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1992年8月,杭州市向社会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这是市委

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次新的探索。它突破了传统的干部选拔制度,不受单位性质和个人身份的限制,可以组织推荐、群众推荐,还可以自我举荐,釆用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结合的形式公开选拔,大大提高了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公开程度和群众参与程度。上海有家大报将此举形象地喻之为“赛马”,也就是常人所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这不仅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我作为“赛马”的直接参与者

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27年

但至今仍历历在目……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那天,我从回收科废钢验收组和石灰车间了解班组建设情况回来,看到办公室桌上《杭州日报》刊登的“本市公开选拔10名副局级领导干部”的消息,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自古以来,官员的选拔任用都是上级决定舍取,如今引入竞争机制,竟然可以“竞争副局级”,这可是件从来不曾有过的新鲜事!对这样的新鲜事,确实一下子吸引了我。对照《公开选拔部分市级机关副局级领导干部启示》的6个条件,似乎连我也可以报名参与。我当时担任杭钢下属的供应处党委书记,从政治条件上看,应该说没有多大问题;从专业条件上看,我在部队和企业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除了当时的《求是》杂志外,从中央到地方的报纸大都发表过新闻报道和文章,有的还获过奖;并且有省委宣传部评定的新闻专业中级职称。还有,年龄和学历也基本符合条件。既然这些条件都基本符合,是不是该去试一试?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杭州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现场

然而,真的要去报名,又感到犯愁了。首先是作为省属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自己当时已是省计经委备案的正处级干部,而且在这个岗位已有5年多了,熟门熟路,也没有离开的理由。从经济上看,虽然工资收入相差不多,但当时杭钢的月度、季度和年终奖金都比杭报高,特别是鸡鸭鱼肉、西瓜苹果等当时盛行实物性分配的福利要比杭报好好,似乎更不该离开企业。其次,作为党委书记,我经常教育干部职工要安心本职工作,扎根本职工作,而自己今天却想离开企业,离开本职工作,今后该如何面对干部群众,又该如何去教育干部职工呢?第三是,担心市里会不会有内定人选?对于我来说,1982年从北京部队转业到杭州,可实际上是工作在半山,住也住在半山,我和我爱人原本又都不是杭州人,不要说在市级机关没有一个熟人,就在杭州连个亲戚朋友也没有,甚至连市政府大门、杭州日报社的大门在哪里都不知道。

杭州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疑虑在一天天增多,思想斗争也一天比一天激烈。就在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之际,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精神,给我鼓起了上“赛场”的勇气。在截止期的前一天,我和爱人利用星期天到百货大楼买衣服的机会,走进了延安路上的市科技交流馆。领取了登记表,就急匆匆地填写好该填的内容,还在备注栏里注明:“来信请寄家庭地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既不敢多询问,也不敢多停留,就匆匆地离开科技馆,生怕碰到了熟人。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公选笔试现场考生们奋笔疾书

接到笔试通知的时候,我正忙于石灰车间的设备检修工作。从半山赶到十五奎巷市委党校时,已是开考铃响之时,我只能凭着做党务工作比较注意学习时事政治的积累,完成了第一题。至于第二题“根据各自报考的职位目标谈工作思路和打算”,我虽然离开新闻工作5年多,对新闻业务是有些生疏,但毕竟过去长期从小新闻工作实践,又经过杭州大学新闻专业理论学习,总算应付过去。由于下午企业还有事等着做,交了卷就急不可待地赶回半山了。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当得知自己已进入“赛马”前100名时,我依然高兴不起来。倒不是担心自己组织考察过不了关。作为刚换届不久的党委书记,得票率还是比较高的,说明群众是认可的;至于上级领导对我的看法,我平时是不大关心的,但担任党委书记5年多,有4年被总厂党委评为优秀政工干部,这也许可说领导也是认可的。

但我最担心的是,自己在报名和笔试的过程中从没有向人透露过,现在市里要来组织考察了,这下我该如何向大家解释?恰在此时,电话铃响,是总厂党委主要领导询问:“杭州市要来考察你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不得不硬着头皮赶到总厂,当面向他汇报了参加考试全过程的想法。他听后说:“杭州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件新生事物,应该全力支持;但我们企业也很需要人才。至于个人的发展,杭钢也同样会考虑的。”言下之意,似乎是企业不大肯放人。而我此时的想法是,虽然已闯过了第一关,但后面的两关能否胜出,谁能预料?如今已是骑虎难下,一切只能听天由命,让组织去决定吧!好在组织

