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真正的價值投資,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一篇受用終身的文章

所有人都知道:投資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到底有多複雜?要不要智商過200,啃書三千本,經濟學、財務學、數學樣樣精通?要不要情商也賊高,貪婪、恐懼這些人類固有的天性都能有效克服,接近聖人一樣才去做投資?

貌似也不是。因為很多文憑不高,性格也有明顯缺陷的人,投資照樣做得很好——究其原因並不複雜:他們絕大多數並不會讓自己顯得有多聰明,甚至刻意不讓自己比市場更聰明,而是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用最簡單最笨的辦法:也就是用常識去做投資

投資人性之慾望:投資要賺錢再正常不過,人性存在慾望實乃正常,但得思考慾望的本源與生命本真的關係,對於大部分的投資者來說,事實上並未真正內心思考過投資與自我的關係,無真正思考就更談不上了悟真相,導致貪嗔痴慢疑成為人生的常態,一切執迷於此而皆無法自我突破,要知道,市場七虧二平一賺的普遍規律的來源,資本市場張開的血盆大口所吞噬的不是70%這部分人的財富,而正是人性固有的貪嗔痴慢疑的執迷。投資者大多的失敗均源自貪嗔痴慢疑,試想,當投資變成了一心想賺錢賺大錢賺快錢的同義詞的時候,就已經脫離了投資的本相的了悟,形成了一切以賺錢慾望的心魔的虛幻執迷世界。試問:投資本身的“內相”都沒有看明白,卻僅只憧憬執迷於投資結果賺錢的“外表”,何以長期能賺錢呢?只有知曉人性,方能明辨投資之所以?

投資思想之世界:《金剛經》的角度,告訴我們,思考萬物,應:“無住生心,無相佈施”。一切念頭的原點應如何思考,若自我認識就不完善,如何能更好的認識自我之外?同時能不因外相而內動,以心靜以制動,以內悟以明理。在空的世界裡處理內在與外相的關係。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只有滲透人生思想,才能思索投資之如何?

投資生命之本真:而自我認識的生命的本真:有言曰:“道生於安靜,德生於謙和,慈生於博愛,善生於感恩,福生於滿足,祿生於勤儉,壽生於健康,喜生於開心,故自在才是生命之本。”,此又云:“上善若水以厚德載物,兼容幷包以自強不息。”,而生命之本真,筆者有言:一切皆指向為真,為善,為美,為愛之所尋也。只有了悟生命本真,才知投資為何求?

在投資上,只有在認識“內我與外我”,“有我與無我”,“小我與大我”的關係上把握清晰,在了悟生命與投資的關係上,才能在無數貪婪與恐懼的資本市場的血盆大口中,衝破投資思索的業障,以達幸福投資的彼岸。

真正的價值投資,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一篇受用終身的文章



怎樣才能使自己有信心在合理的估值區域拿住優質成長股籌碼呢?

1、逢低潛伏,低成本是拿住牛股的有利條件。不要在短期上漲過快和嚴重透支時追高買入,事實證明較低的成本是能夠長期拿住一隻牛股的有利條件。因為當你成本較低,遇到較大調整或是回撤時,你可能被套不會太深,甚至可能還有利潤,這樣心理上人性弱點的恐懼壓力就會小很多,從而有利於自己能夠長期拿的住優質成長股。

2、基本面優秀,業績持續增長,估值合理,好的個股使你擁有持股的底氣。當你手中持有的是業績持續下滑、公司管理不善、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股價因為不能產生實際業績的概念股,因此持有這種公司是沒有底氣的。而當自己持有的是業績持續增長、公司管理優秀、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短期內沒有大幅炒作導致估值過高、行業前景廣闊的優質成長股,那麼你將擁有面臨股價調整而不亂,山崩於前而不驚的鎮定,成功的持股直到收穫。

