾,那麼只有地球停止轉動,上面的大氣層就會因為失去向心力而逐漸逃離地球的引力束縛,水資源也因為沒有大氣層的保護而完全蒸發,屆時地球將會變得像火星一樣變成一顆“死星”。根據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的勘測和相關分析研究表明,地球自從誕生起,其內核的溫度是在逐漸降低的,地球的自轉速度也在變慢,據推測,地球46億年前在誕生時自轉一圈僅需要4個小時,到了5億年前減慢至20個小時,而現在又慢至接近24個小時。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按照這種減慢速度,直至太陽變紅巨星吞沒地球之時,地球的自轉也不會完全停止,那個時候自轉一圈將達到50個小時左右,也就不存在因地球本身也使生命消失的問題。

三、人類的生存時間

這個是回答這個問題的主要不可控因素。不可控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地球人口數量的問題,之前我寫過相關的問答,地球的環境人口容量大約在100-120億之間,如果按照現在全球人口的增長速度,到2050年前後,我們的世界人口就會超過環境人口容量的警戒線,地球資源的消耗速度,會遠遠超過新能源開發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速度,地球的承載能力將會打破,地球將會陷入極不可持續的境地。二是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問題,如果不進一步加大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對自然依然採取掠奪式、毀滅式開發,那麼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水資源危機、生物多樣性降低等各種環境問題將會比現在更加嚴重,人類的生存質量和生態空間將會遭到極大的威脅。三是人類的科技發展水平問題,幾十億年之後我們人類的科技真的想像不到能發展到什麼水平,特別是空間技術、量子力學等尖端科技是否能有更大的突破,直接決定著未來人們是否在遭受重大威脅時,能否有效採取的“流浪地球”、“星際穿越”、“星際移民”等手段來延續我們人類種族的發展。

綜上所述,太陽減弱的時間可以初步確定為50億年,地球的壽命能夠滿足這個時間段,所以決定人類是否能夠活到太陽減弱時間的因素,仍然在我們自己的手上,那就是如果想看到這一天,必須控制人口、保護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科技,剩下的就交給未來吧!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沒記錯的話科學家說是太陽會跟其他發光恆星一樣,因為自身的原因慢慢的膨脹,體積會越來越大,當太陽膨脹到一定程度得時候地球的大氣就已經抵禦不住強烈的紫外線和熱量了,到最後太陽變成紅巨星,燃燒殆盡以後變成白矮星,如果他的質量夠的話會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塌縮成密度質量都無限大的奇點,就是黑洞,但是我好像記得太陽的質量不足以變成黑洞吧,那都是十億百億年以後得事情了,就看我們的後代能否找到新的家園進行人類移民了


蔡徐坤的卵巢


你的意思是說太陽寂滅的那一刻嗎?科學家曾經測算過,現在的太陽算它的中年階段,也就是說太陽還可以再活46億年。46億年這是怎麼一個數量級的單位啊!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我們還不清楚人類這種年輕物種到底會經歷著什麼,她會遭受怎麼樣一個挑戰。我們抑或在未來幾百年研究出人工智能,然後被機器趕到了下水道里,然後像老鼠一樣生活,然後慢慢滅亡。還是我們會接著人工智能迎來人類某種類似半人半機器的“新人類”形態,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不死”?還是我們在獵戶座阿法爾M736星上代表銀河系文明與其他星系文明一決雌雄?誰知道呢!

你能這麼去想這個問題,總比不想要好,但是也不用太過於“眼高手低”,我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我們人類祖先能從動物行列走到現在,也能以野蠻歲月走到信息化時代,我們雖然是一個年輕的物種,但是我們總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人類也能由蹣跚學步,到飛奔馳翔!不管未來如何,唯有心中的那份祝福!


蚊知


哎!難啊!難啊!

近兩百年內很多國家掌握了原子彈氫彈的製造技術,動不動就會產生核大戰,人類隨時有自取滅亡的危險!

再過五億年,有一顆20公裡直徑大的小行星以每秒三十公裡的速度直撞地球,給地球人類生存造成巨大的挑戰!

再過五億年,一種吞噬人類生命的病毒漫延全球,人類在幾十年內無法找到消滅病毒的靈丹妙藥,人類有滅絕的危險!

再過五億年,地球收縮產生大地震,人類居所一遍廢墟!同時引起巨大的海嘯,大浪百丈高,數次衝拍全球大陸。

再過五億年,太陽澎漲,颳起太陽風,席捲太陽系,地球地表溫度上升到180度,人類難受高溫煎熬!……


用戶104011714623


杞人憂天


用戶6666743295773



幸運草9875


這就不是我們操心的事情啦


村裡的小青年


太陽功能的減弱之時,是人類的滅亡之時,太陽的任何一點變化都會威脅到人類生存,人類的數量會日益減少,如同入冬的植物,逐漸凋零,直至全無。


平常人246089341


這個就連科學家都回答不了的,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