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距离中考还有30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小伙伴们的一些建议

距离中考还有30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小伙伴们的一些建议

时间过得飞快,记得写《还有60天中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一转眼,30天就又过去了!

今天异常闷热,一看天气预报,已达37℃,每一年,扑面而来的炎夏,都携带着浓烈而紧张的考试气息。

我相信,有的小伙伴此时的内心就像这天气一样,热烈而烦躁,紧张而压抑。

当然,肯定也有的小伙伴,胸有成竹,安然处之,坐等考试的来临,甚至有的小伙伴都开始盘算着暑假到哪里去旅行。

但是,不论怎样,中考就在前方的不远处等待着大家,我们即将抵达山脚,将用三天的时间尝试登顶。

我想告诉所有的小伙伴,踏上了登山的旅途,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我们只要拼尽了全力,纵然不是最顶峰的那一个,也已经并无遗憾。

那么,在接下来的30天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想从心态上

行动上两个方面聊一聊这个话题。

1、心态指标——快乐。

有很多家长咨询我,孩子临考太紧张,整晚整晚睡不着,白天又没有精神;有的家长咨询的问题又恰恰相反:孩子太过放松,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家长却弄得很着急。

对于过分紧张和丝毫不紧张,家长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更不知道该如何去“服务”好他们,配合好他们。

其实,无论是过度紧张还是低迷,克服这两种不佳状态的最好方法就是:快乐。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演讲高手,都有着高超的幽默能力,他们善于通过制造快乐来缓解舞台上的紧张压力。

快乐真的是万能的心理洗涤剂,再顽固的负面污渍,遇见快乐,纷纷瓦解,消融不见。

所以,接下来的30天,我们一定要每天都很快乐。

但是,快乐和兴奋是两码事,快乐的本质是分享或是心灵深层次上的关怀,兴奋的本质是物质上的满足或感官表面层次上的愉悦。

所以,小伙伴们,接下来的30天,我们让自己的脚步稍稍慢一些,让我们的语速稍稍慢一些,让我们的音调稍稍降一些。

接下来的30天,我们要抽空和吵过架还没有和好的小伙伴们真诚的道个歉:三年有你,真的很幸运,未来的道路真心祝好。

接下来的30天,我们要给那个史上最傻帽的同桌一个真诚的拥抱:感谢你,在我睡觉时,提醒我老师来了,感谢你,在我被老师提问抓耳挠腮时,偷偷地给我递了一张纸条。

接下来的30天,我们要给那个史上最变态的班主任偷偷的写一封信:感谢您,在我最折腾人的青春期时光里,耐心的包容,感谢您用逐渐流逝的岁月换我茁壮成长。

接下来的30天,我们亦要给那个史上最唠叨的爸妈一个甜蜜的拥抱:初三复习,早起贪黑,可那个比我起的更早,睡得更晚的身影才是永远默默支持我的伟大力量,中考后,我们都不再叛逆。

我们总觉得不快乐,明明在备受关爱的时光里,却总觉得没人真正懂得自己。

其实,真正的快乐,恰恰不是被关心,而是学会长大,去把关怀赠送他人。

如果看这篇文字的是家长朋友,那接下来的30天,噢不,应该是永远都要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

孩子是一棵树,家便是土壤,快乐是最有养分的肥料。

现在都在讲家庭文化建设,都在讲父母理念进步,其实哪怕再高深的理论,再高明的方法,它的根源都脱不开快乐两个字。

有生命力的家庭,一定是融洽、和谐、快乐的,在这个基础上,无论孩子的成长抑或父母本身工作的提升,都会拥有充足的心灵养分。

所以,我们总说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其实在此之前,让家庭氛围充满快乐更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怎么样让家庭充满欢乐,让孩子感受到发自心底里的快乐呢?

很多父母会“抱怨”: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买,为什么你还是不听话,为什么还是闷闷不乐?

