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經常腹痛腹脹,原來是腸易激綜合徵在作怪

小張是某單位的公務員,經常加班熬夜工作壓力比較大,2年前開始出現左下腹脹痛伴排便困難,大便每3-4天一次,糞便乾結伴有少許粘液,排便後腹痛腹脹減輕。多次去醫院檢查,該檢查的項目,他都查了,如大便常規檢查、糞隱血試驗、大便細菌培養等等,都沒有查出問題,結腸鏡檢查也未見異常。最後消化內科專家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

經常腹痛腹脹,原來是腸易激綜合徵在作怪

那麼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徵呢?腸易激綜合徵是最常見的胃腸病之一,據報道我國人群中該病的患病率達5.6%,可見該病是多麼常見。腸易激綜合徵屬於功能性胃腸病,也就是說病人腸道症狀明顯,但客觀檢查確無明顯異常。該病呈慢性經過,主要表現以腹痛為主,伴有腹瀉、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並有經常性腹脹,排便或排氣後緩解,糞便可帶有粘液,便後有不爽感等。

經常腹痛腹脹,原來是腸易激綜合徵在作怪

診斷腸易激綜合徵的前提是患者沒有器質性疾病。醫生常常在經過一系列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之後才作出診斷。但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已建立了以陽性症狀為基礎的診斷標準,目前全世界較為公認的是羅馬Ⅲ診斷標準,其要點包括:過去12個月至少累計有12周(不必是連續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並伴有如下3項症狀的2項:①腹痛或腹部不適在排便後緩解;②腹痛或腹部不適發生伴有排便次數的改變;③腹痛或腹部不適發生伴有糞便性狀的改變。

經常腹痛腹脹,原來是腸易激綜合徵在作怪

如何治療腸易激綜合徵,首先,要避免誘發症狀的各種刺激,除前面所說的情緒緊張外,操心、焦慮、寒冷、某些特殊的食物或進食環境、特別的烹調方法等,均可能成為刺激因素。這些刺激因素,每個病人都不相同、應當自己仔細尋找而加以避免。同時根據不同的症狀進行對症治療,包括改善胃腸動力、解除腸管痙攣、減少腸內產氣等。常用的藥物種類包括解痙劑、胃腸動力促進劑或抑制劑、消除胃腸脹氣劑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製劑,有時恰當地合用幾種藥物效果更佳。心理和行為療法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催眠術、生物反饋療法等。

需要特別要強調的是,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不會引起器質性病變,和癌症沒有關係,不會變癌。要學會放鬆自己,控制自己,一旦認識到是你自己在掌握你的生活,你的生活質量就會明顯提高。

經常腹痛腹脹,原來是腸易激綜合徵在作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