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安徽六安:“低调”的送考

安徽六安:“低调”的送考

毛坦厂中学,送考车载着考生驶出学校,家长们在路边为考生加油。

安徽六安:“低调”的送考

众多考生家长围聚在学校门口的路上,欢送参加高考的孩子们。

安徽六安:“低调”的送考

考生家长手拿小旗子守候在学校门口。

安徽六安:“低调”的送考

一些考生家长举着书写的对联给考生加油。

因为每年近两万的高考生、近乎军事化的超严苛管理以及连续多年破万人的本科升学率,每到高考前,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都会被外界所关注,也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对于这所“网红学校”来说,昨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车牌号尾数选用“666”“988”等吉利数字的11辆送考车整装待发,载着考生前往市区迎接即将来临的高考。

送考11辆大巴车载千余名师生

8:08发车、车牌尾号“666”“988”

6月5日,无疑是位于六安市毛坦厂镇一年中最受关注的日子。早上7:30,当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驱车两小时从合肥赶往毛坦厂中学时,校门口已被前来送行的家长堵得水泄不通。有家长挥舞着手中的助考红旗,还有不少家长拉出“助学子金榜题名”的横幅。隆重的仪式感中,8:08,首辆车牌号尾数为“666”的大巴驶离毛坦厂中学,紧随其后,车牌尾号为“988”的第二辆送考车驶出校门。与此同时,等待在校门口的家长们欢呼起来。“祝孩子们高考顺利!”“好好考,父母为你加油!”的加油助威声不绝于耳。

这1000多名乘车的学生和老师,将前往数十公里外的市区准备迎接高考。

壮观的送考仪式,早已成为毛坦厂中学最经典的“高考景观”。不仅仅是夹道相送的家长队伍,这所学校的“送考节”还有自己特别的传统。比如,送考车首选红色,随行的司机必须都属“马”或姓“马”,寓意着参加高考的学生“马到成功”;此外,发车的时间也有“讲究”,首选8:08,也就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吉时”,用这样的“仪式感”为考生们祝福。

今年送考规模“缩水”大部分考生回原籍参加高考

与往年近百辆大巴、万余名考生齐赶考的“超规模”送考现场不同,昨日,从毛坦厂高中驶离的大巴车只有11辆。

“今年,我们绝大部分考生回原籍参加高考,因此,在六安参加考试的高考生只有千余人。”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家通常所说的“毛坦厂中学”,实际上是由省级示范高中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和高考补习中心三个部分构成。记者从校方了解到,今年,毛坦厂中学报考考生1462人;金安中学应届考生与高考补习中心考生共计12000余人。而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考生必须回学籍所在地报考,因此,在金安中学报考的考生只有2126人。

而学校最终统计的数据是,今年到六安随校乘车的共有考生、老师1139人,学生乘车实际数为800余人,因此,今年毛坦厂中学共安排11辆大巴车,而金安中学共安排了12辆大巴。

现场女家长穿旗袍、男家长穿马甲送考

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送考大巴一路向北。而此时,许多陪读家长会把内心的希冀寄托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比如,女家长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男家长穿马甲寓意“马到成功”,考前包粽子解读为“包中状元”。

昨天在送考现场,来自北京的王女士穿着一身青花旗袍,手中挥舞着红色送考旗。“今年我儿子参加高考,我特意穿了一身红旗袍,寓意孩子能旗开得胜。”王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在北京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听说安徽这所高中的高升学率后一家人心动了,千里迢迢送儿子来读了三年书。“我陪读了三年,今年女儿也在这里读高一。”和她一样,送考现场很多考生的母亲身着旗袍或红色衣裙送考,寓意孩子能“旗开得胜”“开门红”。

今年不仅是在送考人数上创历史新低,每到高考就被媒体关注和重重包围的毛坦厂中学今年更为“低调”。记者了解到,就在昨天上午,毛坦厂中学发布致毛坦厂镇广大群众和考生、家长的一则温馨提示。其中提及,为保障考生平和心态、排除交通安全隐患,今年不再安排送考系列活动,敬请广大群众理解配合,不燃放烟花、不围观车队。此外,还劝诫广大家长不参与烧香拜佛、卜卦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

关注连续4年高考本科达线人数破“万人大关”

记者从校方了解到,今年,毛坦厂中学共有59个应届高三班级、68个复读班级,赴考考生1.5万人左右。

一所学校每年就有近两万的高考人数,这是个什么概念?记者了解到,今年,合肥市区的高考报名人数为2.8万人,也就是说,每年这所学校的高考人数相当于“大半个”合肥市区的考生数量。

据介绍,毛坦厂中学的高三复读生每年有上万人,校内近一半的考生来自六安市,而周边合肥地区的考生也占了很大比例,其余学生多来自农村以及城市打工父母送过来的孩子。

除了每年近两万的高考人数,这里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最大原因,是学校超高的高考升学率。据该校官网统计,自2014年以来,毛坦厂中学已连续4年出现数万家长送考的场面,并连续4年高考本科达线突破10000人,其中,去年一本达线率达3700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