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新翰林曾國藩如何幫宗親出頭

新翰林曾國藩如何幫宗親出頭

道光十九年(1839),翰林庶吉士曾國藩在老家湘鄉休假。其中四月至七月,八月至九月。兩番出門拜訪湘中、湘南一帶的曾氏宗親。其名義是修族譜——宗族出了個翰林公,以其聲望修譜能讓人信服。另一個目的則是眾籌去北京做官的路費。

看過《范進中舉》的人就知道,一個窮書生成了舉人,就有那麼多人巴結,何況曾國藩是中進士、點翰林。在清代,翰林最為清貴,是“儲相之地”,多數宗親願意盡力解囊,來買這個長線股。

前半年曾國藩造訪的是湘鄉(凡文中所言湘鄉縣,指當時的縣境,包括今天湘鄉市、雙峰縣、婁底市婁星區和漣源市部分)東南面衡州府和郴州諸縣的宗親,下半年造訪的是湘鄉縣西部及寶慶府州縣的宗親。每到一地,他先拜曾氏宗祠,大多住在祠堂裡,偶爾住富裕的宗親家中。

四月初六,曾國藩從族伯曾希六家出發,初八日到松陂曾祠,並順便掃墓三處。在此地曾老爺想不通味的宗親發了脾氣,其在四月初十的日記中寫道:

是日,松陂祠未具賀儀。又前年,父親至此祠送匾,伊言當送錢來家賀,後食言。今又言賀儀八月送。又前日要餘掃墓,情理不順,餘盛氣折之,祠內人愧畏。

這個祠堂管事的宗親大約有點雞賊。宗親之間,有喜事互相道賀、互壯聲勢是當時的常態。前年曾父到此地為松陂祠送匾,此番翰林老爺又為松陂祠曾家的祖上掃墓,而此地宗親竟然想誑曾國藩,接連食言,想把賀儀欠著。曾國藩發火了。當地宗親羞愧而害怕,果然於十二日送“押錢陸十四千”,並請人從中斡旋說情。畢竟,翰林老爺前程遠大,得罪不起。

曾國藩祖上是由衡陽遷湘鄉,其在衡州府宗親較多,且關係親密。此次衡州府拜宗親,他的足跡涉及衡陽縣、衡州府城、常寧縣、耒陽縣、永興縣。

此行曾希六陪伴了數日。希六是曾家的恩人,道光十七年曾國藩準備第三次進京參加會試,盤纏不夠,衡陽縣做煤炭生意的宗親曾希六慷慨解囊,幫曾國藩度過難關。

一路走宗親、拜宗祠、收賀儀,曾國藩還有義務為宗親排憂解難,主要是交涉官府。在耒陽石灣,曾氏宗親請曾國藩出面替曾氏的公寓上匾,原因是:

寓已賃與伍姓人開店。伍姓強悍,有霸佔之意。曾氏修屏門為懸匾地,伍人壞碎,又彼此毆打、告官。餘片書與宋公,宋亦未甚究。是夜,又做書讓宋公也。竹臺寺曾氏寓,邀下半天掛匾。

耒陽石灣曾氏宗親把宗族公產租給伍姓人開店,租客強悍,欺負房東,竟然想霸佔。兩姓人到了鬥毆、告官的地步。此番曾氏族人想請本族的翰林老爺出面,來威懾伍姓。曾國藩出面掛匾,伍姓人再強悍,斷不敢造次。曾為此寫信給耒陽縣令宋鳳翔,宋後來回信,對曾國藩的說法不以為然。大約對其插手自己轄區內的糾紛,頗為不悅。

宋鳳翔,字於庭,蘇州人,雖然只是舉人出身,但學問很好。他和著名的學者劉逢祿是姨表兄弟,兩人的舅父為著名的經學家莊述祖。

在耒陽,曾國藩拜謁了杜甫的墓及祠堂。史載晚年杜甫飄零到耒陽,當時江水暴漲,杜甫斷炊多日聶氏縣令乘船出迎,並贈牛肉和白酒給杜甫。杜甫喝酒吃肉太多,不久後就死在船上。當地的杜甫墓應該是衣冠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