其实,快乐绝不是物质上的满足,尤其对于孩子,更是如此。

给孩子买衣服,买电脑,带孩子吃大餐,出去游玩,会让孩子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和兴奋,它是表达关爱的方式之一,但绝不是爱本身,它可以让孩子短时间内获得兴奋感,但亦不是长时间的快乐。

其实,让家庭欢乐融洽,让孩子感受快乐,只需要做到两点:

① 变口头上的说教为行动上的参与。

“好好学习!”、“不要看电视!”、“快去写作业!”可能是很多家长平时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语,但也仅仅是话语。我们应该变语言为行动。我们希望孩子珍惜时间提升自己,那我们也要做到珍惜时间提升自己。

就好比在工作单位,一个仅仅爱说教的领导得不到下属的爱戴是一样的道理,我们都喜欢能够以身作则,带有榜样力量的领袖型领导。

我们应该视孩子为伙伴,孩子所面临的工作和压力和我们一样,我们应该是手挽手的战友,一同努力,发挥榜样的作用。

② 不要控制孩子。

有一次,我在南京财经学院听一个教授关于“财务控制理论”的讲座。当时教授的一个观点,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并深以为然:

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就是因为双方之间企图控制对方而同时不被对方所控制。

婆媳之间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往往如此。

所以,我们不要再企图控制我们的孩子,尊重孩子本心的想法,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学会从心底里将孩子视为朋友与伙伴。

我们的职责是为孩子保驾护航,而不是直接控制孩子的航线,更不是在孩子话还没有说完,便下意识的否定。

综上,在接下来的30天,让我们脸上洋溢笑容;家里各项决策,我们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我们学会正确的和孩子聊天,并以倾听为主;我们告诉孩子,他已经长大,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而我们全力支持。

当小伙伴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油然而生神采飞扬的自信和昂扬,中考,便不足为惧。

即便考得不够理想,那又怎么样呢?没有什么大不了!

2、行动指标——回归到题型梳理,抓住已会,懂得舍弃

还有30天,想获得质一般的飞跃,让成绩再腾飞一大截,是不现实的,而且以此为目标,会让自己非常疲惫。


我们这时候应该要做的是:确保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不丢分,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实在搞不懂,要果断舍弃。

如何保证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不丢分,要做到以下2点:

①梳理题型。

我们一定要知道每个章节有几个考点,针对每个考点有几类题型。

然后针对每一种题型,找到对应的一道或几道做过的题,认真理解并搞懂。

题目千千万,但是题型就那么几样。

拿物理电学举例,常考的题型无非以下几种:

(1)串并联电路分流分压基础知识;

(2)电路分析(搞定串并联、搞定电表所测部分);

(3)动态电路分析(开关的开闭、滑动变阻器滑动);

(4)电路故障判断(短路、短路);

(5)电路安全范围题(电表量程、用电器标识、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6)伏安法三大实验(测定值电阻、测灯泡电阻、测灯泡功率);

(7)图表图像题(搞定横纵坐标物理量及单位、看清图线走向趋势、找到特殊点带入计算);

(8)电功和电热(分清串并联、串正并反);

(9)电磁学(认识两个人:奥斯特、法拉第);

(10)综合题(电磁继电器、太阳能电池、光敏电阻、压敏电阻)。

那么我们针对以上题型,分别找几道曾经做过的题,将其再次搞懂和领会,便足以踏上考场。

看似繁杂的工作,其实真正做起来,并不太费事,因为太多的题型当你去刻意总结时,会发现早已经胸有成竹。

② 识记类的知识点,每天巩固,直到考试结束。

不论是英文单词、短语、句型还是语文学科里要背默的古诗词及名言警句,还是物理、化学里要烂熟于心的定义定理,我们要做到每天巩固,会的,就快速闪现,不会的,就加强努力。

因为识记类的知识点,靠的就是坚持和积累,而且只要考到,会与不会,就是得分与不得分的关系。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考试临近而放松,相反,临时抱佛脚,有用的佛脚不是需要逻辑理解类的知识,恰恰就是这些简单直接的识记类的知识点。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需要我们接下来的30天里争取每天都能做到,那就是:适量运动。

虽说考试是一个智力活,但也是相当消耗体力的,我们面对大考,不单要有敏锐的思维,亦要有健壮的体魄。

所以,每天绕着操场跑两圈,每天跳跳绳,每天骑骑车,哪怕陪老妈跳一段广场舞,都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运动切莫过量,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提醒家长朋友们以及所有小伙伴们,不要将中考想象的多么可怕,更不要刻意的改善伙食或刻意的对孩子嘘寒问暖。

一切如常,中考不过如此而已!

加油,我亲爱的各位伙伴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