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土耳其到底哪里“惹到”特朗普了?被重锤敲打

郑东超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近日,美国和土耳其关系急转直下,直接导火索是土耳其拒绝释放美国籍牧师安德鲁·布伦森。美国恼羞成怒,挥舞贸易大棒,对土耳其出口至美国的钢、铝加征关税,以严惩土耳其,致使原本走下坡路的土耳其经济雪上加霜,美土这对北约同盟国关系面临考验。

土耳其到底哪里“惹到”特朗普了?被重锤敲打

近年来,美土两国无论在双边事务还是多边事务上,共识少、分歧多,影响双边关系的负面因素不断积累增多,60余年的同盟关系风雨飘曳。但笔者以为,美土不会突破北约框架下同盟关系底线,但两国关系也难以重回至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会保持疏而不远的关系。

龃龉不断的美土关系

美土是冷战时期的重要盟国。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主要内容是美国要替代英国,支持希腊和土耳其,防止两国落入苏联之手。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成为北约扩容的第一批成员国。在北约多边同盟体系中,美土正式结成盟国,直至现在。美土结盟具有鲜明的冷战背景,共同威胁苏联的存在是两国结盟的原动力。土耳其与苏联为邻,美国将土耳其作为遏制苏联的“前哨阵地”。土耳其将苏联视为最大的外部威胁,与美结盟,以换取美国对土耳其的安全保证。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美土同盟关系状况不断,未向外界展示出盟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同步性,反而暴露出关系裂痕。2003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美国绕开联合国,组织联盟,发起对伊拉克的军事攻击。美国对土耳其寄予厚望,希望土耳其站在一边,并予以美国实质性帮助,利用与伊拉克的比邻优势,在土耳其开辟第二战场,对伊拉克形成夹击之势。但土耳其拒绝美国要求,采取不配合态度,令外界意外,美土关系出席间隙。

土耳其到底哪里“惹到”特朗普了?被重锤敲打

之后,两国关系持续恶化。2016年,土耳其突发军事政变,政变虽未成功,却暴露出美国对土耳其的冷漠。政变之时,美国并未在第一时间对土予以声援。土耳其将此次政变幕后主使锁定为在美国定居的居伦,要求美国将居伦引渡回国,遭到美国反对。土耳其认为,美国公然包庇阴谋推翻土耳其政府的“罪犯”,非盟国所为。引渡居伦成为美土博弈的焦点。去年,土耳其以参与居伦运动为由,逮捕美国驻伊斯坦布尔领馆的土耳其籍雇员,引发两国签证外交风波,两国先后暂停发放旅游签证,玩起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游戏。

土耳其到底哪里“惹到”特朗普了?被重锤敲打

美土两国另一个分歧焦点是库尔德问题。土耳其将库尔德民族分离主义视为最大的安全威胁,不允许本国的库尔德族势力坐大,还时刻警惕叙利亚、伊拉克库尔德族的动向,避免造成溢出效应。

在库尔德问题上,美国部分照顾土耳其的国家利益,如承认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为恐怖组织。但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极力扶持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以弥补美国在叙利亚缺少地面部队的短板,以有效打击伊斯兰国。这引起土耳其极大不满,认为美国军事支持库尔德武装不符合土耳其利益。即便如此,美国并未因为土耳其的不满,放弃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的支持。究其原因在于两者利益错位,美国的主要目标是要消灭伊斯兰国,涤除对美国安全的潜在威胁。土耳其的主要目标是坚决避免中东地区的库尔德武装坐大,以破坏土耳其的领土完整。

此次美土外交危机是两国矛盾的最新体现。其源头还是要追溯到2016年的军事政变。土耳其以美国牧师安德鲁·布伦森参与军事政变为由,将其羁押。美国屡次通过外交交涉,要求土耳其放人,但无果。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挥起贸易大棒,向土耳其进口至美国的钢、铝加征关税,以对土耳其进行惩戒,引发美土间的新一轮外交缠斗。

