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神話中的起源神是誰?你怎麼看待中國神話?

超級奶爸1234567890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山海經》與妖魔鬼怪偶爾搬磚的四川姑娘。

關於這個問題,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了這個疑問。

屈原在他的《天問》裡面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他在天問裡面說,關於遠古的開始究竟是誰傳授的呢?那時候天地也沒有分開,我們到底根據什麼來考究他們的存在?如果那時候是混沌一片,那後面的事情又是誰所認知的?

從無底的黑暗中找尋光明,為何會有這樣的故事產生?陰陽二氣參合而生,它們又從何處而來?蒼穹冬天蓋共有九層,那又是誰在經營,這樣一個偉大的工程,到底是誰建立了最初的秩序?

起源神混沌之死

其實關於中國起源神的神話,莊子在他的預言故事裡面就有講述,故事說在南海北海兩個地方住著兩名叫倏忽天帝,他們還有一個非常要好的中央天帝,名為混沌。

倏忽常常去混沌那裡玩耍,混沌非常誠懇而殷切的接待他們,可倏忽二位天神,可能是酒足飯飽,找不著事兒幹,發現混沌與他們不同,於是就商量著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等七竅,為什麼餛飩沒有呢?

為了為了報答混沌的恩德,他們就商量著為要為混沌開出七竅,有一天他們又往上往常一樣去混沌那裡混吃混喝的時候,就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斧頭鑿子之類的工具,打算給混沌開七竅,就這樣一天找了一竅,七天之後,混沌鑿開了七竅。

可是,混沌,也因此因為他們的熱心而嗚呼哀哉,壽終正寢了。混沌因此死亡,可天地也由此而誕生。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起源神話了,可是我國的起源神話也非常多。

起源神陰陽二神

比如東漢時期的《淮南子》裡面就有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說是在混沌之中誕生了兩位大神,一位陰神陰為陽神,他們在那裡苦心經營的天地,後來天地分離,八方的位置也定了,揚塵管天陰神掌第,這樣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知的,天地方圓的世界。

這個充滿哲理意味的起源故事,非常符合道家的調性。

起源神盤古開天

那還有我們所熟知的盤古開天的一個神話,這也是大家所知道最多的一個創世神,但其實他是三國時期才被創造出來的,所以說一直在討論中國神話的時候,我其實是並沒有把它當做創始神來看的。

但是大多數人其實是認為這是我國當之無愧的起源神的,我們也列一列,具體故事就不多做敘述裡。

創世神鬼母

《述異記》裡面記載了一個鬼母的形象,她的印象其實也蠻貼近創始神的,只不過這個鬼母品性實在是太差了,據說她住在南海的小虞山,名字叫做鬼穀神,是一個虎頭龍足,長得形狀奇形怪狀的女神,她能夠產生天地間所有的鬼怪,而且生產能力特別旺盛,一次就能生十個鬼,但是讓人們對她厭惡的是她早晨把她的鬼兒子們生出來,到晚上的時候就把她的兒子們當做點心吃下去了。

可能這些行為太實在,太過於惡劣,所以在選擇創世神的時候,人們都根本就沒有考慮她,最終只是以鬼母的形象存在。

創世神燭龍

在《山海經》的記載裡,有一個跟盤古擁有的能力比較相像的一個人臉蛇身的一個大神,它叫做燭龍,根據《山海經》記載他長著人的臉,蛇的身子,渾身皮膚緋紅,身長一千多里。他擁有著無比強大的神力,掌握著四時皆令,他吹氣的時候,人間就是冬天,大雪紛飛,而他呼氣的時候,人間就變成了炎炎夏日,他蜷伏在鐘山,可以不吃不喝,等到他一呼吸,那就是千里的狂風,他的左右兩隻眼睛又和日月非常相似,照亮和滋養了人間萬物。

在傳說裡他的嘴含著一隻明亮的蠟燭,靜靜地守衛著北方幽暗的天門,所以又被人們稱之為燭陰。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有不同意見也歡迎指正。


山海經解密小七


他嘴裡呼出的氣變作風和雲,他的聲音變作轟隆的雷霆,其左眼變作太陽,右眼變作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軀變作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你江河,筋脈變作道路,肌肉變作田地。他的頭髮和鬍鬚變成了天上的星辰。他的皮膚和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牙齒,骨頭,骨髓等,也均變作閃光的金屬,堅硬的石頭,珍珠和溫潤的玉石。就是最無用的汗水也變成了雨露和甘霖。

總之,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是盤古整個身體的集成體!

