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另一個角度讀《內向者溝通聖經》:外向者如何瞭解內向者?

美國人力資源專家珍妮弗·庫維勒的《內向者溝通聖經》旨在讓內向者學會“如何在外向者主導的世界輕鬆突圍”,確實是內向者值得一讀的好書。

本書的一大重要目標就是希望內向者最大限度地挖潛增效,同時也希望管理者能夠理解並調動各種風格的員工。

性格的內向和外向,和一個人的道德水準、成就高低並沒有強邏輯關係,本文也只從溝通的角度來探討。

內向者需要加快一點信任內向者的速度,而外向者則需要多一點耐心去讀懂內向者的世界。

另一個角度讀《內向者溝通聖經》:外向者如何瞭解內向者?

珍妮弗·庫維勒的《內向者溝通聖經》


01

從“內向者之行”看“內向者之心”

說實話,六年前,我都是一個沒有睜大眼睛認真仔細看內向者的人。只是帶著一種感性上的不理解,從來沒有多花一點時間去琢磨為什麼內向者的思考方式、行為習慣和外向者是如此不一樣?

直到六年前,工作調動到一個新的體系,和我之前所在的職能管理部門或營銷體系完全不一樣。

我一如既往地向所有同事展示一個新來者的友好,意外地發現大家都不接招,就連工作上打交道比較多的幾個同事,儘管在我的一再盛情邀請下,一起吃過一次飯,但依然不冷不熱,完全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或者說我習慣的那種情感濃度。

好在我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也並沒有氣餒,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還做的不夠好,內心給這群同事貼了一個標籤“慢熱型”。

去年邂逅這本書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看的太表面,並沒有從內向者的行為中去參透他們的本質特徵。書中提到內向者有一些性格特徵,還是很擊中我的:

另一個角度讀《內向者溝通聖經》:外向者如何瞭解內向者?


a.“社交讓內向者身心俱疲”

這個特徵太令我震驚,喜歡熱鬧的外向者,實在難以想象社交會給你帶來壓力。特別是他們還需要在社交後花時間來恢復精力和舒緩壓力。

有一陣知乎上有個問題很熱門:“男人為什麼下班後要在車裡坐一會兒”。

其實這也很好地解釋了很多內向的男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內心的能量已經瀕臨耗盡,他們需要單獨的究竟默默消化一下,才能以更好的姿態面對家人。

b.“只想安靜,別人卻以為懦弱”

這一點我不太同意,從一個外向者的視角來看,內向者只想安靜的時候,我們會認為他是傲慢,或者是冷漠與疏離。

想象一下,當一個外向者興沖沖地想和內向者分享一件喜事的時候,內向者覺得太吵了,拒絕傾聽,或者很敷衍地聽,這就讓外向者失去了分享的樂趣。


c.“錯誤的溝通,失去個人力量”

並不是內向者都不擅長溝通,而是有的內向者在溝通時的傾聽和外向者的表達有較大落差。

外向者一般喜歡直來直去,這一點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當對方是一個內向者的時候,他會用自己的“慢思考、謹慎表達”方式來揣摩。如果外向者的生氣程度是2(0—5分,5分為最生氣),他說出來的語氣加上表情、肢體動作,在內向者看來就是4-5分。

內向者想,至於嘛,你這麼生氣,是對我有多大意見啊。於是他也被激怒了。

外向者本來就是急脾氣居多,這樣火氣就真的上升到了4-5分。


這就是外向者和內向者都在用自己的慣有思維方式揣度對方。溝通的用力方向剛好相反,就算不是“針尖對麥芒”,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如果所有的外向者都能將心比心,嘗試著用同理心去透過內向者的行為去發現內向者的性格及成因,一定會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認同與理解。

另一個角度讀《內向者溝通聖經》:外向者如何瞭解內向者?


02

從“內向者之心”讀“內向者之長”

《基業長青》的作者之一、著名管理專家吉姆·柯林斯這樣描述成功企業裡的領導者:“令人印象深刻的謙遜,不愛出風頭,而且極為低調”。

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通信行業工作,周圍的領導同事們內向者數量不少。職場本就是一個需要包容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真的不容易。

內向者的優點很多,最值得稱道的有如下三個:


a.謙遜低調

內向者性格含蓄內斂,不顯山露水,遇到心情波動時不“上臉”,不溫不火的性格在人群中不容易得罪人,只要不是特別孤僻,總體來說人緣都不錯。

內向者大部分時候,行動會“慢一拍”,這種慎重在一些商業決策中不容易陷入衝動,可以更理性地分析局勢。

b.善於傾聽

內向者在談話中往往扮演著“傾聽”的角色,他們不急於打斷對方、不太插話,充分聆聽後再會“三思而後言”。

內向者是一個好的傾訴對象,因為大家覺得他不會多話,讓別人更容易產生信任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

c.態度中立

內向者經常都是“中立者”,態度不偏不倚,不太會製造矛盾、引發紛爭,有時候也會起到調停的作用。

內向者還有一個特點,凡事喜歡追本溯源(俗稱“鑽牛角尖”),因此掌握了很多理論依據,在表態時,可能會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觀點。

以上三點,都是內向者顯而易見的優點,也正是很多外向者欠缺的。

外向者只有稍稍慢下一點腳步,去觀察與發現內向者的優勢,就會體會到這個世界更多的豐富與美好。


另一個角度讀《內向者溝通聖經》:外向者如何瞭解內向者?


03

外向者的“泛內向化”

《內向者溝通聖者》中,作者提供給內向者的4P法則,其實適用於所有的人。

一個外向者,如果能夠在思維節律上與內向者獲得更多同頻,那在人際關係上豈不更是所向披靡?

第一步:Preparation準備——計劃越詳細,應對越自如

內向者因為有點懼怕溝通,所以準備充分會更加自信,比如溝通對象的喜好、忌諱、溝通方式等。

而外向者太喜歡說話,自以為擅長溝通,反而會掉以輕心,經常會輕敵,因此依然也要“打有準備之仗”,不能漏掉準備的環節,讓調查強化發言權。

第二步:Presence展示——呈現越別緻,效果越不凡

內向者對自己要求過高,不習慣展現自己,一旦拋頭露面會有很大的壓力,要尋求合適的方式,慢慢習慣於展現自己的優勢。

而外向者從小習慣於各種場合的展示,會讓人覺得話太多卻“言之無物”,就更需要精心打磨,關注溝通內容,不流於形式,出奇制勝。

另一個角度讀《內向者溝通聖經》:外向者如何瞭解內向者?


第三步:Push推動——行動越快捷,執行越到位

內向者的慢性子在執行力方面難免有些滯後,行動的速度需要加強,才能促使自己的改變與成長。

而外向者想做的事情太多,常常出現虎頭蛇尾,要避免盲目的“快”,而要養成既要高效率也要高質量的習慣。

第四步:Practice練習——訓練越充分,表現越自然

內向者之所以畏首畏尾,還是因為技藝不精、技能不熟,所以練習多了才能熟能生巧,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外向者在溝通中也常常為冒失買單,有時候還會因為顯得“過於熱情”讓別人覺得假。因此外向者同樣需要刻意訓練、不斷精進,才能擁有如魚得水的自然。


這四步都是最簡單不過的詞,卻知易行難。

泰戈爾說:“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內外向性格難以轉換,溝通水平卻可以不斷提高。

外向與內向,秀外與慧中,互為補充,互為支撐。

另一個角度讀《內向者溝通聖經》:外向者如何瞭解內向者?


——END——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