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填报有陷阱,小心后悔终身

截止6月25日,全国各省高考成绩除少数几个省份外已陆续出来,无论成绩如何,接下最重要的就是填报志愿。

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填报有陷阱,小心后悔终身

志愿填得好,相当于考试成绩的又一次翻身仗,即便分数不是过硬也可能上一所理想的学校;志愿填不好,则极有可能阴沟翻船,即便分数过硬,也可能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令人唏嘘不已。

填报志愿很重要,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对于没有经验的考生和家长们,究竟该怎么报呢?小编在这里总结了一些关于志愿填报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高等教育宏观运行数据告诉你大方向

小编以为要想科学准确的报考大学,十分有必要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运行的基本数据有个大概地了解。

首先要跟大家介绍几个重要慨念:高考毛录取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高考录取率是决定一个省(市)高考难度的标准参考系数。录取率越高,相对而言考大学越容易,录取率越低,考大学的难度越高。高考录取率=各大参招院校本年度在该省的录取总人数/该省参加高考总人数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18岁-22岁)之比。国际上通常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换句话说,决定一个地区高考难度的关键因素不是考卷难度,也不是录取分数线和参加高考总人数,而是最终的高考率取率;而决定一个地区最终能有多少人上大学则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填报有陷阱,小心后悔终身

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填报有陷阱,小心后悔终身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14年,我国的高考录取率持续上涨,尤其自1999年扩招政策实行以来,整体数据更是居高不下,2014年接近75%。也即理论上意味着每100名考生中将有75名将被录取,因此总体来说,高考的难度在逐渐降低。

但是这个数据并不能保证就刚好有75名考生上了大学,这里边可能会有被录取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报道的情况,或者学生报考时大面积扎堆,都会影响到这一数据。所以我们还要参考另外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填报有陷阱,小心后悔终身

1977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人学率仅为1%,也即意味着当年再所有适龄人口中只有1%的人才能读大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2015年更是达到40%,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前完成了本来预定202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虽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到总体数据依然不是很高,也就是说与适龄人口相比,能读大学的人只有不到一半。

因此,客观来讲,目前的形势:能读大学依然不易。


警惕:二三本合并后,报考有大坑,小心万劫不复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此前,不少省份已经开始了合并录取批次的探索:

2011年起,山西、山东和福建将二三批次合并;

2015年起,四川、广西、浙江、天津将二三批次合并,内蒙古合并本科二批和二批C。

2016年起,河北、江西、湖北、辽宁、重庆都将二三批次合并招生,上海则合并一二批次,广东合并二本AB批次。

2017年起,北京将合并二三批次,山东、海南将合并一二批次。

针对二三本的合并,考生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看二本三本合带来的变化:

1.三本上段学生受益大,可上二本院校

2.原二本取消,新的二本批次线降低。

这个变化是真实的,因此很多人认为二三本合并后三本上段学生受益大,可上二本院校三本上段考生分数尽管不高,由于二三本的合并,现在就有机会读公办的好一点的二本院校。

另外

二本与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意味原二本线消失,新的二本线大大降低。上二本线的考生数量将扩大,原来略高于二本线的考生受到冲击最大,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开招生的时候,有机会录取到二本院校,即使报三本也可以走一所很好的三本院校。二三本合并后,这部分人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困难,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这个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却有一个致命的陷阱,它忽视了学生报考学校的所要用到的“王牌”——分数!!!

以河南为例: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填报有陷阱,小心后悔终身

假如甲同学高考400分,乙同学460分,按照2016年的录取方针,甲同学只能报三本,乙同学则可报二本(包括三本)。2017年河南也进行了二三本合并,录取分数线确实降低了,二本录取分数线仅为389分。那么甲同学和乙同学都可以报原来的二本院校,可问题在于,一个400分的学生怎么去和一个460分学生竞争!!!

另外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二三本合并后,并不代表原先的三本院校就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就算得它也可以称得上一所“二本院校”,但它的师资力量、综合实力、费用并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而那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竞争力依然会很强,分不够硬的同学上二本院校,依然十分艰难。

因此,所谓的二三本合并,不过是录取的方式做了一个调整,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层面并未发生变化。调整来调整去,说“原来略高于二本线的考生受到冲击最大”的观点,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反而更加加大了原先只能报三本院校同学的报考风险。

倘若天真的认为,往年只能上三本的考生,现在也可以读二本,便放松警惕,只能是画饼充饥,自己麻醉自己,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那么,究竟该怎样报志愿呢?

一、分数决定选择。

根据自己的分数,参考历年来某一所学校的录取分数。

家长要明确合并后的二本批次分数线的概念。合并后的二本线就相当于原来的三本分数线。同时考生家长要知道真性二本分数线是多少。真性二本分数线虽然被隐形,但可以计算出来的,当然这是一个相对值,仅供考生家长参考。

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一本分数线值—上年一本线与二本线的差值=真性二本分数线。知道了真性二本分数线,考生就可以定位了,真性二本线线上的就报一般普通院校(原普通二本院校),真性二本线线下就报民办院校、独立学院(原三本学校)。

二、专业的选择

专业的选择很重要,不但决定了你未来四年的生活,甚至决定了你一辈子的生活。因此首先你要做的是根据自己内心,知道自己热爱什么,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把不能接受的专业统统筛掉,划定你可以接受的专业。然后是热爱优先,选择自己热爱的,其次是不讨厌为主。

考虑专业时,首先不要跟形势,不要觉得某一门专业是热门专业,未来好就业就选报。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行业转型也快,专业很难跟得上形势。

再一点就是要考虑其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这个专业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尽量不要选择“万金油”的专业,好像这个专业做什么都行,又好像什么都不行。

如果你不热爱,而且不想搞学术,慎报带“学”字的专业,什么哲学、历史学、物理学、教育学等等,建议报考应用型的专业比如应用物理,同样学物理,学习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三、学校的选择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呢?

一般认为,学校段位优先,同段位的学校,专业优先。其次要看学校的地理位置。

所谓段位优先就是说,能上985,就不上211,能上211,就不上普通一本。然后确定段位再以专业为优先选择。而有意愿做公务员、警察、法官等公职人员的同学,不要纠结学校,因为公职考试要求本科学历,专业对口,至于哪所学校则一视同仁。

所谓地理位置,一所一线城市的大学和一所三校城市的大学相比,他们的整体社会环境就是完全不同的,四年的耳濡目染又会给你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呢?

四、志愿的填报

1、 平行志愿下,各个学校一定要拉开梯度,必须摒弃一分也不浪费的想法,否则可能你就把这次高考就浪费了。

2、 注意根据自己的分数水平合理填报,三本的成绩报二本的大学,筹码太大。没了三本,就意味着,少了一次录取机会,一旦二本滑档,直接掉到专科。

3、 了解清楚高校信息再报考,每年都有高分考生报考哈工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果被哈尔滨理工录取。

4、 高分考生慎报提前批,不要抱着把志愿表都填满的心态去填提前批,很有可能会被高分截流,让比你分数水平低很多的学校录取。

5、 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时,要注意这个学校有没有少数民族预科班或者中外合作办学,如果有的话,会直接拉低这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干扰报考。

6、 如果分数在段位内较低,还希望上该段位大学,就往远报,越远录取概率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