3、像瞭解你的孩子一樣,去了解你手中持有的公司。短線炒股,也許花上幾分鐘看看K線圖和當天熱點就可以做投資決定了。而長線投資,你必須深入的去了解這家公司。瞭解公司的戰略佈局方向、瞭解公司的財務報表穩健性狀況和業績增長情況、瞭解公司的產品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巨大成長空間、瞭解公司當下遇到的困難、瞭解和預判未來幾個季度公司業績可能的變化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數,則遇事不亂。

4、心態要好,大道無為,不急而速,不在乎一時的得失。投資股票一定要心態好,其實很多東西我們都學了,但為什麼還是做不好呢?因為雖然學了很多,但還是心態不好,做不到知行合一,也很難賺錢。所以炒股炒到最後,炒的是心。在成長股投資中,我們一定要有耐心,同時也需要信心,這份耐心是出自於你對公司未來的期待和投資中長期的磨礪,這份信心是來自於你對公司各方面情況的詳細瞭解。不要因為別的股漲了,而自己手中持有的優質股一時沒有上漲就慌著賣掉。不要因為自己持有的優質股一時的調整就懷疑公司的價值,而是我們應該冷靜、理智的認真再分析一次公司基本面有沒有發生重大的惡化,如果基本面仍然是繼續向好,且估值沒有嚴重透支,那麼我們就應該繼續耐心持有,不再乎一時的得失。

5、長期實戰後的投資經驗,並形成一種正確的強化觀念。對於實戰經驗不豐富的投資者,你可能在初次投資成長股時表現的信心不足,不知道這種投資模式是否可行?一旦稍微遇見一點回調,那麼你可能很快會過早的下車,而錯失賺錢的良機。當我們多經歷幾次失敗和成功之後,隨著投資成長股的經驗逐漸豐富,形成了正確的投資觀念,那麼就能從容面對中途遇到的情況。

關於價值投資

先從行情說起吧,去年白馬股坑了一大批人,很多散戶由於對2017年的白馬股牛市印象深刻,所以2018年當白馬股出現調整的時候,都抱著價值投資的信仰去“抄底”,結果大家也看到了,2018年的熊市,白馬股也沒能挺過去,大家眼中的行業龍頭被砸成了狗頭。白馬股看業績,肯定沒問題,看市盈率,只有個位數,也沒問題,但是買進去之後就是不漲,問題出在嗎?

首先,我們通常所說的高估和低估,其實就是股票價格和價值的偏離值。資本市場的基本規律決定了價格總是圍繞價值波動,且運行趨勢保持一致,但價格的波動幅度要大於價值的波動幅度。

看下面這個圖:當價格高於價值(紅色區域),判斷為高估,價格有下跌潛力;當價格低於價值(綠色區域),判斷為低估,價格有上漲潛力。

真正的價值投資,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一篇受用終身的文章


這是感性的認識,沒法去量化,照著做會出現兩個問題:時間上,我們不知道價格什麼時候會向價值靠近;空間上,我們不知道價格會和價值偏離到什麼程度。

打個比方,茅臺可以從200元跌到100元,也可以從100元再漲到800元,然後再從800元跌回500元。不管貴州茅臺的股價怎麼走,K線上依然是一個不可撼動的上升趨勢。只要貴州茅臺的業績不出問題,那就是一隻有價值的股票,從一個非常非常長的時間跨度去看,我們有理由認為貴州茅臺的上升趨勢還將繼續(不是薦股)。

真正的價值投資,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一篇受用終身的文章



但是,真正堅守茅臺的又有幾人呢?價值投資難就難在這。

1.都說價值投資,可是怎麼才能做到價值投資?

首先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站在一個散戶的角度,我要說,我們是希望做長期投資長線投資的,做價值投資享受改革的紅利。因此,主觀方面,投資者要調整自己的思想,從短線操作題材炒作轉到價值投資的理念上來。

2.市場要給投資者提供哪些價值投資的基礎條件,才會讓大家感到持股的安全?

