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數噸鼠藥被搶食一空,鼠災的誇張程度絲毫不亞於蝗災

凡是都得有個度,過多過少都不合適。過於稀缺的動物會被列入保護名單加以保護,過多的動物又會引起麻煩,甚至造成災難。近期東非和印度的蝗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恐慌,畫面上密密麻麻的蝗蟲著實猖狂,令人懼怕。但如果換成鼠災會是什麼景象呢?我們來回顧一下1993年澳大利亞的鼠災。


數噸鼠藥被搶食一空,鼠災的誇張程度絲毫不亞於蝗災


任何動物災難都有其爆發的外界因素,南澳大利亞的馬爾地區通常是乾旱半乾旱氣候,那年夏天卻雨水充沛,接著又是一個暖冬,這為老鼠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老鼠的繁殖能力不用多說,只要存活率高,數量能在短期內呈現幾何級增長。1993年,馬爾地區的老鼠達到數十億隻,農田被毀殆盡,老鼠進駐人類的家園、農舍、糧倉,甚至攻擊牲畜和人類。凡是有空間的地方,都有老鼠。


數噸鼠藥被搶食一空,鼠災的誇張程度絲毫不亞於蝗災


當地居民對此束手無策,只好向媒體和政府求助。媒體對當地的鼠災情況進行了報道,密密麻麻的老鼠畫面震驚了所有人。政府加緊研製安全有效的滅鼠藥發放給當地農戶,動用了播種機械投放了數噸的鼠藥毒餌。能吃的幾乎被吃光,投放的毒餌被老鼠搶食一空。一夜之間,鼠屍遍地,這才控制住了局面。


數噸鼠藥被搶食一空,鼠災的誇張程度絲毫不亞於蝗災


生態平衡是各因素之間長期相互制約的結果,生態失衡是某些因素失常造成的後果。一旦條件具備,動物災害還會再次發生,在人類的能力範圍內,維持生態因素的平衡才是防災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