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說唐全傳》有如此情節:羅成之子羅通於界牌關被敵將王伯超刺中小腹,五臟肝腸湧出體外。受此重傷,羅通依舊面不改色,將腸子包好盤在腰間後仍下場死戰。王伯超見狀驚駭不已,以至於大失方寸反被羅通挑於馬下,割去首級。無獨有偶,《東漢演義》中,賈復在腸子外露的傷勢下,不僅突破了敵軍重重堵截全身而退,更斬殺多名敵方大將,讓敵軍士兵談之色變。

儘管上文兩處“盤腸戰”均源於小說,但不同於虛構而來的羅通,賈復是確有其人。真實歷史中的賈復雖無“盤腸戰”的光環加持,卻也無礙其剛猛無匹的勇將威名。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賈復字君文,南陽冠軍人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史書評價賈復“為人剛毅方直”,甚至其去世後,光武帝賜予他的諡號也是“剛侯”。倘若據此便以為賈復只是目不識丁的粗魯武將的話,那就錯了。實際上,賈復的字是“君文”,最初乃是一介儒生。年少時,賈復一直致力於經學典籍,對《尚書》頗有見地,老師李生曾驚異於他的學識,讚道:“將相之器也”。結業後,賈復卻沒有出人頭地,而是成了一名小小的基層縣吏

時值王莽新朝末期,天下亂象頻現,對無權無勢的小人物來說,亂世中獨善其身只是奢望。賈復擔任縣掾負責運鹽期間,盜賊猖狂到敢攔路搶劫官府鹽車。身處烽煙遍地、大浪淘沙的時代,若不想被時代洪流裹挾,惟有奮起反抗,於是

下江新市一帶的豪強揭竿而起組成綠林義軍之時,賈復也順應潮流,帶領數百人起義。地皇四年(23年),綠林軍擁立西漢皇室後裔——劉玄稱帝,並建立更始政權,賈復便率眾投靠,並在漢中王劉嘉麾下擔任校尉。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王莽新朝末年,北方赤眉、南方綠林相繼起義

更始政權的建立讓王莽既驚且怒,他當即決定把對付北方赤眉軍的新朝軍隊抽調南方,並派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百萬,甲士四十二萬,兵鋒直指綠林,以圖畢其功於一役,昆陽之戰自此打響。然而,王莽猜不到更始政權裡有一個連老天爺都會為其開後門的天之驕子——劉秀。靠著開掛的軍事能力和超凡的運氣,劉秀僅憑數千步騎就打崩了新朝大軍;其兄長劉縯也成功從新朝軍手裡奪下宛城。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本就忌憚劉氏兄弟會將自己取而代之的更始帝劉玄感到如芒在背,為避免日後陷入尾大不掉的窘境,劉玄以“不敬”為由誅殺了劉縯。聞此噩耗,劉秀表現得很理性,他一不私會兄長舊部、二不自誇戰功、三不為兄長服喪,

“飲食言笑一如平常”,讓本以為他必反的劉玄放下了戒心甚至開始信任他。更始政權初立,群眾基礎薄弱,安撫百姓是當務之急。劉玄深知劉秀口碑出眾,決定派他持節北度、鎮慰州郡,但大司馬朱鮪對此明確反對。他倒不是擔心劉秀能力不足,而是認為劉秀能力太強,應該放在眼皮底下好生看管,若準其率兵外出,無異於縱虎歸山。劉玄對此只覺得朱鮪杞人憂天,還是一意孤行放走了劉秀。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更始帝劉玄


驍勇稱奇賜左驂

同許多農民政權一樣,更始朝廷在建立不久後開始暴露出好逸惡勞的毛病。放縱驕奢的風氣在權貴間瀰漫,對此深惡痛絕的賈復開始勸劉嘉與這些人割席並自立為主,無奈劉嘉雖知此乃正途,卻也明白自身能力難以力挽狂瀾,為不耽誤賈復,劉嘉主動寫了封推薦書,讓他持書投靠劉秀。劉秀的能力有目共睹,劉嘉推薦賈復到劉秀那裡,可見他對劉秀寄予厚望,但劉嘉大概沒猜到這個被他看好的天之驕子,此刻在河北有多麼狼狽。

更始元年(23年)十二月,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在邯鄲擁立王郎為天子,並不斷外派使者要求周邊郡縣歸附。此時,劉秀正好在薊中一帶撫慰州郡,因軍力懸殊且邯鄲軍士氣正旺,一行人惟有東躲西藏,避免與之交鋒,甚至狼狽到不惜

冒用邯鄲使者的名號只為騙得一餐飽飯,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般的逃竄之旅直到進入信都才得以結束。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劉秀一行人一路躲避邯鄲軍,經常食不果腹

靠著信都太守的支持,劉秀募得數千兵力,擊敗了周邊的堂陽、貰縣等郡後,又有

數萬人依附其下,就在劉秀最需要大將幫忙統率士兵的時候,賈復來到了劉秀麾下。一見到賈復,劉秀便知此人非同尋常,二話沒說就拜其為破虜將軍,還親自解下自己車駕的左驂之馬賜給他。這種後來居上的破格待遇使得不少將士對此頗有微詞,但劉秀卻堅信賈復“有折衝千里之威”,有此待遇並不為過。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古代車駕中,中間二馬為“服”,左右二馬為“驂”


