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聚焦兩會」接受監督:讓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

「聚焦兩會」接受監督:讓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

姚雯 漫畫

2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原12309職務犯罪舉報網站和電話的基礎上,整合、轉型、升級、優化服務功能,研發的“12309檢察服務中心”網絡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新增了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平臺、人民監督員監督服務、群眾意見建議箱3項功能為一體的接受監督模塊,代表委員、人民監督員和人民群眾可通過該模塊提交意見建議和參與檢察機關舉辦的相關活動,這是檢察機關廣泛接受監督的又一重大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檢察機關不斷強化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意識,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完善和落實自覺接受監督的機制和措施,進一步把接受外部監督轉化為切實加強自身監督,確保把人民賦予的檢察權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接受人大監督日益內化為自覺行動

2014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撰文《依靠人民監督推動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指出,

■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就是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就是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檢察機關接受人大代表監督更加自覺主動,積極採取邀請視察、督導和調研、走訪、座談、電話、信函等方式,與代表建立起直接聯繫渠道,自覺聽取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加強和改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曹建明檢察長更是率先垂範,利用走訪調研、主題座談會、檢察開放日等一切可能的機會主動與各地全國人大代表聯絡,五年間,他的調研足跡遍佈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計49次與400多人次全國人大代表面對面交流。

五年來,“接受人大監督”日益內化為檢察機關的自覺行動。2013年至2017年,最高檢先後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反貪汙賄賂、規範司法行為、刑罰執行監督,加強偵查監督、維護司法公正和公益訴訟試點,全面深化司法改革作專題工作報告,並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

2014年5月6日,最高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與全國人大代表直接聯繫工作意見》,將“積極開展代表視察活動”作為密切與全國人大代表日常、直接聯繫的重要方式。

五年來,最高檢共組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5個代表團共計1300餘人次或深入基層,或走進最高檢機關,或與最高檢領導面對面交流,“把脈”檢察工作。其中,全國人大代表57次視察足跡遍佈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面對面、心貼心”的視察活動,不僅消除了對檢察機關的神秘感,而且使代表們看到了真實的檢察工作狀況。

充分發揮民主監督

和社會監督智庫參謀作用

曹建明檢察長多次強調,檢察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民主力量的監督、支持和推動,檢察機關自覺接受民主監督是協商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檢察工作發展的客觀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在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的同時,深入落實與政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聯繫機制,適時通報檢察工作情況,誠懇聽取意見。

每年初,最高檢均召開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座談會,徵求對最高檢工作報告和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每年全國兩會,最高檢都會派出多個工作組,分別到全國政協各界別聽取並記錄委員們對最高檢工作的意見建議。

2013年至2017年,最高檢共承辦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提案219件,均按要求辦理完畢並答覆委員。

五年來,各地檢察機關積極健全專題協商制度,就事關檢察機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充分聽取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意見。健全與政協及各民主黨派重大決策諮詢、重大問題聯合調研等制度,主動爭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智力支持。健全提案辦理協商制度,健全溝通、反饋機制,及時發現檢察工作和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改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

各級檢察機關還充分發揮人民監督員、特約檢察員、專家諮詢委員的監督作用,定期舉行座談會,大力推進訴訟民主,充分發揮專家學者民主監督和智庫參謀的作用,有力促進了訴訟民主和訴訟文明。

人民監督員

“全方位、全鏈條監督”司法辦案

從人民群眾中選任人民監督員,參與和監督檢察機關司法辦案工作,是檢察機關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保障人民群眾有序參與檢察工作的重大制度設計。

為了解決檢察機關“自己選人監督自己”的問題。2014年9月,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最高檢會同司法部出臺《關於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探索由司法行政機關選任、管理人民監督員,在北京、吉林等10個省市開展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試點。2016年7月,最高檢會同司法部聯合印發《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辦法》,明確人民監督員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選任管理。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省市兩級全部完成人民監督員選任工作,共選任人民監督員21365名,其中省級檢察院人民監督員3306名、設區的市級檢察院人民監督員18059名。

各地檢察機關主動作為,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為人民監督員開展監督創造條件,提供保障。北京市檢察院制定《人民監督員監督評議工作流程》,為人民監督員開展監督提供了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湖北三級檢察機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功能、統一管理的要求積極推進“人民監督員評議廳”建設。上海研發了“人民監督員信息管理系統”,人民監督員參與案件監督通過系統隨機抽選的方式進行。

作為被監督者的檢察機關主動服務監督,主動保障監督,促進了選任移交後人民監督員開展監督情況“井噴”。2016年7月全面深化這項改革以來,人民監督員共監督評議案件5000餘件。檢察機關通過邀請人民監督員參與案件監督評議、公開審查、質量評查、見證搜查、觀摩庭審、案後回訪等多種形式,實現了對檢察機關司法辦案的“全方位、全鏈條監督”。

陽光檢務滿足人民群眾

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陽光是最好的監督。多年來,檢察機關一直努力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通過檢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2015年,最高檢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檢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和配套性文件《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進檢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分工方案》,確保檢務公開改革的各項任務得到有效落實。

■ 五年來,各地檢察機關普遍設立檢務公開大廳,推行案件流程信息查詢等制度;

■ 廣泛開展檢察開放日、檢察長接待日等活動;

■ 大力推進檢察網站和新媒體建設。

檢務公開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拓展,平臺和渠道進一步豐富,社會公眾瞭解、監督檢察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2014年以來,最高檢開創性地在官網和微博微信公佈職務犯罪大要案信息、公益訴訟案件信息及社會熱點案件信息等,截至2018年2月25日,共發佈信息近15萬條。2014年建成的全國檢察機關統一的案件信息公開系統,通過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已公開案件程序性信息603萬餘條,發佈重要案件信息30萬餘件,公佈法律文書224萬餘份,有效強化對司法辦案活動的外部監督,受到輿論廣泛好評。

踏上新徵程,擔當新使命。檢察機關將始終牢固樹立監督者更要自覺接受監督的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拓展監督渠道,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始終做到司法為民。

鏈 接

高舉旗幟:檢察事業沿著正確方向砥礪前行

平安建設: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務大局:11個“意見”彰顯檢察機關責任擔當

依法反腐: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訴訟監督:讓人民群眾在每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保障民生:傾情書寫暖民心的檢察答卷

深化改革:公正高效讓人民群眾看得見

公益訴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公益司法保護道路

文化建設:傳播檢察聲音 培育職業精神

隊伍建設:鍛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鐵軍

「聚焦两会」接受监督: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審 核丨吳貽夥

來 源丨檢察日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

文 字丨戴 佳

編 輯丨張道講

投稿郵箱丨[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