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賴布衣傳奇(6)——酒香也怕風水衰,改換門庭天下聞

賴布衣傳奇(6)——酒香也怕風水衰,改換門庭天下聞

第二天,賴布衣獨自一人,離開周家,沿鎮信步走著,忽然酒履大發,加上玉葫蘆內的酒早就空空如也,便走到那間二麴酒莊。這時賴布衣的活神仙大名已傳遍南雄,雖然不知他的底蘊,但提起“賴先生”三字卻是人人尊敬。

二麴酒莊的老闆李二曲見賴布衣進店,歡喜得迎財神似的侍奉。賴布衣喝了二

碗酒,又打滿了玉葫蘆,便道:“李掌櫃結帳了."

李二曲忙笑道:“君子不記小人過,你老人家肯光臨,就是小店的榮寵,還敢收帳麼?”

賴布衣一笑,也不再勉強,免得令李二曲難以下臺。但他生性不肯欠人情,便沉吟著欲有所報。他揹著手,繞店走了幾道,又沉吟了一會,問李二曲說:“請教李掌櫃,貴店何時開張?”

李二曲一聽,知有好處,那敢怠慢,連忙回道:“敝店開張乃辛酉年六月,距今已有十年光景

賴布衣道:“生意可好?”

李二曲道:“賣了十年酒,還是十年前價,稍貴便少人光顧。唉!先生說好不好?總之是餓不死,也飽不了就是啦!”

賴布衣道:“開業之前,可有請人相宅定位?”

賴布衣傳奇(6)——酒香也怕風水衰,改換門庭天下聞

李二曲道:“有!請了相士,勘察一番,說是南為水,水為財,朝南必定財旺,故鄙店也就向南,但生意總是平平,有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想來是在下氣運不佳吧!?”

望著李二曲滿臉無奈的臉孔,賴布衣低頭默想,突然一拍大腿,道:“相士之言差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委實害人不淺!”

李二曲嚇了一跳,連忙拉著布衣的衣袖,滿面希翼的求道:“先生相術出神人入化,既如此說想必有教於我了!請說!請說!但得先生指點一二,在下感恩不盡!”

布衣見李二曲意態誠懇,也不忍過分推卻,便拉著他,繞室走了一圈,指點著說出一番話來。真的是一杯水酒,換得金石良言,頓使“二麴酒莊”天下馳名!

當下只聽賴布衣正容說道:“貴店開張之日,乃辛西年六月、了口應向西南,因六心月為坤,坤即西南也;坤者,亦地也,萬物皆所養也。現貴店門口朝南,南者,離位也離者,萬物皆走,焉能聚財聚氣?財氣難聚,生意必定零落。昔日該相士稱南為水,此西指山勢而言,用之於店宅,則大謬矣,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此實乃堪輿輩中之大忌也。”

賴布衣一席話,真如醒酬灌頂,直把李二曲講得心花怒放,欣喜之餘,竟倒了一大碗酒雙手遞給賴布衣,高興得連聲道:“多謝先生!多謝先生!先生便再多幹幾杯吧!”

賴布衣笑道:“再飲,在下要醉了!”說罷,揮手告別,向鎮西南而去。

李二曲得賴布衣一番指點,第二天一早,便掛出一個招牌,說是“本店內修繕,暫歇業半月”。一時間,鎮內紛紛傳言,說:“李二曲歇業修綿,也不知弄啥玄虛?有人問李二曲,他也不說,只是一個勁的笑,大概是樂極之故,別人突然見他變成個笑彌陀模樣,都以為李二曲不是撞邪就是瘋了。

一個月後“二麴酒莊”周圍遮住修繕的木竹欄拆去,整個酒煥然一新,細看之下,店門已改了向,改成向西南,店門左右掛了一副對聯,左寫:“坤即西南,萬物皆致養”,右寫“改離為坤,二曲天下聞”

