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五常之後,哪個國家最有可能打破格局,成為第6個常任理事國?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的世界性國際組織,聯合國的作用就如同當初一戰結束之後,由英法兩大戰勝國所建立的“國際聯盟”一樣,是二戰的五大戰勝國美、蘇(俄)、中、英、法用以維持戰爭結束後的新的世界秩序與國際體系——雅爾塔體系的國際性組織。也就是說,建立聯合國的本意實際上就是這五大戰勝國用以維持自己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權威、利益和話語權的工具;是專門用來防止哪天再出現個跟德三或是昭和一樣的愣頭青出來,想要重塑世界秩序,挑戰這五大國地位的組織。所以就目前來看,除非國際社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動,或是五大國腦抽同意有個第六常任理事國,否則聯合國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第六個常任理事國的。

五常之後,哪個國家最有可能打破格局,成為第6個常任理事國?

而如果不考慮現有常任理事國這個前提因素,只是從綜合國力以及其國際影響力和地區影響力來看呢?抱歉,恐怕依然沒有合適的選擇。

首先來看看經濟僅次於中美的日本,雖然日本的經濟實力非常強大(相較於其他落後國家而言),其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但是,日本的部分自主權卻仍然在美國的手上,這也註定了日本無法發揮它在聯合國中應有的影響力。況且,作為曾經的二戰元兇和法西斯集團中的主要成員,日本的這一“黑歷史”也導致了它根本沒有任何資格能夠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

接下來來看經濟排名第四的德國,作為歐洲的“三駕馬車”之一,其經濟實力同樣不可小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也不小。但是德國的軍事實力在德三失敗後便一落千丈,在兩德合併後不久更是頹廢,現在網絡上流行的“德三男兒、東德男兒,聯邦廢柴”就是出自於此;況且作為北約和歐盟兩大組織的成員國,德國的軍事自主權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而且作為曾經納粹主義的始源地和二次大戰的發起者,德國的歷史也同樣不光彩,該“黑歷史”也同樣導致了德國根本沒有任何資格能夠成為常任理事國。

五常之後,哪個國家最有可能打破格局,成為第6個常任理事國?

再來看看一直叫囂著自己是“南亞強國”的印度,儘管其經濟實力僅次於英法兩國,位居世界第七,同時還有著“世界辦公室”這一美名,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相對於其他國家也還算高;但是印度的重工業自主能力實在是堪憂,自研裝備屢屢遭遇失敗不說,而且其軍隊裝備基本靠買買買。試問這樣一個重工業底子薄,軍工水平低的國家,又怎麼可能擔任得起常任理事國這個職位呢?

接下來來看看巴西,儘管巴西的經濟實力位列全球第8,僅次於印度;從各方面來說在南美也算是個地區性大國。但是其軍事能力、軍工水平和國際話語權與影響力實在是有些差強人意。同樣不太可能成為第六大常任理事國。

最後來看看意大利,作為歐盟和北約的主要成員國之一,意大利在經濟上位列世界第九,其國際話語權也不弱;但是單純從軍力來看,意大利的實力連聯邦廢柴德國都不如,其軍事自主權也十分有限。況且考慮到意大利曾經是法西斯集團的主要成員的“黑歷史”問題,同樣沒有任何資格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五常之後,哪個國家最有可能打破格局,成為第6個常任理事國?

而如果再將現有的五大常任理事國這個因素加上去,那麼這些國家入常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自己好不容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付出巨大代價打來的地位,怎麼能夠說加人就加人?天底下怎麼可能有免費的午餐?況且,常任理事國這個身份本身就是象徵著某個國家擁有著完全獨立的主權,龐大的影響力與國際話語權,以及強大的軍事能力和所謂“正義的化身”,而全世界除了美國、中國、蘇聯(俄羅斯)、英國和法國以外,又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勝任這一角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