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哪些檢查可以發現頭頸部血管問題?

李藥師談健康


大家好!我們今天聊頸部血管,頸部是連接頭顱和軀體的中介,頸部血管是連接腦子和心臟的最主要血管通路。心臟能把血液輸送到腦子,頸部血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頸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是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即便採用有效的藥物治療控制,2年內腦缺血事件發生率也高達26%以上;而60%以上的腦梗塞是由於頸動脈狹窄造成,嚴重的腦梗塞可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故而,頸動脈狹窄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危害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之一。

如何早期發現頸動脈狹窄或斑塊,早發現早預防能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幫助。
部分患者如果頸動脈狹窄會出現:頭暈、記憶力、定向力減退、意識障礙、黑蒙、偏側面部和/或肢體麻木和/或無力、伸舌偏向、言語不利、不能聽懂別人說的話等。但輕度的狹窄是可以沒有症狀的,因為頸動脈狹窄和動脈粥樣硬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三高的朋友,如果每年體檢,最好查一查頸部血管。

目前主要應用於頸動脈的血管影像學檢查方法主要包括:頸動脈超聲、經顱彩色多普勒、CT血管成像(CT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其中,DSA為檢查的“金標準”。




關於頸動脈狹窄或斑塊的治療,一方面是藥物預防,阿司匹林加他汀,控制三高。另一方面如果影響了腦供血,可能就需要支架或者手術。


好了,頸部血管的介紹就到這裡。如有疑問❓請您@小王醫生說健康。


心血管王醫生


頸部血管包括有雙側的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雙側椎動脈,檢查頸部血管一般是看是否有血管的狹窄,主要的原因有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炎,及纖維肌肉結構不良等。常用的檢查方法有。

一,頸動脈彩超和彩色多普勒,作為一種無創檢查手段,適應於腦卒中患者的篩查,對於有經驗的操作者,基本上能夠判斷頸動脈狹窄的情況。


二,頸部CTA,就是CT血管成像,其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區分微細的密度對比差異,在診斷血管壁鈣化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是在管腔狹窄程度的判斷上,與血管造影診斷的符合率為90%左右,還有一個不利因素,容易受到周圍骨質的干擾而形成偽影。

三,頸部MRA,就是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診斷效果與CTA相似,對鈣化的顯像和判斷方面較CTA差,對血管狹窄程度的判斷上,傾向於誇大病變,常常無法區分嚴重的狹窄和閉塞,與造影診斷的符合率在90%左右。



四,DSA腦血管造影,目前仍然是診斷血管疾病的金標準,能夠判斷血流的走向,可以觀察動脈期,靜脈期,毛細血管期,靜脈竇,能夠準確的顯示血管的狹窄程度和範圍,是制定治療方案的最終依據。缺點是比較貴,有一定的風險。


有些地方比較專業,有些文章中常有易懂的知識,怎麼樣?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不要忘記點擊“關注”二字再“點贊”一下呀!我是專業的神經外科介入的醫生,會有更多的腦血管疾病健康知識,乾貨“奉獻”給你的。謝謝。


神經介入戴醫生


頭頸部血管直接提供我們腦子的供血,如果頭頸部血管出問題了,那就可能發生腦卒中等情況了。

那麼究竟哪些檢查可以瞭解頭頸部血管的結構和供血呢?下面就讓李博士來和大家說說吧!

1.超聲檢查,是最方便又無創的檢查。只要有一臺超聲儀器有合適的超聲技師就可以查,對我們沒有任何損害。超聲可以看頸部血管和椎動脈的血管病及血流,能看到頸動脈和椎動脈斑塊及血流速度。另外,還有一個超聲叫經顱多普勒,可以看到顱內血管的走行和血流速度。因此,超聲可以作為頭頸部血管檢查的初曬,既方便又無害。

2.頭頸動脈CTA,就是頭頸部的CT血管成像,需要注射造影劑,在造影劑分別到腦動脈和腦靜脈時分別成像可以看到腦動脈和腦靜脈的管徑,血流走向,並可以根據造影劑的分佈看有沒有血管狹窄和斑塊,並能根據斑塊的密度推測是鈣化斑還是軟斑。優點是頭頸部可以一次成像,成像清晰,同時能看清血管與骨性結構的關係;缺點是要用造影劑,個別人有對造影劑過敏,如果用含碘造影劑還要停用二甲雙胍48小時以上,還有,CT畢竟還是X線,儘管現在輻射量很小。

3.核磁血管成像,同樣可以看到腦部血流和動脈情況,有的高分辨核磁還可以做斑塊成像,分辨出斑塊性質和斑塊有無內出血或破裂等。可用也可以不用造影劑,不過用造影劑血管成像更清楚。優點是無輻射,對造影劑過敏的也可以查。缺點是腦動脈和頸動脈通常需要兩次成像,清晰度沒有CTA高(不過也總夠用),價格貴一些。

4.血管造影,這個是個微創檢查,需要從外周動脈(通常是股動脈或橈動脈)做一個小切口進一根動脈導管,將導管送到想檢查的動脈起始處,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要檢查的動脈,觀察血流及血管情況。優點是清晰度高,可看到比較細小的血管,可動態觀察血流情況,可在一次檢查不同時間點同時採集動脈和靜脈影像,造影劑用量小。缺點是微創,仍然是X線成像,術後外周動脈局部要制動壓迫24小時。


相比這四種方法,血管造影是“金標準”,也就是說血管造影的結果最可靠。

另外,還有一個灌注成像,CT和核磁都能做,不是直接看血管和血流,不過可以看到腦組織的血容量和供血情況,有些慢性頸動脈狹窄的病人不知道腦內是否真的缺血,可以做這個檢查看看。

更多健康知識,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