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快遞新規限制“奔放的甩手櫃”

諸多快遞櫃如雨後春筍般在你我身邊野蠻滋長,起初確實便捷了不方便當面簽收的網購達人,但不知何時卻變了味,快遞櫃成了“甩手櫃”。究其根源,中研普華研究員揭小蘭向《新產經》表示,一方面是快遞員偷懶,通常情況下,快遞員是需要送貨上門把快遞交到收貨人手中的。但快遞櫃的出現和普及,給了快遞員偷懶的機會。很多時候,即使收貨人在家,在沒有獲得同意的情況下,不少快遞員也會選擇把快遞放進快遞櫃中。另一方面是收貨人的“縱容”,很多人出於體諒快遞員,默許貨物放在快遞櫃,縱容了快遞員偷懶的行為。過度縱容,導致現在即使有人投訴或者不滿,也難以改變現狀。

或許快遞公司尚未清醒地意識到快遞櫃變成“甩手櫃”的嚴重性,但國家已先行一步。國家郵政局近日發佈了《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該辦法將於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規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徵得收件人同意;快件出現外包裝明顯破損、重量與寄遞詳情單記載明顯不符等情況,不得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辦法還要求,快遞箱運營企業合理設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內不得向收件人收費。

壓制“甩手櫃”自由

據《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快遞從業者數量增加50%,總數已突破300萬,且以極快的速度增長著。儘管如此,在快遞行業高速發展的勢頭下,快遞運輸還是面臨著勞動力缺失的窘境。這不免造成了智能快遞櫃變成快遞小哥“甩手櫃”的最大誘因。

對於被外界頻頻吐槽的“偷懶”,快遞小哥也表示很無奈。申通快遞員告訴記者,他平均每天要派送四百件快遞,多的時候達到六百多件,在一些電商節日裡工作量更是會翻好幾倍,如果每個快件都打電話,根本不實際。同時他也表示,如果有大件或生鮮等不適合放快遞櫃的物品,他們會提前聯繫收件人,詢問是否在家,約定時間再送貨上門。

其實,早在2018年5月1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中第二十五條就已經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也就是說,如果快遞小哥沒有給收件人打電話,就將快件放入快遞櫃,這屬於違規行為。

但是該規定實施一年多以來,快遞員未經聯繫收貨人就把快遞放入快遞櫃中的行為屢見不鮮,並沒有收到特別好的效果。此次將於10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新規,或能從根本上解決快遞櫃使用不規範的問題,帶來嶄新的快遞行業發展方式。

對於這項新出臺的規定,快遞公司也做出了自己的回應。申通快遞、韻達快遞方面此前稱,公司一直有要求快遞員“投遞到快遞櫃的快件要告知並徵得客戶同意”的規定,會嚴格遵守即將實行的新規定。

著名律師賴雨亭認為,新規的出臺,既保障了收件人的權益,也可幫助快遞公司規避風險。快遞以“投櫃”代替上門是違反合同約定的,但新規出臺並不影響智能快遞櫃和代收點的使用。揭小蘭也建議,商家和快遞企業可以事前徵求用戶的意見,以返還積分或降低運費等形式獎勵默認使用快遞櫃的用戶,並設置更長的取件期限,及時提醒取件和發送超時提醒,既有效鼓勵用戶及時取件,又讓怠於取件者承擔相應的成本。

不難看出,新規的出臺並不會限制快遞櫃良好的發展勢頭,只是通過釐清法律邊線的方式規範快遞櫃的投放行為,給奔放不羈的快遞櫃行業戴上法律的“枷鎖”,同時鼓勵多種末端配送方式的同時展開。各家快遞公司也已經積極地展開自我整治,努力讓自身的商業行為合規合法。在此大背景下,快遞櫃必然要尋找真正的盈利途徑,與用戶的雙贏中實現發展。

快遞櫃尋新盈利模式

儘管智能快遞櫃遍地開花,但和昔日風靡一時又快速退場的共享單車一樣,快遞櫃迄今為止並未找準自己的贏利點,行業內目前處於普遍虧損狀況,即使是頭部企業的豐巢也並不樂觀。截至2018年5月31日,豐巢科技營業收入為2.88億元,淨利潤為-2.49億元。

按照速遞易母公司披露的財報顯示,其目前的收費模式主要有五種。一是向快遞員收取派件收費,也就是快遞員使用速遞易快遞櫃投放快遞時需根據快遞櫃大小繳納一定費用;二是用戶寄件收費;三是向用戶收取超期使用費;四是廣告業務收入;五是增值服務收入的模式。事實上現在的快遞櫃大都沒有向快遞員收費,所以第一條收費模式基本上未能實現。

揭小蘭表示,《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裡最核心的點就是使用智能快遞櫃需要徵得收貨人的同意,快遞員每天要配送很多快遞,如果每個都需要徵得收貨人的同意,則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此同時,快遞櫃每天的使用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對於智能快遞櫃行業看似是不利的。但從另一方面講,《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的實施也督促了快遞櫃往更加智能的方向發展。2019年3月,菜鳥驛站快遞櫃上線了自主設置新功能,把選擇權還給用戶。同月,菜鳥驛站快遞櫃全部開通了刷臉取件功能。7月,豐巢推出了雙面開門智能快遞櫃,可讓快遞員在牆外派件,用戶在牆內取件。哪個快遞櫃科技含量高、功能多,哪個快遞櫃就更能贏得用戶的青睞。這從側面使得快遞櫃企業在研發產品時更加智能,更加完善。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曾表示,快遞櫃市場目前有兩大主流:一類是以順豐聯合申通、中通、韻達等快遞商建立的快遞櫃服務網,這類企業有較強的業務獲取能力,能直接承接上游業務;另一類是以三泰和海爾等生產製造企業建立的快遞櫃服務網,這類企業有一定技術能力,從下游切入市場。對於上游企業來說,承接下游的廣大社區O2O市場也可以成為快遞櫃的重要贏利點。一些商家通過智能快遞櫃後臺IT管理系統,拓展出菜籃子、乾洗、廢物回收、代繳水電煤、話費充值、買電影票彩票等便民服務的模式。

與其把盈利的渠道放在消費者身上,不如開拓思路,與其他領域的運營商合作,共享巨大的消費群體資源。如果減少甚至取消了面向取件人收取的費用,必然能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此次新規的出臺是一個轉變盈利模式的契機。是繼續收取取件人的費用竭澤而漁,還是做大客戶群體開啟發展新道路,全在快遞行業的一念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