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伪勤奋:就是把自己往绝路上推!

1

有必要先讲一件我曾经经历的过的事情。

2014年我在某全日制教育机构带了两个高三毕业班,一个班全是文化生,另一个班全是艺术生。一般大家都认为艺术生不好带,因为他们调皮捣乱,和普通文化生相比底子更差且心浮气躁。可是那一年我却碰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艺术班的学生,因为各方面情况尤其基础知识方面太差,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按照老师的节奏走,也从来提不出任何似乎有见解的学习方案来,就连作息时间都是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就这样一直到6月份高考,结果当成绩出来时,普遍考的“异常好”,其中最好的一个学生是学美术专业,超出美术专业一本线130多分。

而另一个班,他们的基础相对好一点(其实也就300来分)。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雄心勃勃,定的目标大都为一本或二本院校。一开始老师们都对这个班的学生抱有很大希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慢慢地暴露了出来。

因为基础好,他们总想更快一步走向成功,总觉得老师的节奏慢,甚至当着老师的面否定当前的教学模式,提出相当有“见解”的方案来。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但学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典型的心浮气躁。然而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再后面―――他们太勤奋了!

按照当时我们的设计,从早上7点开始进班学习到晚上9点放学,中间扣除3个小时的吃饭及午休时间,还有11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如果白天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完全可以了。但问题就是出现了,尤其是中午。

我们当时规定,中午12点至1点半为吃饭时间,但鼓励大家提前吃完饭回来进行午休,一直到两点,再开始上课。但这些同学舍不得休息,一直在勤奋,任凭老师各种劝说,我自岿然不动。结果到了下午的课堂上,纷纷蔫了,导致下午的课效果很不好。

2

其中有一个姑娘,更加极端。

姑娘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校(极少迟到),可是早读刚参加一半,便已困的睁不开眼来。上午的课基本上也是在半睡半醒当中渡过的。到了中午,别人要休息了,她开始疯狂的学习了,结果下午的课又是飘飘然就过去了。

后来我找她谈话,问她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困,是不是玩手机了。她说,老师我没有玩手机,其实我每天晚上都学到两三点。听到这个答案,我顿时呆住了。我又问,为什么呢?你只要把白天的时间都利用好了,完全够了。她说,因为白天的失误(犯困)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所以晚上要加班加点给补回来。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她的症结之所在了吧。

她觉得白天没学好,所以晚上要补回来。可是她没有想到,晚上过度的学习又导致白天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恶性循环。退一步讲,究竟是自学有效率还是老师带着有效率,她没有搞懂。再退一步,长此以往,就算成绩上来了,身体素质也要下去了;更有甚者,成绩也没提上来,身体也垮了下去。

跟她沟通,跟她家长沟通,效果都不明显。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一个多月。

有一天姑娘突然发现她的胳膊肿了,又一看脚脖也肿了,再一看脖子也有些浮肿,我赶紧给她批假去了医院。到了医院一检查,全身性浮肿。最后,住了一个多星期的院。那一年,她读了大专。

3

其实,这个姑娘也好,这个班也好,都犯了一个共同的毛病―――伪勤奋。

其实,我们,一不留神也会犯上伪勤奋的毛病。

伪勤奋,在现代社会中,就像阻碍我们成功的瘟神一样。只要伪勤奋还存在,我们就很难取得成功。那我们又为什么为遭遇伪勤奋?

错误的拼搏理念导致错误的的努力方式。很明显,大家都不想伪勤奋。可伪勤奋却不是我们想摆脱就能摆脱的。只要我们的理念、方式一出问题,伪勤奋便迅速占领阻碍我们成功的高地。所以大至宏观上的方向、理念问题,小至微观上的方式、方法问题十分重要。就像美特斯邦威总裁周成建所说的:宁做方向正缺的乌龟,也绝不做方向错误的兔子。

所以是时候反思我们的自身了。

勤奋的背后,掩盖着懒惰的本质。任何一个人,从内心深处讲都不愿意也根本不会承认别人说他懒惰。所以当一些人还未取得成功,未出人头地时,总会让自己更加忙碌,给人一种勤奋努力、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假象。甚至久而久之连自己都相信了,因为他确实相信通过自己的勤奋,他很快会取得成功。可事实是,一年一年又一年,人家成功没有咱。问题在哪,还是被伪勤奋给麻醉了耽误了。你的勤奋性价比并不高!这就是伪勤奋的困境,就算累成狗也很难取得成功。

4

2015年,当我从公司辞职后,一度也为工作焦虑过。这时身边的朋友包括家人纷纷都劝我去考公务员。他们觉的我知识面广,考行测应该没问题;又教了多年的文史类学科,考申论也没问题,当然最好还是报个辅导班。

于是我添加了某培训机构的群。在了解了一定信息后,我决定不报。一个方面,我本身就是辅导机构出身,我对目前辅导机构的整体水平并不看好。另一方面,他们费用太高,我觉得就算投资了一这部分,收益的性价比也不会太高。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我相信自己的能力。

我在网上买了一套书,然后一直复习行测;直到考前那一天,才花了两三个小时把申论给看了。结果,考试时,行测不多说,就申论,做起来顺利得说粗鲁点就跟拉稀一样。

考完,我发现很多人在群里说,题难,没做完,申论不会写,甚至有人上午考完下午直接弃考。

后来,我一直没退群,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每当有新人进群询问考试的相关信息时,总有几个前辈侃侃而谈。我也觉的他们对于国家的这些考试信息掌握的太全了,由衷的佩服。

再后来,我又发现,这几位前辈俨然已经成为了考试专业户。他们经常在群里理直气壮地发他们的日程表:今天去某地考试,然后赶紧赶回来,明天再去某地考试,接着再去某地。

我笑了,绝不是嘲笑,是苦笑。他们已经陷入了伪勤奋的泥潭中。

首先方法的问题。我并不觉的他们的方法十分科学。考了这么多次都没考上,是选拔机制的问题吗?我看也未必。为什么不好好静下来认真地学习一段时间,哪怕是半年!也无非这半年过的清苦些。当你有水平了,人家自然不会放弃你,毕竟谁都喜欢人才。当然了,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没有一定时期的积累,学识很难显露出来。与其经常参加考试,像等中奖一样等结果,还不如先提升自己。

再一点,他们也很可能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成功假象”里了,这么努力地考试,似乎每考一次就离成功近了一次。实际上,只要没中举,不还都是失败。无非让人看起来他很勤奋,他很牛,他正在奔向成功的康庄大道上。

5

要避免伪勤奋,首先我们要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一个自我评估。看你的勤奋的性价比怎么样,看你的勤奋是否有效率。经常有人一提自己的工作便说:瞎忙不挣钱。好,我们不以钱作为衡量的标准,不挣钱不怕,你收获了别的方面的东西了吗?你收获了经验?学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如果没有,那你这么勤奋干嘛,在家里来个葛优躺多舒服。

如果发现自己目前正在伪勤奋,那也不怕,结合自身行业现状,适时调整。我就不信了你不会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