賴布衣傳奇(6)——酒香也怕風水衰,改換門庭天下聞

酒客看得呆了。也不知說的是什麼名堂,間李二曲,他也不說明,只一個勁的眨著眼道:“不可說!不可說!天機不可洩漏,休怪!休怪!”酒客都以為李二曲必是瘋了,也奇怪,自此之後,“二麴酒莊”的客人卻越來越多。先是南雄鎮人聽說李二曲突然改了門面,不知弄啥玄虛,均跑來瞧個究竟;四鄉之人,風聞“二麴酒莊”近日人潮洶湧,亦趕來湊熱鬧。一看之下,人人均覺這門口改朝西南,果然令人瞧著順當舒服。來的人多了,有好奇的,自然就走進去品嚐一下“二曲白乾”,一嘗之下,味道果然香酵。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瞧熱鬧的、光顧的客人越來越多,生意日益興隆,有時到了收鋪時分,還是座無虛席,欲罷不能。李二曲無辦法應付,便乾脆多請了三名夥計,通宵營業。“二曲白乾”也聲名日隆,幾年後,竟成了皇帝的御前飲品,另外起了個名稱叫“蓮花白”,“二麴酒”因此天下馳名。

賴布衣指點李二曲之事,更是廣為傳頌。據說,南雄鎮的店鋪,以後大多選在六月開張,且門口都一律朝向西南,尋龍大俠賴布衣在粵川一帶的名聲,由此可見一斑。

賴布衣別過李二曲,向南雄鎮北門而去。出了鎮北門,不遠之處便是鳳凰橋。這是賴布衣三臨鳳凰橋,但見河水北來,穿橋向甫而去,所經之處,遍及南雄。此次重臨鳳凰橋,賴布衣已斷定此橋敗壞鎮中風水,在內心連嘆可惜。忽然心動,暗道:“既來此地,也是與南雄有緣,何不趁此機會,替南雄重布格局?一來造福南雄百姓萬民,二來也可完成助週中海旺丁運、張興重建祖宅之心願,豈非一舉三得?是極,是極,正是這主意!”

賴布衣心下打走主意,他站在橋上,凝望著橋下旋轉翻騰的惡浪默默出神,如何重新佈局,卻又極感為難。賴布衣心道:“南雄之氣勢乃屬處地所然,南北而向,河水中穿,兩岸店鋪人家,皆成行成列,要擴充石橋,勢必遷移兩岸人家,花資必巨;況河道改寬,石橋拓寬,兩岸又成水淹之勢,則其氣勢必去其半。凡立鎮奠基者,首重氣局,有氣有局,方為上乘;有氣無局,或有局無氣,均非福祿承存之地。要加寬橋拱,擴寬河流,必壞原來之氣,但不加寬,卻是有氣無局!”這可使賴布衣為難了。他悶悶不樂,走下橋來,返回週中海家中,也是不言不笑,默默沉思,為風凰橋之事犯愁。

此時張興父子依然在週中海家中出入。張興之子張珠兒年紀雖小,但人小鬼大,心眼兒靈,見賴怕怕悶悶不樂,便想辦法逗他開心。

一日,賴布衣正靠在客廳一張桓木椅上沉恩,張珠兒忽捧了一盒用紅紙蓋住的東西,悄悄走到賴布衣身邊,挺正經地問道:“賴伯伯,你什麼時候生日?”

賴布衣一怔,這小鬼頭問這幹嗎?便道:“珠兒,伯伯什麼時候生日,你問這幹什麼?”

張珠兒笑道:“珠兒知道生日是大事,我就送這個給你,好麼?”說著,一本正經地把紅盒子捧給賴布衣。

賴布衣接過打開一看,原來竟是一幅用絲綢釘上金字的賀聯,寫著:“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字跡雖顯稚嫩,但甚有氣勢。賴布衣一笑,心下又一動,定睛一看這小傢伙,只見他印堂之中,隱隱已有紅氣綻出,不禁驚喜暗道:“此是大富大貴之兆!其祖!下葬龍母廟側,此子面上便有此兆,龍穴之力,當真非同小可!看此子日後必有一番不凡事業”想到此,愁悶稍舒,心裡嗜暗替張興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