美土同盟关系不会就此结束

此次美土外交纷争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美国对土耳其的施压,将可能加速土耳其经济危机的爆发,给土耳其以重大打击。鉴此,外界聚焦至美土同盟是否走到尽头,两国反目成仇,就此分道扬镳。笔者以为,不容置疑,美土关系处于历史低谷期,影响两国关系的积极因素在减少,消极因素在增加。但美土两国关系不会彻底崩塌,北约外衣下的同盟关系仍会延续,会显示出一定的韧性。这是历史惯性使然,也是两国现实利益需要。

土耳其不会迈出脱美步伐。与美结盟是土耳其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基石。从现实角度看,土耳其依旧看重自二战以来的亲美外交政策。埃尔多安作为强势领导人,不愿甘做美国的小兄弟,在一些问题上向美国屈服,展示出自主性一面。但实际上,埃尔多安追求土耳其和美国家间的对等地位,不是要与美国分道扬镳。

一旦土耳其真正采取脱美政策,将会给土耳其带来系列负面影响:一是土耳其外交政策将推倒重建,自二战以来亲美是土耳其外交政策的主线,如果土耳其主动与美解除盟国关系,土耳其外交政策将会伤筋动骨,元气大损。二是削弱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与美结盟对于土耳其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美国不会放弃土耳其。巩固同盟关系是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上台以来,修复奥巴马政府时期与沙特受损的关系,前所未有地强化与以色列的关系。土耳其成为特朗普政府巩固中东盟国体系的薄弱一环。从特朗普中东地区的同盟政策看,与土耳其交恶不符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方向。

其次,美国不会将土耳其“推出去”,自正发党上台执政以来,土耳其追求更为多元的大国平衡外交,保持与美同盟的同时,发展与其他大国关系,特别是俄罗斯的关系。美国将俄罗斯视为在中东地区的强劲战略对手。近年来土俄关系上升趋势明显,土疏美亲俄的迹象已经显露。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会毫无节制地向土耳其施压,而会予以土耳其一定的回旋空间,避免将土耳其逼近死角,进而彻底倒向俄罗斯。特朗普此次重锤敲打土耳其,旨在树威,而不是真正将土耳其看作敌人,彻底放弃土耳其。

关于美土关系性质的思考

所谓“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经营了60余年的美土关系不会短时间内轰然倒塌。但缺少共同威胁,两国战略同盟关系基础愈发脆弱。冷战时期塑造的同盟基础消失殆尽,新的同盟基础尚未形成。笔者以为,土美关系正经历重塑期,美土关系性质会在重塑过程中定型。下一步美土关系可能向两个方向发展,或者经过重新磨合调试,关系触底反弹,重归于好,但同盟内容和基础发生变化。或者持续恶化,徒有同盟之表,难言同盟之实,维系着同盟关系下的貌合神离,也不会滑落向反目成仇的境地,现在看后一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观察美土性质发展变化,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美土双方能否摆脱冷战思维的窠臼,探索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关系。结盟是上世纪国际社会大行其道的现象,美土同盟是冷战产物。其基础在于拥有共同威胁,为对付共同威胁,倍增对冲力量,结而为盟。拥有共同利益和威胁是国家同盟的基础。目前看,苏联解体,但取代苏联,粘合美土关系的共同威胁尚未出现。如果美土脱离当下时代背景,仍以冷战眼光,定位彼此关系,两国关系仍会状况不断。

随之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是,美土如何定位对方在各自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并未对土耳其在美国全球战略和中东战略的作用进行评估,这一方面是因为土耳其充其量是地区大国和世界中等国家,不足以在美国国内引起专门大讨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战略自信,无论冷战结束与否,土耳其都是美国的“小兄弟”。美土同盟因冷战而成,冷战结束,两国最大的结盟背景不复存在,美国仍旧按照历史的惯性思维处理与土耳其的关系,显然会出现问题。土耳其也存在同样问题,冷战结束后并未对土美关系进行反思,一味抱残守旧。因此,下一步两国关系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如何定位对位,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元素,这是未来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责任编辑 王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