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歷史上四次功敗垂成的北伐,其中一次差點可以創造歷史

中國歷史上長久以來都是北強南弱,一個新興政權完成統一幾乎也都是由北向南,而且幾乎都是由北方政權擊敗南方政權完成統一,歷史上自秦漢以來莫不如此,貌似只有明朝朱元璋是先統一了南方再北伐完成統一是一個例外。可是歷史上也不乏南方政權要麼為了恢復中原,要麼為了自己個人目的比如積累個人名望等等由南向北越過長江黃河進攻北方政權,由此開始北伐的軍事行動。

歷史上四次功敗垂成的北伐,其中一次差點可以創造歷史

這樣的北伐歷史上也不在少數,成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失敗的,而失敗的原因,除了實力之外也是多種多樣。在失敗的北伐中,有四次功敗垂成非常可惜,其中一次還差點可以創造歷史:當時南方政權的實力要麼不在北方政權之下,要麼就是北方政權連續敗於南方政權之手,但是最後因為各種原因還是失敗了,今天就盤點下歷史上的這四次功敗垂成的北伐。

歷史上四次功敗垂成的北伐,其中一次差點可以創造歷史

劉裕北伐後秦

公元416劉裕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北伐(第一次是409年北伐南燕),有了第一次北伐的成功,加上當時北方沒有足夠強大的政權(北魏當時立國沒多久,實力不算很強,至少不會強過劉裕控制下的東晉),可以說第二次北伐開始也是相當成功的:劉裕連續拿下了洛陽和長安兩都,並滅亡了後秦政權),如果劉裕能一鼓作氣穩定局面,把重心移向關中,以當時天下的局勢而言,劉裕很有可能會創造歷史,那就是劉裕平定了北方各個割據政權,第一次由南方政權自南向北統一全國。

歷史上四次功敗垂成的北伐,其中一次差點可以創造歷史

可惜劉裕最終還是功敗垂成,在得知劉穆之病逝後,劉裕匆忙南歸,留守長安的大將先是內訌,然後被虎視眈眈的胡夏赫連勃勃所趁,長安失守,王鎮惡,沈田子,朱齡石等一大批能征善戰的猛將和精銳勇猛的北府軍損失殆盡,第二次北伐的成果得而復失,實在是可惜!

歷史上四次功敗垂成的北伐,其中一次差點可以創造歷史

陳慶之北伐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這又是一段蕩氣迴腸足以載入史冊的北伐:公元529年北魏內亂,當時南方是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位,他派陳慶之率7000白袍軍護送降梁的北魏北海王元顥北上爭位。陳慶之以區區7000人連戰連捷,連克北魏考城,滎陽,虎牢關等要地,最後攻克洛陽,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陳慶之的7000白袍軍攪動得北魏大地風雲變色,幾十萬大軍對陳慶之圍追堵截都不能奏效,更難得可貴的是,陳慶之幾乎次次大戰都是以眾擊寡並大破之,可惜的是在當時北魏爾朱榮調集大軍圍困洛陽之下,南梁朝廷又沒有及時派遣大軍前來支援,幾番鏖戰之下,陳慶之被迫撤退,北伐曇花一現,7000兵馬損失殆盡,陳慶之僅以身免。

歷史上四次功敗垂成的北伐,其中一次差點可以創造歷史

柴榮北伐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不僅僅說諸葛亮,同樣也適用於後周周世宗柴榮。公元959年,柴榮在震懾了南唐之後發動了對北漢和契丹的北伐意圖收回幽雲十六州。柴榮大軍進展很順利,連續拿下了三州三關十七縣,在準備進軍幽州的關鍵時刻,柴榮卻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不得不撤軍,北伐大業功虧一簣。

柴榮北伐是最有可能奪回幽雲十六州的一次,以當時後周氣勢如虹的軍威,不說全部收回十六州,至少收回一大半那時相當可能的,對比於後來趙光義的高粱河之敗和宋真宗的檀淵之盟,柴榮的北伐成功和功敗垂成實在讓人痛心不已。

歷史上四次功敗垂成的北伐,其中一次差點可以創造歷史

岳飛北伐

自公元1134年起,岳飛率岳家軍揮師北伐,僅用三個月時間就收復了襄陽六郡(襄陽府、郢、隨、唐、鄧等州、信陽軍),連戰連勝,更是取得了郾城大捷和潁昌大捷,岳飛豪言“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在取得朱仙鎮大捷之後,岳飛卻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明令岳飛班師,“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在秦檜莫須有的罪名之下岳飛被冤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