沒有盤古集成的這個世界就沒有後來女媧造人等一切衍生出來的神話!

神話總歸是神話,沒有科學道理,也不可信,它是人類處於愚昧時代的產物,他是勞動人民想象推測,編造出來的故事!



聞聲36


中國神話的起源神是誰,說的是神話,當然沒有確定時間記載。

但以《山海經校注》的說法,盤古開天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女媧補天。這都遠古時代的事情。

可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女媧補天則是上古時期的故事。

我個人認為,無論遠古或上古都無確切時間記載,還是以大多數所認可的吧!

女媧是多數人認知的起源神之一,是人類之母。女媧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女媧以黃泥仿效自己攥土造人。後來宇宙發生災難,天塌地陷。女媧煉五彩石補天,而後與先聖伏羲結婚,繁衍人類。

在馬王錐出土文物中有伏羲女媧土,可見至少漢唐時期就有對他們的神聖崇拜。

在我國的起源神的觀點還有不同的說法,就是說在宇宙混沌未開之時,創始之靈漸具神智,是得到造化的唯一”清醒者”。因為功德圓滿,道法德成,稱之為元始天尊。為最早的起源神。見於《歷代神仙通鑑》。

看來起源神創始至尊和女媧最具說服力了。

這些神話故事都是古人對上天信仰和崇拜,由於多種多樣吉凶禍福的自然現象,人們產生了嚮往的幻想,凝聚了智慧的結晶。神話故事對研究歷史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意義。


愚叟抱甕


中國神話起源流傳最廣的應該算是:盤古開天闢地。

天地未開時,時間一片混沌,盤古看到到處昏濛濛一片,隨即拿出斧頭把混沌劈開,清氣上升變為天,濁氣下降變為地,但天地初開,並不穩定,天地又要重新化為混沌,於是盤古就以身體當做支撐,手撐天,腳踩地,最終天地終成,而盤古也因此力竭而亡,身化萬物。

另外一個起源就是:女媧造人。

天地已開之後億萬年,誕生了天地之間第一個生靈,即女媧,之後她走遍大地,除他之外,再無其他活物,她就感到孤單,於是走到黃河邊以自己為參照創造了世間另外一種生物:人

我想這是最普遍被人所接受的兩個中國起源的故事了。

從中國神話裡我們可以看出我們中國人民具有創造力、堅韌不拔、不懼強權等一系列優秀品格。

同樣是大水,我們中國的舉措是治水,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至今傳唱,再看國外,造船避世。一個是積極主動,一個是消極逃避;

同樣是火,我們是自己創造火,自給自足,“燧人氏鑽木取火”一直廣為流傳,再看國外,是普羅米修斯偷火。一個是發明創造,一個是偷竊;

同樣是太陽,我們中國是尊敬,但不放縱,十日橫空時連滅九日,“後裔射日”家喻戶曉,再看國外,太陽神是主宰它們生命的,不敢有一絲不敬。一個是敢於挑戰,一個是畏懼權威。

一目瞭然,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為咱中國祖先而自豪。


小杰瞎扯淡


中國的神話起源於上古時期,是來源於對超自然的力量的幻想和崇拜。我們從小就聽到的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造人,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等。但是相對於希臘神話,印度神話等等,中國的神話相對來說有點凌亂,很多傳說是衝突的,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是因為什麼不好說,總體上應該是源於儒家敬鬼神而遠之的理論,還有對神話歷史化的改造。中國神話中的起源神是哪位呢?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起源神,我們今天就說說漢族中的起源神是哪位吧。

女媧創世

首先的話,不是盤古,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大致是起源於漢代,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三五曆紀》,而在那之前,並沒有盤古開天的神話傳說,而是女媧創世的傳說,在上古神話當中,女媧化萬物,每天造出七十樣東西,是創世神和始母神,是中國歷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創世神。但是後來社會逐漸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過渡,女媧的地位慢慢的下降,創世之功才轉移到了代表父系的盤古身上,只留有補天和造人的功德。