價值投資離不開各大公司的財務報表和未來發展路徑思想目標,但散戶很難獲得真正真實的數據和第一手的資料。怎麼樣確保上市公司提供的財報都是真實可信的?這是第一位的。由於資料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散戶獲得資料的途徑單一,因此拿不到長線持股做價值投資的有“價值”的持股理由,這是散戶不敢也不願意做長期投資也無從做價值投資的一個重要方面吧?也因此,大家只能做大白馬,而大白馬數量有限,投資標的也被主力捷足先登,選擇大白馬已經很難。另外我要說的是,真正的價值投資應該是選擇優質成長股,與其一起成長。我們的價值投資是以釀酒股和保險股銀行股等為主體的,發達國家成熟市場,都是以科技類成長股為主體。在中國需要科技類企業大力發展的時候,與成長股一起成長才是正道。

3.如何解讀大盤寬幅震盪假陰星?

假陰星我們認為是誘多信號。

4.中報季除了有業績10倍股還有哪些方面需關注?

科創板給我們的思路就是,和成長股一起成長,不是看報表,或者說,不是單一的看報表,而是要看其成長性。也就是要關注其發展理念,思路等。

5.如何選擇股票?

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問,怎麼買大白馬,這麼高?我的答案就是,尋找成長股。多年的熊市也給我們這個機會,低位介入未來的牛股,做價值投資。

6.優質成長股有哪些?

我們說的優質成長股,不是指業績,更不是要看曾經的業績,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還有更重要的。我們要知道一家企業的未來,這才是更重要的。一家企業的發展目標、他的業績增長預期、他的業績增長率,包括管理層的人品,專業知識水平,對社會的擔當與責任感,他的管理層的成長性,這才是成長股的實質。

對於價值投資者,哪些類別的股票適合長期持有?

適合長線持有的股票,在當前市場必須有一個前提,安全、不暴雷退市。

1、高分紅的銀行股

在我國股市中,以目前形式來看,最安全的長期投資標的肯定是銀行股無疑。由於其本身性質,是最不可能出現退市以及暴雷的投資標的。而且從分紅是否慷慨的角度來看,銀行股也是排在市場的首位。

所以堅持長期持有銀行股,跑贏通貨膨脹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碰上極端行情時,也會迎來股價翻倍的可能性。選擇上主要選擇每年都有高分紅的就可以。所以對於長期投資,銀行股是市場中少有的安全標的。

2、低風險的券商股

對於靠天吃飯的券商股來講,雖然其有著很強的週期性存在,但是踩雷及退市對其來說也是小概率事件。在其隨著市場下跌而下跌時,在底部橫盤區域都是介入的良好時機,當牛市來臨後,在自己的心理預期價位或者歷史高位附近都是不錯的出局選擇

3、被錯殺的績優股

很多消費類板塊中都存在著很多績優股,他們往往也會在熊市中隨著市場走勢而被錯殺,主要因為是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以及大的市場環境所影響。當期來到熊市的底部區域或者價值被嚴重低估時,投資者都可以選擇建倉並長期持有。

由於這類績優股擁有者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一旦市場走完熊市,在牛市來臨後肯定會有一個估值修復的過程,在這個修復過程中必然會給長期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

綜上,在考慮長期持股,標的公司不存在業績造假、暴雷退市的情況下,以上幾類在市場中還是比較不錯的投資標的。由於A股存在著週期性,在介入時也要考慮時間節點的問題,如果在相對的頂部介入,長期持股帶來的將是長期的煎熬。

簡單談談散戶長線選股的四個基本原則:

一、選擇“烏雞”,不選“鳳凰”

長線持股是為了讓“烏雞變鳳凰”,這樣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如果選擇“鳳凰”,它已經是“鳳凰”了,即使再怎麼變也不過是“鳳凰”而已!因此長線選股,不能選普通的藍籌股、績優股,因為這些股要麼價格高,要麼盤子大,難以暴漲,恰恰可以選擇績差股、即使是虧損股乃至ST股都無妨,業績多差都無所謂,但要有一種預期:即“烏雞”變“鳳凰”預期,有重整、重組、資產注入,借殼等預期。

