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年夜飯多了扶貧味 消費扶貧建起“連心橋”——珠海市委組織部在對口幫扶村開展“扶貧連心”活動

1月28日至30日,珠海市委組織部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在對口幫扶的陽江市陽東區大溝鎮廬山村開展“扶貧連心”消費扶貧活動。活動共採購走地雞80餘隻,牛肉一百餘斤,紅薯50餘箱,幫助貧困戶增收近17000元。

活動旨在通過倡導動員,進一步增進機關幹部對扶貧工作的瞭解,密切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幹群聯繫;通過精準消費,直接購買貧困人口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促進對口幫扶村貧困戶增收脫貧;通過拓展銷售渠道,培養貧困戶組織化經營能力,提升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實現自主發展、長效扶貧目標。

年夜飯多了扶貧味 消費扶貧建起“連心橋”——珠海市委組織部在對口幫扶村開展“扶貧連心”活動

採購的牛肉、走地雞

年夜飯多了扶貧味 消費扶貧建起“連心橋”——珠海市委組織部在對口幫扶村開展“扶貧連心”活動

採購的紅薯

為確保貧困戶直接受益,本次採購的產品100%為貧困戶自種自養。走地雞由貧困戶馮秋丹等提供,黃牛肉由貧困戶馮劉允等提供,錦慄薯由貧困戶馮添等提供。這些產品也是珠海市委組織部貫徹“一戶一策、一戶一法”的產業扶貧成果。為培養貧困戶組織化生產能力,貨源的組織、加工、包裝、運輸也全部由貧困戶合作社進行。

網上訂購,冰鮮運輸,微信收款,貧困戶在迅速銷售產品的同時也體驗了一把“新鮮事”。 幫扶幹部年夜飯的餐桌上多了“扶貧味”,更加切身地體會了產業幫扶的成果,也體驗了貧困戶們的真情回饋。消費扶貧活動在幹群之間架起了“連心橋”。

年夜飯多了扶貧味 消費扶貧建起“連心橋”——珠海市委組織部在對口幫扶村開展“扶貧連心”活動

2016年4月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珠海市委組織部圍繞激發內生動力,實現“造血式”扶貧的目標,針對貧困戶訴求、資源各不相同的情況,自籌資金20萬元設立小微項目幫扶基金,做到“你有所需,我有所助”,累計幫扶項目17類59個,幫助32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根據自身實際發展產業。駐村幹部積極組織發放小額扶貧貸款、開展種養殖技術培訓、組建合作社實行“抱團發展”,引入龍頭公司幫助市場對接,實現“戶戶有項目”。針對貧困戶嚴重缺乏勞動力,缺乏穩定收入的情況,引入光伏產業,在不佔用貧困戶勞動力的情況下,確保村集體和貧困戶享有穩定收益。結合當地的種植傳統和土質特點,參與漠陽花糧油產品加工種植項目,實現現代農業與小農戶的有效銜接。“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群眾有輻射帶動”的產業扶貧格局逐步成型。2018年,廬山村有勞動力預脫貧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0元,比2015年(3750元)增長4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