伏羲創世

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是中國歷史中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記錄於楚帛書中。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有古籍記載,伏羲擬一太極開天,然後一畫造世間萬物。也有記載在混沌時期,是伏羲與女媧結為夫婦,然後生育出人族的。

此外的話,創世神還有昊天上帝,盤古,三清,玉皇大帝等等說法,但是都誕生於女媧和伏羲之後了。


悠然布衣


所有的神話的起源都是創世,中國神話中的創始者是盤古。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就像一顆雞蛋。那時候的天和地還沒有分開,有個叫盤古的人在雞蛋裡面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後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盤古醒來雙腳蹬地,雙手撐天,通過日長一丈,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硬生生把這個大雞蛋給撐開了。又經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和地越來越遠,徹底分開了。

後來盤古死後雙眼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髮肌膚都變成了花草,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他的頭化作了東嶽泰山,他的腳化作了西嶽華山,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嶽衡山,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嶽恆山,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嶽嵩山。

歡迎發表評論。

歡迎閱讀我的頭條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70229411422667276/


夕榮Siron


中國歷史很長,很悠久,所以在不同的時期就有不同的信仰。而對最古老神明的傳說也因為時代不同地區不同,而產生各種變化。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可以說是所有類似“神譜”的集大成者。

比如,商朝的至高神,也是起源神,就是“夒”,也被稱為帝嚳,在後世的《山海經》中被寫為帝俊。他即是商王族的始祖,也是在至高無上的天帝。在《山海經》裡面,帝俊的可以說是第一烜赫的神明瞭。書中有十九處關於帝俊的傳說。在《山海經》中還記載了其他的神明,其中帝顓頊十五處、黃帝十處,帝舜八處、炎帝四處、帝堯兩處、帝丹朱兩處、帝江各帝鴻一處。通過這十九處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帝俊首先是天上天下、東西南北,無所不至;其次,太古時代的豐功偉業、重要的大發明,差不多全出於帝俊的子孫;最重要的就是,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內許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陽是他的兒子,月亮是他的女兒,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屍”的神人和“五采之鳥”——鳳凰的“下友”。

到了周朝,最高的神明就是“天”,而“夒”,也就是帝俊或帝嚳成為了周人和商人的始祖,也就是說被認為是人間的一代人王帝主。由於周人似乎認為時空是循環於過去未來以及彼此之間的,所以也就沒有起源神的概念。而經過王子朝之亂,周人的典籍流落於各諸侯國之間,所以大家就以這些典籍為依據,紛紛以自己的視角去重述過去的神話和歷史,比如姬姓諸侯就將自己的始祖尊為黃帝;姜姓為炎帝。而一些之前不同的姓也都通過梳理神話和歷史彼此之間攀上了親緣關係。像姬姓、子姓、嬴姓、熊姓就都承認黃帝為始祖。而起源神則各地有各地的特點,比如齊人崇拜八神——天、地、人、陰、陽、日、月、四時之主,以天主為最高神明;而楚人以東皇太一(天乙、太乙、天一)為至高神。

到了漢代,因為統治階層大多都是楚人,所以楚地的信仰,尤其是太一的信仰就成為了皇室貴族的宗教,並且成為了普遍被社會接受的信仰。

至於所謂中原地區的盤古信仰自東周開始,則是一個誤會。這種說法的根據是《六韜·大明》中有這樣的記載,“召公對文王曰:‘天道淨清,地德生成,人事安寧。戒之勿忘,忘者不祥。盤古之宗不可動也,動者必兇。’ ”

但是,需要解釋的是,此處“盤古”並不是指某位神明,而是個動詞,也就是承接、繼承傳統之意。早期的盤古應為百越,尤其是山越民族的信仰,至東吳割據江東時開始為漢人接受,後來永嘉之亂,正統南渡。於是盤古信仰就成為了南朝文化的一部分,並逆襲為主流。





