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必先自知,方能详验人情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必先自知,方能详验人情


1

鬼谷子曰:“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必先自知,方能详验人情


也就是说,要想知道对方实情,就要先了解自己,自知后才能知人。如此,则了解对方就如比目鱼一般,如影随形。分析对方的言辞,犹如磁石吸针万无一失,如同舌头吸取焦骨一样得心应手。而我方暴露给对方的却微乎其微,却能迅速无误地洞悉对方实情。

2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很多人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这是一种渴望被人了解,被人接受,被人赞许,被人响应的需求,乃人类普遍的情感。除了知己,人们对伯乐也同样渴求,几乎人人希望被伯乐赏识,从而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或达到自己的期望。

对人们来说,伯乐就是人生中一个不可错过,甚至是足以影响人生命运的机遇。我们都在期待这样的机遇,期望伯乐突然从天而降,带我们平步青云,达到理想的彼岸。可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没有伯乐的出现,就意志消沉,朝夕只叹命途多舛了吗?这样无法改变现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才是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周围令我们自感“糟糕”的生存环境,才能了解与我们接触、共事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了解并学会解决繁难问题的方法。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必先自知,方能详验人情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很多事情,其实不需要很好的机遇或者来自外界的帮助,完全靠自己就能够解决,但是大多数人却失败了,这主要就是因为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自我,不知道自我真正的长处和短处、有利条件和无利条件,以至于不能在应对事件时扬长避短,因时制宜。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运用“反应术”中,非常强调知人和自知的和谐,只为实现了解对方的目的,而无视我方的自身条件和特点,不仅很容易暴露我方的意图,令我方的计谋失败,在特殊时候,还会危及自我的生命安全。

知人之智,是一种非常高的智慧,尤其以识人于微最难,见微知著最难。而自知则相对容易一点儿,只要避免自我性格上过于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就好。自知是知人的基础。

如果我方要实现既定计谋,需要从对方那里获得情报,但是我们在套取情报的时候,却完全不清楚自身的优势和缺点,一旦对方以其所长与我方之短交锋,我方则必败无疑,如何能顺利套取情报?如果我方对自己有通彻了解,就会在与对方交锋中用我方优势攻击对方劣势,则套取情报易如反掌。

3

汉高祖论取天下之道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必先自知,方能详验人情


当年,汉高祖刘邦不过是个市井粗人,竟然数年之内打败无论在出身还是武功上都胜过自己的项羽,而最终霸有天下。就是因为他非常了解自己,所以才能做到知人善用。有事为证:天下平定后,有一次汉高祖与群臣宴饮,汉高祖对群臣说:“大家都不要隐瞒,说说我何以取得天下,项羽何以失去天下?”高起、王陵答道:“陛下派人攻城掠地,打下之后就封给得胜之将,与天下同享利益;项羽则不然,有功者就被他迫害,贤能者就被他疑忌,所以导致他最终走向败亡。”

汉高祖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人杰也,我是因为能任用他们才最终取得天下。”

— 课程推荐 —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必先自知,方能详验人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