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探尋雁蕩十八洞

​作者 蔣長華

探尋雁蕩十八洞


“堅冰深處春水生,又是一年輪迴時”。2019年元月2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大寒”。友好戶外的十五名兄弟與樂清潘兄弟相約東加岙,開始探尋“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樂清市龍西鄉東加岙,坐擁雁蕩最高峰百崗尖,北臨天下第一門顯勝門,東望龍鱗谷踏屏峰,南接南閣牌坊群。三面環山成峽谷,一泓清泉從百崗尖傾瀉而下,穿村而過。靈山聖水顯示著這是一個天地合一、陰陽平衡的風水寶地。

探尋雁蕩十八洞


水至清,則無色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谷內,陽剛之氣充盈,一顆毛茸茸的石峰直指蒼穹;南山山脊,大小老鷹別頭瞭望青石龍;神草石斛,漫山遍野……。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迷於景色,羅山好漢翻出無人機航拍,可惜山岙“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排列無序,高科技產品不聽使喚,墜落山間。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石斛谷右側有一條陡峭的羊腸小道直逼著名的百崗尖。山腳底下,谷主用黑漆漆的枕木鋪路一公里許。繼之就是不規則的山石道,山路幾乎垂直上升,不曾停息,約四十分鐘,於半山腰鍾繞進一條峽谷。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坐在溪邊,短暫休整,潘嚮導引領我們向右側峽谷行進。峽谷入口,一顆灌木上懸掛著一塊木板,上書“青石龍”,這是一條極不顯眼的所在,似有封道之嫌,極易迷惑陌生者,同時也是隱隱在告誡經驗不足者慎入。

探尋雁蕩十八洞


從溼滑的溪流鵝卵石上小心摸索前行,只見兩岸高山聳立,灌木蔥蘢,深深的幽谷之中,黝黑的青石溪床,真的猶如一條青龍靜臥峽谷……。

探尋雁蕩十八洞


不久,溪流、山坡間斷斷續續出現古道痕跡,說是古道,猜測應該是早年村民上山砍柴踩出的挑擔山路,但因年久失修,且又人跡罕至,加上腐葉厚積,行走及其艱難。

探尋雁蕩十八洞


奇異的是,雖兩側危巖重重,但峽谷之內卻鮮有滾石,唯有一橫臥的條石極似“棺材”,旁邊還有掀落的棺木蓋子。棺材雖為汙穢之物,但人們還是將其與“官、財”聯繫在一起,取其諧音,以示吉祥。

探尋雁蕩十八洞


試想,這條規則的石柱肯定是周邊山脊上風化斷裂墜落,如果將其拼接,那將是一株巍峨的石筍,雄立於山谷曠野之間,令人震撼嚮往。喟嘆: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上天恩賜的自然景觀,也會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離去!故而我們一定要善待大自然,不然那撩人的奇異景觀將會無聲無息中騰空而飛,不再示人!

探尋雁蕩十八洞


從“棺木”石處,即開始攀爬陡坡,約半個小時,登上“U”字型山凹,向左可登百崗尖;右側透過密密麻麻的落葉灌木,可見是一片白森森的突兀巖嶂。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絕對的獵戶

探尋雁蕩十八洞


立足山凹,遠眺山崗,猶如神仙仰臥,呼嚕震天;左側絕壁,梭型石柱如同雨後春筍,節節攀高;俯視底下深谷,幽暗不明,飛鳥顫慄;右側懸崖,如利劍出鞘,孤傲冷豔,風捲殘雲於千里之外。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時臨中午,我們在山凹埋鍋造飯,吃了一頓勝似五星級酒店所作的美味佳餚:年糕、方便麵。然後沿著右側巖嶂底部繞至後山,艱難地在灌木叢中穿行,來來回回折騰一個多小時後,卻走到了懸崖絕壁,於是又回到了山凹。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這就是我們的老大,永遠衝鋒在前!