冠軍披羽獨先登,壯勇還能不自矜

賈復是幸運的,因為他跟對了老闆。在劉秀的領導下,軍隊只花了短短三個月便將勢力強勁的邯鄲軍徹底消滅。如此神威,使更始帝劉玄徹底地清醒過來,他企圖以策封劉秀為蕭王的方式讓其罷兵回朝,但虎入山林又豈會回籠?結果毫無懸念,劉秀以“河北未平”為由拒絕他的命令。不過,這雖是藉口,卻也是實情。彼時更始政權開始崩潰,各路王侯紛紛自立,強盜賊子赤眉軍等勢力也在窺探天下。豈止河北未平,整個九州大地皆是“未平”的狀態。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新朝末期天下勢力分割圖

為澄清玉宇,還漢家山河以安定,劉秀開始大規模出兵吞併其他勢力,並先後擊敗銅馬、高湖、重連等賊人,得眾達數十萬。但這種勢如破竹的攻勢卻在與青犢交戰時止住了腳步,因為對方即使戰至日中也不見疲態。劉秀對此頗感無奈,打算鳴金收兵,讓將士們吃飽喝足休息夠了再和對方比試下半場。戰意正酣的賈復卻不幹,撇下一句頗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風骨的話:“先破之,然後食耳!”,便披甲當先,帶著士兵登上敵方城頭死戰,結果青犢軍被這群餓著肚子等開飯的主兒打得四散奔逃,當初看輕賈復的將領也被他的勇武所折服。

勇,是賈復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但凡君主,沒有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將領勇猛一些的,不過劉秀卻不希望賈復這樣,不為別的,就是這哥們有時候太勇了,以至於看誰都是弱雞,這樣的結果就是賈復臨陣總是輕敵。破了青犢之後不久,賈復又以同樣奮勇當先的方式擊敗了

五校賊人,但五校畢竟不是善茬,冒進的賈復因此遭受重創,差點就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了。劉秀也被他嚇得開始為其安排後事,直言賈復之妻若“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憂妻子也”,這是中國有史記載以來首例指腹為婚的故事。不過賈復也確實是個猛人,其驚人的恢復力讓他不久之後就得以痊癒,並在接下來進攻鄴城的戰役中再次大破敵軍。從軍以來,賈復不僅“未嘗喪敗”,更多次幫助軍隊突圍解急,但擁有卓越功勳的他卻從不像其他同僚一樣喜歡自誇功績,劉秀對此曾感嘆道:“賈君之功,我自知之!”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賈復每戰必身先士卒,勇猛當先


帝莫沉吟憂擊郾,天教名將佐中興

公元25年六月劉秀稱帝。他發跡前曾說過一句名言:“仕宦當作執金吾”。執金吾是負責京城防衛的軍事長官,每每出行總是威風八面,按照《後漢書》的說法,便是“光滿道路,群僚之中,斯最壯矣”。即位後,劉秀大封群臣,賞給賈復的職位便是這個執金吾,可見他很是看重賈復。不久後劉秀決定征討南方,賈復便主動請纓討伐實力最強盛的郾王尹尊,以報劉秀知遇之恩,這讓劉秀大感欣慰,不禁笑道:“執金吾擊郾,吾復何憂!”一個多月後,賈復大敗尹尊,盡收其地。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劉秀登基即位,定年號為建武

劉秀自起兵到稱帝用了三年,而稱帝到平定天下則用了十三年。作為一名從河北掃賊時就跟隨在他身邊的創業元老,賈復同樣在屍山血海中摸爬滾打了十餘載。建武十三年(37年)天下底定後,這位文人出身的沙場猛將清楚劉秀“欲偃干戈”的心思,決定棄武歸文,和鄧禹一起帶頭“剽甲兵,敦儒學”,還兵權於朝廷。手下政治覺悟這麼高,劉秀自然很高興,特地為賈復加位特進。也因為賈復為人低調、有大節,使得他區別於封侯之後就遠離權力中心的諸多大臣,成為能夠加入到國家大事參議行列的僅有的三名老將之一,並且劉秀待他始終“恩遇甚厚”

建武三十一年(55年),賈復帶著無限的榮耀走完了一生,五年後,漢明帝

效仿昔年漢宣帝將功臣畫像置於麒麟閣的做法,在南宮雲臺閣繪製了二十八位中興功臣的畫像,即“雲臺二十八將”,並將賈複列於第三位。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雲臺二十八將分別對應二十八星宿


非將勇也,實主明也

生榮死哀用來形容賈復大概並不為過,但這位中興名將的功勳簿上其實還留有遺憾。《後漢書》作者范曄評價他

“奇鋒震敵,遠圖謀國”,卻也指出他缺少“方面之勳”。比起馮異、岑彭,賈復不曾獨自帶兵出征過,因為劉秀一直將其安置於自己手下。這當中的緣由,並非是賈覆沒有領軍的能力,而是劉秀擔心賈復輕敵的毛病會釀成大禍。

宋朝武學博士何去非曾在著名的《李陵論》一文中指出,劉秀比起漢武帝更懂得“馭下之術”,對於手下的將士能夠做到“收其效而全其軀”,通俗一些便是知人善任。當初李陵誇口五千軍士就能直搗匈奴老巢的時候,漢武帝不僅沒有拒絕,反而為其勇氣折服,最終李陵兵敗投降匈奴;如果李陵面對的君主不是漢武帝劉徹,而是光武帝劉秀的話,估計也不會落得個投敵叛國的下場。如此看來,也許不是賈復助劉秀成就匡扶漢室的偉業,而是劉秀的知人善任成就了賈復中興名將的功名。

天教名將佐中興!奮勇當先、從無敗績的東漢猛將——賈復

南陽“光武中興”主題雕塑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若本篇內容對你有所幫助,那趕快分享給其他人吧!

———————▼—完—▼——————

也可搜索“每天學點冷門史”或點擊文章底部“瞭解更多


往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