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德勇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前一段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分析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场场都是硬仗。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们完成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带来新的挑战,使原本的硬仗更硬、更艰巨,也更加凸现了当前形势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挑战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为了防控疫情,人流、物流、商品流大幅受限,很多企业被迫停工停产,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

  由于社会流动的大幅减少,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消费受影响甚重,这会减少市场需求这一活跃经济的重要因素;同时,疫情给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按下的“暂停键”,也必然导致供给减少。供需两端齐受影响,波及就业、工农业生产、物价、外贸外资等各方面,中国经济正经受疫情的重大考验。

  今年,我们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已进入最吃紧的倒计时。然而,受疫情冲击,外出务工、产业扶贫、扶贫项目进度、进村入户帮扶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给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不少困扰。

  值得指出的是,因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显著,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也会影响到世界经济。如果中国这一“世界工作台”持续无法完全复产复工时,供应链就会面临断裂,而全球其他国家的货架显然就要变得空空如也。中国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最具成长性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受疫情影响而需求相应减少,其他国家也很难独善其身。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加强对武汉和湖北防疫的统一指挥,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等等,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为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虽然疫情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我国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强大的动能,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必须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既重视当前疫情的严峻挑战,也坚信未来的发展前景;既科学防控疫情,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常轨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谋划新的发展。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可以按照疫情严重程度,不同地方和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等几类,不同风险地区有不同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实行精准施策。有的地方在精准施策上做法更细腻。比如,安徽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防控工作需要,以县域为单元,将全省县域划分为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五个等级,分区分级实行差异化、精准化疫情防控策略。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是“刚需”。为帮助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中央出台了涉及财税、金融、交通、就业、消费、外资外贸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送上“及时雨”。在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规定动作”之外,不少地方也因地制宜地推出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比如,广东相继端出“复工复产20条”“税务10条”“金融暖企18条”“科技恵企17条”“促进就业九条”等帮企扶企“大礼包”,给企业复工复产吃下“定心丸”,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和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信心注入“强心剂”。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两手抓、两手硬,砥砺前行奔前程,就能够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