探尋雁蕩十八洞


嚮導是一位資深的驢友,有著常人難以具備的野外探究素養。正當我們氣餒,準備原路返回時,他卻扒開層層朽木,終於尋得穿越路徑。原來,林業部門在山脊開闢防火帶時,砍伐的灌木凌亂地扔在山間,遮擋了山凹背側的入口,所以使得我們走了冤枉路。

探尋雁蕩十八洞


撥開灌木叢林,沿著崖壁攀爬而下五六十米左右,底下狀況著實讓人擔心:山洪沖刷而成的流石谷,寬約一米,七八十坡度,有的甚至垂直,不知延伸何處?兩邊均是黑乎乎的絕壁,似是神仙的金剛杵一溜劃過,整齊中顯得神秘;崖壁上藤蔓纏繞,顯示著流石谷環境的原始。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十四名友好戶外的兄弟依靠超眾的戶外技能,本著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緊緊抓住藤蔓、灌木、流石、巖縫慢慢下行,一個小時左右,終於發現一平坦開闊的空間。立足仰望,在這如此逼仄的山谷之中,懷疑我們身處天井,而僅有的天窗是否被四周崛起的石筍所衝破……。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左側有一條古道,據嚮導介紹,可以繞開十八洞到達顯勝門。而我們則是向右走山道,準備穿過傳說中的十八洞到達顯勝門。

探尋雁蕩十八洞


十八洞的起點是一個陰森詭異的洞穴,傾瀉而下的溪水發出沉悶的迴音,據嚮導介紹,迄今為止,沒人知道這個洞穴的廬山真面目。

探尋雁蕩十八洞


十八洞峽谷的落差較大,瀑布景觀也甚是醉美

探尋雁蕩十八洞


故而我們從右側山道開始下山。斷斷續續的山道間、絕壁處,時有鉚釘或鐵索鑲嵌在花崗岩石縫,做為踩腳點或是驢友索降的備用工具。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顯勝門上方的峽谷與青石龍峽谷迥然不同,滾石填滿峽谷,從而形成了環環相扣的石縫洞穴。怪不得傳言稱“雁蕩十八洞抵不上陶公一個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而對於驢友們來說,穿越雁蕩十八洞,那比到永嘉大若巖的陶公洞遊玩要刺激的多。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穿過十八洞,除了憑藉鐵(繩)索外,靠的是臂力、耐力、靈巧度……。特別是幾處,還必須使出縮頭功、瘦身法、拔節法等等,否則很難穿越成功。故而曾經的開發者放棄了建設項目。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瘦身索降最後一個十餘米高的高難度洞穴後,匍匐著進入顯勝門景區。那是《神鵰俠侶》的斷腸崖、《琅琊榜》的琅琊閣等電視劇的拍攝基地。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故地重遊顯勝門,含羞瀑還是那麼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朝著顯勝門山腰石佛洞的三尊石菩薩遙拜,走出“天下第一門”……。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煞費苦心,堅韌不拔,時來運轉,歷時六個多小時穿越雁蕩十八洞,大家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鏈接:在雁蕩山還有一個傳說:在很早以前,有十七個秀才到雁蕩山讀書,他們共同僱傭一個年輕後生,讓他為他們煮飯,洗衣,打掃,這個年輕後生手腳勤快,做完本分的事,就趁空閒時跟秀才一起讀書,古話講:棋杆下沒有白身人,年輕後生雖說是個幹粗活的人,不過頭腦一點也勿笨,秀才們讀多少書,他也讀多少書,秀才們做詩論文,他也跟著湊上一份,做得比這些秀才更好,

那年,秀才們上京赴考,就把這個年輕後生也一起帶去了,按規矩不是秀才是不能參加考試的,秀才進考場考試那天,秀才們都已進入了考場,年輕後生就在考場外面靜候,忽然,一個催場的匆匆走到他的面前,對他說:大家都進場了,你也快進去,結果後生人就糊里糊塗的被拉進了考場,原來,一個秀才考生突然生病了,試場就空出了一個位置,主考官急著找人呢填空位,年輕後生參加了考試後,主考批卷時,看中年輕後生的文章,於是年輕後生也獲得了進士功名,

十七個秀才進京赴考,卻中了十八名進士,讓雁蕩山留下了一席美談,十八進士回到家鄉,一起回到雁蕩山的,一面謝師,一面遊玩,他們見到一個很深的洞,一時興起,決定進去探個究竟,發現洞中有洞,洞上又有洞,從那以後,大家都把這個洞叫十八進士洞,後來慢慢的演變成十八洞,不過究竟有幾個洞我沒數清楚,好象不止18只洞,只覺得洞上有洞,洞中有洞,下洞連著上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探尋雁蕩十八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