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線疾控人:與病毒只隔了兩層手套的“健康守門人”

1月25日,大年初一,徐瑾的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信息:“我的戰場沒有硝煙,我的身上沒有軍裝,但我能聽到衝鋒的號角,能看到博弈的廝殺,為了家人朋友和每一個人的健康,我和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戰友們,已經挑燈夜戰了一週,別樣除夕,別樣初一……鼠年,安康快樂!”

疫線疾控人:與病毒只隔了兩層手套的“健康守門人”

▲新冠病毒檢測

凌晨三點半,徐瑾結束了當天的工作回到單位宿舍,身體極度疲憊,思緒卻萬萬千千。
徐瑾是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副所長,在這場疫情中,臨危受命為省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實驗室檢測組組長。在此之前,她已經在實驗室崗位上工作了26個年頭,帶領團隊應對過2009年新甲型H1N1流感和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


疫線疾控人:與病毒只隔了兩層手套的“健康守門人”

▲在辦公室

時間回到2020年1月19日。離2020年春節還有五天時間,省疾控中心實驗室收到了第一份新冠肺炎病例標本,經檢測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1月21日,經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評估,確認該病例為我省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從此,河南省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式拉開了的序幕。

為了儘快讓全省各省轄市掌握新型冠狀病毒的實驗室檢測方法,1月20日,徐瑾在全省視頻會上對18個省轄市進行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技術的培訓,並在短短几天內組織團隊制定了檢測技術方案、規範各種流程,明確了全省實驗室的檢測任務,提出了標本包裝及運輸要求和實驗室生物安全要求,保證全省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作為抗擊疫情戰線上的“健康守門人”,作為新冠肺炎患者確診“一錘定音”的“隱形戰士”,徐瑾和她帶領的團隊,疫情發生以來,開始了以實驗室為家的生活。

從1月19日到29日,實驗室幾乎每天夜裡都燈火通明。無論檢測組輪到誰值班,作為組長,徐瑾都會堅持陪同到底,親自對整個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檢驗記錄和檢驗報告層層把關,直至完成每日檢測數據統計彙總之後,才能稍做休息。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她就會被地市疾控檢驗科同仁們的電話叫醒,實驗室檢測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她都會耐心細緻地解答。


疫線疾控人:與病毒只隔了兩層手套的“健康守門人”

▲其它實驗檢測

在這特殊的時期,工作壓力之大、任務之繁重可想而知,徐瑾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沒時間睡覺,連續幾天下來,平日身體素質較好的她出現了心前區疼痛。為了堅守崗位,不影響士氣,她去藥店買了複方丹參滴丸,避開同事偷偷吃下藥,又繼續全身心投入工作。

作為實驗室檢測組組長,徐瑾深知檢測工作是一項高風險作業,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檢測組的每一個成員都是戰鬥在最危險的地方,“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比我們日常病原檢測有更高的風險,而檢測者一旦打開標本管蓋,就相當於有一個新冠肺炎的病人站在跟前,只隔著兩層手套。”徐瑾說道。她以事無鉅細、嚴謹的工作態度杜絕每一處生物安全隱患,最大程度地保障團隊成員的健康。

徐瑾所有的時間被工作填滿,一個多星期沒有見到步履蹣跚的86歲老父親傳話說,“這孩子怎麼失蹤了?”聽聞此言,不眠不休疲憊至極都沒皺下眉頭的徐瑾,頓時潸然淚下!

“與病毒親密接觸,我們決不退縮。”徐瑾說。

實驗室檢測一直髮揮一錘定音的作用,準確及時地報告實驗結果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對省轄市的首發病例進行實驗室複核確診,只要確診為陽性,就意味著該市發現了首個新冠肺炎的病例,為了及時快速報告檢測結果,檢測組人員24小時待命值班,標本隨到隨做。

截至2月26日,省疾控中心實驗室指導全省疾控機構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等檢測31939例。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而徐瑾正是這樣一個“負重逆行者”,擔起了疾控人的使命。

疫線疾控人:與病毒只隔了兩層手套的“健康守門人”

▲2019年在基層指導流感監測工作



來源 | 河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