二、選擇“小盤”,不選“大盤”

縱觀中國股市歷史,超級大牛股幾乎全部出生中小盤股,大象藍籌股多被基金重倉把守,是機構用來調整指數的,不論是大反彈,還是大牛市,至多是稍微跑贏大盤而已,難以出現“超級大黑馬”,因此中長線選股選擇“小盤”,而不選“大盤”,至多選擇中盤股。

三、選擇“低價”,不選“高價”

股市從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高價股從低價股漲上來,低價股從高價股跌下來,長線股一般是長線持有,不做或少做波段,因此選股應該選低價股,至多是中價股,堅決避開高價股。

四、選擇“成長”,不選“業績”

長線選股不是為了短期獲利,而是為了中長期獲利,因此沒必要在乎目前業績情況,而要注重公司發展前景,即成長性,因此選擇的長線股要麼有重整、重組、資產注入,借殼等預期,能夠“脫胎換骨”,要麼行業處於上升週期,發展前景遠大,未來公司業績能夠出現爆發性成長,目前業績情況可以“視而不見”,因此長線選股重未來成長,輕當前業績。


真正的價值投資,低估值下買入是萬王之王

(一)

低估值和高增長,前者往往具有確定性,而後者沒有確定性。

當低估值因為總體經濟不振,陷入低增長,是極好的買入時機。因為經濟的規律總是高低相間,週而復始。一旦經濟轉好,低估值回到合理估值,就會有極佳的回報。

當低估值遇到流動性的問題,比如利率提高股市缺乏吸引力,比如股市過度擴容,但基於流動性總是會回到合理的水平,因此,一旦恢復,估值就會得到修復。

當然,最佳的狀態是低估值加上高成長,那麼,當低估值回到合理區域,就會獲取公司快速增長帶來的利潤以及估值上升帶來的利潤。

簡而言之,因為非公司長期轉壞產生的低估值,就產生了很好的買點;同樣,當大盤總體處於低估值的狀態,因為經濟總是增長的,所以,未來的收益就具有了極高的確定性。

低估值買入是王道的原因,就在於一些暫時性的問題總是會過去的,在於人們情緒轉換後,價格又回到價值的身上。

(二)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低估值的時候喊危險;高估值的時候喊安全。

很多人成日關注自己沒有能力關注的宏觀經濟,憂心忡忡。(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分辨哪個是真的經濟學家,哪個是假的;他們也不知道經濟學家是有很多派別的,看多看空本來就有兩派,如果有第三派,那麼就是中立的。他們認同的經濟學家,往往是外行經濟學家,因為往往越外行的人,說出來的東西越淺白;也只有外行的假冒的經濟學家,敢說自己什麼都懂。)當然,還有一些人精力過剩,喜歡看世界經濟的,可惜的是他們談起歐美經濟貌似頭頭似道,實則狗屁不通。

如果他們現實點,回頭好好想想一個簡單的可以輕易論證的事實,那就是:即使是金融危機,也不比一個股票pe被腰斬更嚴重。美國次貸危機,美國的經濟損失了百分50嗎?歐債危機,歐洲的經濟損失百分50了嗎?我們看到的,最多也就是讓經濟增長停滯罷了。而股票的pe被腰斬,就可以讓一個股票從20元跌到10元。

因此,股民談經濟有問題,不如多關心他買的股票是否估值太高了。因為即便公司一兩年不盈利,也不過損失百分十幾二十的利潤罷了;而買太高估值的股票,一旦迴歸,就是玉石俱焚。

高估值是萬惡之源;低估值帶來未來的財富;故事週而復始。讓我們看看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

1988年,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時,可口可口市盈率近15倍。1988年到1998年十年間,可口可樂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14.7%(略低於15%),1998底年股價達到66元,市盈率46.47倍!淨利潤的增長加上估值的提升,讓巴菲特十年的投資淨值增長12.64倍,年投資回報率達28%,這是一個標準的戴維斯雙擊。1998年到2011年,可口可樂的淨利潤年複合增速仍然有10%,但十三年間股價沒有變化,只是市盈率從46.47倍下降至12.7倍,失落的十三年。

