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447億補貼新能源車企 200萬年銷量路在何方

2018年5月25日,工信部公示了《關於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經審核,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應清算補貼資金約189.7億元。

e號研究院根據公示統計,2016年新能源企業申報推廣數有51016輛,企業申請清單資金為124.63億元,2016年第三批應清算補助資金為123.33億元。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申報推廣數有230616輛,申請清算資金為96.01億元,應清算補助資金為66.41億元。

447億補貼新能源車企 200萬年銷量路在何方

政策收緊 車企補貼“被拒”57億元

公示顯示,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共應清算補貼資金約189.7億元,其中2016年為123.3億元,2017年為66.4億元。e號研究院研究員發現,2017年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數數量比2016年增加了近8成,但經核算後的應清算補助資金僅為2016年的46%,補助資金“被拒”接近一半。

447億補貼新能源車企 200萬年銷量路在何方

據瞭解,核減原因主要包括車型部分參數與公告不一致;車型未進推薦目錄;行駛里程不足2萬公里;行駛證註冊日期不在規定時間內;未接入國家監管平臺;企業填報推薦目錄批次有誤等。其中1000輛以上規模“被拒”的企業包括江淮、北汽、廣汽、長城、御捷、海馬、江鈴、吉利等。

447億補貼新能源車企 200萬年銷量路在何方

從2016年開始,截至5月25日公示的這批在內,工信部累計已經發布4批,涉及新能源汽車42.47萬輛,補貼金額高達447.38億元。2018年前3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量1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0.78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4.21萬輛。同時,業界認為2018年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

重金補貼之下,市場反饋如何?

以全國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市場為例,根據近日出爐的交強險上牌量數據顯示,2018年前四個月北京市上牌量排名中,上汽榮威的ERX5、Ei5和北京新能源EC系列成功斬獲前三名,上牌量共計2495輛;而長安奔奔EV超越比亞迪搶佔到第四名位置;比亞迪、上汽、北汽分別佔據前10名各兩位席位。

447億補貼新能源車企 200萬年銷量路在何方

其中SUV車型佔據40%上牌量,成為北京消費者的首選目標車型。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雖然榮威進入北京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時間並不長,但善於營銷的上汽已然掌握消費者的心理,在以北汽微型車、小型車長期盤踞的市場中拔得頭籌。

447億補貼新能源車企 200萬年銷量路在何方

回顧2016年開始受補貼政策退坡影響,增速逐步放緩。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為79.4萬輛和 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市場佔比達到2.7%,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200萬輛,年複合增長率超40%。如何讓更多非限購城市的消費者因自發需求而購買電動汽車,是實現200萬輛年銷售目標的關鍵,也是眾多車企需要沉下心來思考的嚴峻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