山東沂南北寨漢墓畫像石,持規矩的男女神明為伏羲女媧無疑,但是有一個神秘的巨神抱著伏羲和女媧。這種造像在漢代很多,有學者認為這位巨神就是太一,也有人認為是盤古。

馬王堆,《太一出行圖》。


陳大舍


中國神話傳說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版本,差不多是散見於各類典籍之中。整理後發現均是遠古史前初民的想象和幻想。他們對自然現象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反應了他們希望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中國神話傳說非常地多。它涉及到很多方面。這裡例幾個神話故事簡單地看看。

大家知道,神話中的"人"是怎麼來的?傳說是女媧娘娘用泥巴搓團而捏成了人和萬物。而女媧又是誰造的呢?不僅我們要問,早在二千多年前屈原先生仰望蒼穹也感嘆過"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就是女媧造了我們,那她又是誰造的?——反正是女媧造了人類,而她是由神造的。這一古老的神話,就活著流傳下來,後世恭敬不己。她還有一個功績,就是補天。唐人有"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這牽出盜仙藥的姮娥)。天咋會破?是共工氏與顓頊爭帝位。爭鬥時,共工氏大怒,一頭撞塌了不周山,不周山是天柱基礎,天柱就斷了。地上就沒支撐了,天空就傾向西北,日月星辰就滾了過去。以故西北的天空明亮而高遠。地塌之後,沒填補的材料,海水就灌了過來,所以,神州東南,東方為大海環繞。這簡直就是神話與現實聯姻了。還有就是后羿射日了。天上十個太陽,沒日沒夜地曬。初民沒法生存,天可憐見的。天帝就給了后羿最好的弓弦箭。后羿神力暴發,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留一個就是大夥兒看見的,幸好留了一個……然後就是治洪水的鯀和禹兩爺子了……這之後就是中國人共同的祖先黃帝老祖宗了。此外尚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這些神活英雄人物。

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成為後世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題材源泉。因為《山海經》而後的《詩經》,屈原賦,《穆天子傳》,《柳毅》,《西遊記》,《封神演義》……甚至當下的許多影視再創作,都有神話的影子!實在是當之不愧的神話,而成龍的《神話》,只是其滄海一粟的作品。





劉一千五


感謝悟空小秘關照的約題。

古籍敘是“無”.“玄”.“盤古”.“女媧”的形成神及人的順序。

神話是以“元始”天尊的出現成為笫一神的。

山東嶗山是有以供“天地”為笫一神的。

而西王母.黃帝.共工.伏羲等又各是一支系。且不算佛體系及再來的各外國神教宗教系統在內。

由此可見漢族地區的各種神起源多種多樣,而各少數民族也各有個的第一神。

這是各氏族又各自造神的體現。

混同各民族各種族各有各的第一神,當同各氏族神混合後就分不清楚了。

而現在漢族流行的神,都是宋元明民間話本里再編神,但最終分兩支,一支是封神演義的體系,一是唐朝模式的西遊記體系,官方的道教也有自體系,且有道藏經記錄的有各路神的系統。

這如漢族史一樣,有司馬遷記寫的史記,且被文人認定為正史本,還有民傳史記,這是被文人稱野史的史記,還有民記歷史的口頭傳延的歷史,還有半民半官的外史。

因此包括王歷史民間各地區,因王曾經過或暫居過而各有不同口傳歷史形式存在,而戰場處的歷史是民傳王史的主要內容。

由是,不涉各少數民族,僅漢族的複雜性就不能真的整理清楚。


味哎兒


中國的神話故事,最早的像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后羿射日。以前年齡小,不懂什麼。現在想起來,不自覺的,會對生命與大自然,產生起敬畏之心。對我們的祖先,也會升起一股崇敬之意。不去考究,這些故事的真實性。但他那種無畏的精神,就足以激勵一代代的中華兒女,不畏艱險,自強不息。幾千年來,凝聚了,華夏民族的力量。和中華兒女的靈魂。他讓我們的精神有了歸屬。讓我們知道了,自己的來處和歸路。從此,我們便有了根,有了可依附的精神寄託。在茫茫的大自然中,我們才不至於覺得,太過迷茫孤獨。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從哪裡來,我們像一顆無根的漂萍,永遠找不到自己的歸途。也不會有所謂的民族意識。那將是多麼悲哀的事情。所以,我對中國的神話故事,都是已十分崇敬的心態,去看待的,他不單單是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更是一個民族,精神凝聚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