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險資將成為A股市場最大多頭

2010 年至2012年寶能系對深振業三次大規模舉牌開創保險資金舉牌地產個股的先河,2014年安邦連續舉牌金融街、金地集團及銀行個股後,中小保險公司紛紛效仿。2015 年以來這一趨勢更為明顯,近期寶萬之爭吸引市場對險資舉牌的持續關注,險資舉牌概念股頻頻獲得市場青睞,帶動地產藍籌股股價大幅上漲。

資產配置壓力及會計政策是險資頻繁舉牌的誘因,在經濟下行及利率下行期,保險公司資產端收益覆蓋負債端成本的壓力較大,因此在有限的資產配置渠道下,為了追求更高收益,部分保險公司加大了股權資產的配置。同時保險公司年底舉牌增持,除了提高投資收益和淨資產外,更重要的是享受會計處理變更帶來的投資收益。變更為長期股權投資後,保險公司所持股票以來的公允價值變動將一次性計入投資收益,將大大提高保險公司當前收益。

2013 年以來銀監會逐步收緊對銀行理財資金池的限制,保險成為唯一可以合法擁有資金池的平臺,部分保險公司利用短期萬能險的期限錯配持續切分銀行理財市場。2014 年以來保監會連續放開保險投資端監管限制:權益類投資上限已上調至總資產的40%,結合自身近10 倍的槓桿,保險投資股票的槓桿可達3 倍,因此部分遠未達到承保盈利週期的民營保險公司選擇通過加槓桿投資股票的方式博取短期收益,以跨過盈利週期實現迅速盈利。

2016年7月8日保監會《關於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將投資單一藍籌股票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5%調整為10%,為險資舉牌藍籌在制度上提供了便利。雖然受到保監會摸底萬能險的影響,險資舉牌2016年遠不及2015年下半年迅猛,但萬能險在今年前6個月規模增速依然較快,萬能險賬戶亦頻繁出現在資本市場。2016年上半年,萬能險保費收入達8103億元,同比增長147.3%,而萬能險持倉股票市值同比增長114%。對保險資金在二級市場增持行為,一方面,由於利率下行、“資產荒”背景下體外長線投資者尋求高於債券的收益率;另一方面,險資舉牌的背後可能是A股市場個別行業出現了結構性低估。

近日,保監會發布了《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為保險業的後五年發展設定了目標。《綱要》顯示,到2020年,全國保險保費收入爭取達到4.5萬億元左右,保險業總資產爭取達到25萬億元左右。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我國保費收入從2010年的1.3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4萬億元,年均增長13.4%。保險業總資產從2010年的5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2萬億元,成功實現翻番。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35-55歲高淨值人口即將步入中老年,這將支撐未來幾年保險業的穩步發展,而隨著地產行業的大週期拐點向下,銀行理財、信託產品收益率的下降,保險業將成為儲蓄搬家的主要方向,險資也將成為A股市場未來幾年的最大多頭。

從險資青睞的標的來看,主要以地產公司為主,當前28家被保險資金持有的公司中25%是以獲取重大影響爭取控股權為目的,46%是看好公司一線城市資產價值或未來發展,還有29%是佈局中小市值的公司,看好公司轉型或殼資源價值。從股價表現上看,爭取控股權對公司股價表現影響最大。大股東持股比例低、ROE較高及估值具有安全邊際是保險公司增持地產股的主要考慮因素。藍籌地產公司具備低估值、高分紅和高股息率,且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和淨利潤增速和較高ROE水平,因此受到眾多險資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