考察还是如期正常展开。

据说,考察组分头找了总厂领导,找了总厂机关的有关部门,还到我所在单位找领导和干部群众座谈,同时也找了我本人。总厂有位领导提醒我:这次考察既要了解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又要了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还要了解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信任度,真好像是立体式全方位的大“体检”!意思是组织考察这一关也不是那么容易过,不可掉以轻心。可我想,能这样来一次大“体检”,倒是人生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即使“赛场”上不能胜出,也能为我今后发展指明方向。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面试,可以说是这次“赛马”参与者的最后冲刺了。我虽然在企业里经常给五六百干部职工上课、作报告,可以谈笑风生

;可今天不同,面对着由市委李金明书记等组成的“考官”,面对着电视摄像机全过程拍摄,一开始自然有些紧张。

这毕竟是“赛马”的最后一关,能否成功,就看此一战!据说,其他5位面试时,有杭报的部主任后来知道是原先上报的副总编候选人,有曾是杭报记者后到市委领导身边当过秘书的,他们不仅对市里的情况熟,而且对“考官”们也熟。在这劣势明显的情况下,我反倒头脑更加冷静:不为争“位”,重在参与,就权当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吧!这样一想,一切都坦然了。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杭州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现场面试直播

1992年11月6日,对于我们这10位“赛马”参与者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在杭州友好饭店多功能厅举行的面向新闻界的通报会上,市委副书记、市公开选拔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国平介绍,这次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全过程的情况,市委组织部领导宣读了市委

、市政府的任命。至此,我们10位“赛马”参与者公开向社会亮相了。在一些人看来,也许认为我们这10个人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还有人公开说,你们是靠真才实学拼出来的。其实,我们自己心里清楚:并不是我们个人有多少能耐,而是庆幸自己遇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只不过是市委探索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实践者。还有意想不到的是,这10个人中竟有7人是自荐的。那么多自荐者能走上副局级领导岗位,这本身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气象,同时事实也进一步证明这次“赛马”活动确实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没有这次公开、公平,公正的“赛马”,就不可能有这些自荐者进入副局级领导岗位的机会。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一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赛马”活动结束了,可是我们几位依然谁也笑不起来。因为“赛马”场上的考试结束,意味着新岗位的工作即将开始,每天都将会面临新的考题。面对未来,不可能都是一马平川,也不可能都是鲜花和掌声,或许会有暴风骤雨,或许还会遇到暗礁或陷阱,我只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然转念一想,过于谨小慎微,是开创不了新局面的,还是在谨慎的同时,要有点“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才有可能在新的舞台上创出新的业绩。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1992年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杭州市首次在全市范围(包括区,县(市)及在杭的中央和省属各单位)公开选拔10名副局级领导干部。这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按照报名和资格审查、笔试,组织考察、面试、任命和岗位培训5个步骤进行。为加强对首次公选工作的领导,市委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李金明任顾问,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王国平任主任的公开选拔工作指导委员会。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在全市上下引起广泛关注,反响强烈。

8月22日至9月5日报名期间

报名人数达到1109人,其中个人自荐占83、23%,组织推荐占15.96%,群众推荐占0.8%。经资格审查,共有1063人符合报名条件。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杭州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报名现场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公选面试考场内,考官们各就各位

9月13日

951人参加了笔试,参考率达89.46%。根据笔试成绩,每个职位笔试成绩优异的前10名同志被列入考察对象,由考察组对他们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通过综合分析,由指导委员会审定,每个职位择优确定6名同志进入面试。

10月27至28日

60名同志进行了面试。最后根据面试者的笔试、面试成绩和组织考察情况,再进行综合分析,反复比较,提出10名目标人选建议名单。经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按有关规定程序进行任命,并对10名任职人选进行了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杭州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现场面试直播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

《杭州日报》1992年8月21日发表题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的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

最近,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市外经贸委等10个单位的副局级领导干部。这是市委贯彻落实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它对于加快杭州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贤能,为杭州的经济发展积蓄大批人才。

众所周知,今年年初以来,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我市出现了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的热潮,各项事业发展迅猛。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但是,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们的干部,特别是经济部门领导人才相对不足。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组织部门手头掌握的干部数量不多。采用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考试与考察结合的办法,在全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就能扩大组织部门选拔干部的视野,拓宽组织部门知人识人的渠道,把人才最充分地发掘出来,不仅可以物色到一些当前急需的领导人才,而且可以发现一大批虽然尚不成熟,但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干部,作为后备人选和人才苗子,加以培养教育,促使其尽快成长,以满足中、远期我市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有利于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选拔干部的新方法。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转折关头。经济体制的这一深刻变化,必然要求作为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干部人事制度进行相应改革。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就是对传统的干部选拔制度的改善和补充,它变“相马”为“赛马”,使人们置身于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下,优胜劣汰,一些优秀人才由此脱颖而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有利于增强干部群众的民主、竞争意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通过这项活动可以使人们看到,能不能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获胜,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的德、识、才、学,是个人的实力、实绩,从而积极进行“角色准备”。这无疑有助于振奋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形成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

1992年杭州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看看这一年的“赛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