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2018高考新政需知道,首批"00后"将迎站高考战场

高考倒计时,还有十天,首批00后就将走上人生第一场大考——高考考场。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75万,比2017年增加35万,是近8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不论你是否年满18,那首每到高考季都回荡在校园的《追梦赤子心》你一定听过:“未来迷人绚烂总在向我召唤,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我想在那里最蓝的大海扬帆,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

临近高考,除了各种鸡汤、各种减压,我们还送你高考锦囊,帮你梳理高考政策,教你调整心态,争取踢好临门一脚。期待你奋力奔跑,找到充满鲜花的世界!

2018高考新政需知道,首批

政策篇

2018高考时间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考科目时间安排的通知》。考试时间安排为:

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四川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中的语文、数学(文)、数学(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英语科,以及外语科小语种、汉语均使用全国卷。

外语口试安排在6月9、10日,由县(市、区)招考办组织进行。

藏文、彝文的加试工作由县(市、区)招考办组织进行,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9日上午9∶00-10∶00。

今年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加分项目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将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四川新政策 免费定向培养计划专项招生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今年,我省将在45个深度贫困县首次实施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和公办高职专科生“免费定向培养计划专项招生”。我省将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的方式,每年为深度贫困县培养1000名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每年面向深度贫困县考生招录培养2500名高职、专科学生。

按照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免费定向培养计划,凡正住户口在深度贫困县且连续3年以上户籍(2015年9月1日起)、符合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当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均可报考。

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投档办法上,将采取单设批次、单独录取,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2017年各个高校新增专业,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爆款”新专业

3月1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其中,有些专业值得考生和家长留意: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一带一路”小语种专业、 新工科专业、 助产学、网络与新媒体。

2018高考新政需知道,首批

高考前考生和家长注意事项和建议

考前冲刺,最忌拼命刷题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如何科学复习?作息、学习时间如何合理安排?成都市金牛区化学核心组成员、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高三班主任何国章,成都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元林,在学科冲刺及应试技巧方面为学生提出了建议。

杜绝刷题大战 注重基础查漏补缺

高考就要到来,有些同学愈发焦虑——英语还有几个语法有点混淆,压轴题不会答,作文应该如何准备……“高考适度紧张是正常的,安静充实有计划地复习是克服焦虑最有效的手段。考前冲刺,最忌讳盲目应对、拼命刷题,回归基础查漏补缺,才能在最后时刻起到关键作用。”成都市金牛区化学核心组成员、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高三班主任何国章说。

如何查漏补缺?何国章介绍,首先,应从题海战术中走出来。这个阶段,盲目刷题只会增加疲劳感,适度做题保持做题手感和状态即可。其次,学生应回归教材和笔记,加强知识梳理和解题方法归纳。把基础公式、基本概念、考纲3500字单词、基础语法、必背古诗文再认真过一遍,扫清盲点。同学们要对自己的高考目标有合理期许,对于难度过高且自己能力尚未达到的题目应有选择地放弃,做到不丢基础分、减少过失分,扬长补短,而非截长济短。同时,注意答题规范化,真正做到“记得住、能理解、写得对。”

调整作息时间与高考同步最佳

对于考生在冲刺阶段如何科学地复习,成都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元林建议:“进入冲刺阶段,考生的知识学习已达到一定高度,可从回归教材、巩固积累、强化规范三方面入手,这样会在一些细节中得分。”

另外,不少考生担心作文板块丢分,杨元林认为,考生要避免作文丢分,首先要保证不偏题不跑题。一方面,考生要强化作文审题训练,把握材料核心内容、明确命题人的要求,在标题拟定、中心、分论点确定等方面尤其要注意。另一方面,可以翻看写过的作文,特别是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考生的写作自信,给自己提供写作灵感和思路。

备考之余,考生该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一些考生有长期熬夜的习惯,这个阶段应尽量避免熬夜,最好控制在每晚11点以前进入休息状态。”杨元林说:“现阶段作息时间应尽量适应高考的时间,与高考同步,让自己在高考时间段,保持精神最饱满状态。”

当然,考生也应注意,冲刺后期对作息时间、饮食过度的改变,小心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可以做小调整,但不要做大改变,保留原有作息时间、学习习惯,保持常态才是最自然的备考状态。”杨元林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