(三)

大多人對市場的預期,是中短期預期。不是長期的預期,就像一畝田,你可以預期它明年收成不好或者大好,但一畝田的產量其實是有個定數的。一畝田的長期平均產量是1000斤,當它有一年的產量是1300斤或者700斤的時候,這畝田的價值其實變化不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是根據這畝田長期穩定的產量進行定價的。但在股市中,因為市場先生的存在,因此當它是700斤的時候,就給500斤的價格;當它是1300斤的時候,就給1500斤的價格。

此外,大多好的公司長期的收益是相對確定的。拉長時間,這些優秀的公司收益率,除了極少數公司,大多相差不大。因此,如果兩個同樣的好公司,他們的估值相差巨大,正常情況下,就讓人擔心是否有透支的問題,或者,會欣喜的發現某些公司因為市場的亂流而產生嚴重低估。

投資是從大概率出發的,是從常識出發的。低估值,除了和自身對比之外,還和這個群體裡的其他公司對比。高估的必然回落,低估的必然前行。輝煌的(透支)將蒙上塵埃;而遺棄的最終會被發現。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這個本源,就是價值,就是不通過博弈的價格而純粹來源於公司的回報。而當我們假設其他變量相同,只從估值這個角度入手,低估值當然就是萬王之王。低估百分50,就可以輕取一個好公司5-7年的辛苦經營;高估百分百,則意味這個好公司5-7年的利潤事先被人領走了。

(四)

不要去考慮宏觀經濟永遠變壞的一天,因為宏觀經濟總是會從陰天,雨天走向春暖花開,買在寒風蕭瑟,賣在陽光雨露後。因為人們總是如此容易被外界影響,同時又不知道只是季節輪轉,只是晨昏交替,只是潮漲潮落。

范仲淹如此描述到: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暮冥冥,虎嘯猿啼;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而季節輪轉後: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低估值買入,是看清了輪轉、交替、漲落,知道太陽會升起,知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是通過歷史的經驗確定二十四節氣來推算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巴菲特理財攻略一: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在巴菲特的投資名言中,最著名的無疑是這一條:“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為了保證資金安全,巴菲特總是在市場最亢奮、投資人最貪婪的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而激流勇退。1968年5月,當美國股市一片狂熱的時候,巴菲特卻認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了,他由此賣出了幾乎所有的股票並解散了公司。結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

巴菲特的穩健投資,絕不幹“沒有把握的事情”的策略使巴菲特逃避過一次次股災,也使得機會來臨時資本迅速增值。但很多投資者卻在不清楚風險或自已沒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下貿然投資,又或者由於過於貪婪的緣故而失去了風險控制意識。麥塔軟件認為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我們都應把風險因素放在第一位,並考慮一旦出現風險時我們的承受能力有多強,如此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巴菲特理財攻略二:作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

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是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巴菲特從不追逐市場的短期利益,不因為一個企業的股票在短期內會大漲就去跟進,他會竭力避免被市場高估價值的企業。一旦決定投資,他基本上會長期持有。所以,即使他錯過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網絡熱潮,但他也避免了網絡泡沫破裂給無數投資者帶來的鉅額損失。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者必須在設想他一生中的決策卡片僅能打20個孔的前提下行動。每當他作出一個新的投資決策時,他一生中能做的決策就少了一個。”在一個相對短的時期內,巴菲特也許並不是最出色的,但沒有誰能像巴菲特一樣長期比市場平均表現好。在巴菲特的贏利記錄中可發現,他的資產總是呈現平穩增長而甚少出現暴漲的情況。1968年巴菲特創下了58.9%年收益聦嵞最高紀錄,也是在這一年,巴菲特感到極為不安而解散公司隱退了。

巴菲特理財攻略三: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地看好

究競應把雞蛋集中放在一個籃子內還是分散放在多個籃子內,這種爭論從來就沒停止過也不會停止。這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投資策略。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集中看管一個籃子總比看管多個籃子要容易,成本更低。但問題的關鍵是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個籃子。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是因為在作出投資決策前,他總是花上數個月、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去考慮投資的合理性,他會長時間地翻看和跟蹤投資對象的財務報表和有關資料。對於一些複雜的難以弄明白的公司他總是避而遠之。只有在透徹瞭解所有細節後巴菲特才作出投資決定。

麥塔認為:成功的因素關鍵在於在投資前必須有詳細周密的分析。對比之下,很多投資者喜歡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或只是憑感覺進行投資,完全沒有進行獨立的分析,沒有贏利的可靠依據,這樣投資難免不會招致失敗。


柏拉圖說:萬事慎始。就學習交易而言,“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學問。”只有知道真正有用的知識後,才會對無用知識的泛濫感到痛恨。

交易的哲學就是對市場本質的認識和方法論。

一、世界真正的運作方式

1、經濟的歷史是由一幕幕的插曲構成,它們都是奠基於謬誤與謊言,而不是真理。這代表賺大錢的途徑。我們僅需要辨識前提為錯誤的趨勢,順勢操作,並在它被拆穿以前及時脫身。

2、市場走勢是根本經濟力量運作的結果,後者受到政治體系當時狀況的主導,這又受到政客活動的影響。

3、多數市場參與者的心理狀態,將決定價格走勢的方向,以及發生變動的時間。

4、如果我們知道如何觀察,過去的事件可以反應未來的事件。身為一位交易者,你相信而準備藉以投機的所有看法與觀點,都必須有歷史事實的驗證。研究歷史的發展,檢視每一項看法,直至你相信自己已經掌握真理,並有客觀的事實資料佐證。

二、交易的基本原則

1、資本的保障:界定自己的能力範圍,制定參與交易的模型與標準,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交易;最關鍵的不是在於躲避風險,而是在註定要遇到風險的時候如何做到控制損失。

2、一致的獲利能力:根據客觀的市場波動,制定合理的盈利預期;在交易以前,風險應該是主要的考慮,只有風險與報酬分析合乎原則時才能進行交易;交易時,迅速認賠,讓獲利頭寸持續發展,不可讓獲利頭寸演變為虧損。

3、追求卓越的報酬:獲得相當程度的利潤以後,考慮以部分利潤增加頭寸的規模,如果能夠成功,可以大幅提升績效,萬一失敗,你的總績效仍然處於獲利狀態,並繼續追求一致的獲利能力,等待交易賬戶再度到達可以承擔高風險的水準。

三、獨立思考的基礎

1、根據重點思考: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就是矛盾,認清事物的關鍵在於如何去分析矛盾:事物發展的內因和外因;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由於信息具有不對稱與複雜性,只有有所忽略,事情才能變得簡潔。

2、從整體來思考:宏觀上的規律比較好把握,微觀上的規律難以發現,基於長線基礎上的中線比較好做,基於中線基礎上的短線比較好做;迅速止損,是以局部的損失換取全局的勝利。

3、趨勢的觀念:運動的存在形式表現為時間上的運動和空間上的運動,任何物質的運動都有其自身的規律,由量變到質變,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定義趨勢的關鍵標準是時間架構。

4、概率的觀念: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要注意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辯證關係。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做到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真理向前一步,往往就是謬誤。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要用運動、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我們從嬰兒開始學說的每一句話,都來自於對他人的模仿,沒有人生而知之,只有站到巨人肩上,才能看得更遠。俾斯麥說過:“每個笨蛋都會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聰明的人則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這就是先學習理論後實踐的目的所在。雖然熟悉理論的人不一定能實踐得好,但是懂得理論知識會增加投資成功的可能性,這比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所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

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不會看盤,把握不好大盤趨勢,想學習方法炒股的朋友,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茗股堂(zm666557),必定會讓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精準把握主力資金的動向 ,解決你的選股,提高買賣點的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