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豆瓣8.9《如父如子》|交換親骨肉的過程,亦是尋回失去的親情


豆瓣8.9《如父如子》|交換親骨肉的過程,亦是尋回失去的親情

什麼時候一個父親能真正成為一個父親呢?是從怎樣的一刻起,以為父親能夠真正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呢?

這是作者是枝裕和《如父如子》中扉頁的一句話,也是貫穿著整個故事的核心主題,同樣也是留給我們每個人思考的問題,因為我們一定是一個人的子女,也可能已經做了一個人的父母,我們該如何扮演好現階段的角色?關於血緣與非血緣,事業與家庭,我們是否可以兼顧,又是否有所捨去?

《如父如子》的故事情節算不上覆雜,講述的是一對精英夫妻在撫養了兒子六年之後,突然被孩子出生的醫院告知,他們的孩子可能存在抱錯的情況,結果也是如此,養了六年的孩子不是親生的,而他們的親生兒子在另外一個家庭,而對方撫養的孩子則是他們的兒子。就這樣,兩個原本沒有交集的家庭,因為“血緣”的緣故聚集在了一起,又因為聽從醫院的建議(在這種案例中,雙方父母最終百分之百都會選擇“交換”)兩個家庭在“交換”的形式下開始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就是故事的開始,也是一個父親如何接納非親生孩子的開始,也是一個父親如何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父親的開始。

豆瓣8.9《如父如子》|交換親骨肉的過程,亦是尋回失去的親情

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的作品總是給人善良與溫柔,思考與探索,《如父如子》中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父親感受,思考以及探索愛的過程,其中也講述著事業與家庭之間的矛盾,教育方式的選擇,還有偉大的母愛。這些令人動容的情節始終貫穿著整個故事。

交換回親骨肉其實是作者是枝裕和給讀者設置的陷阱,文章所探索的主題並不是關於如何交換孩子,而是通過“交換”,思考如何面對非血緣關係維繫的羈絆,維繫的感情。家庭條件之間的碰撞,教育方式的碰撞,兩個孩子性格之間的碰撞,以及碰撞中每個人所展示的情感變化來詮釋父子羈絆,來探索關於愛的主題。

幸福僅僅是看上去“幸福”如此嗎?到底是誰遲到在了孩子的成長中?

作為富裕、儒雅家庭的代表:父親野野宮良多畢業於名校,建築行業的頂尖設計師,一心撲在事業上,日理萬機,擁有著高檔的汽車,高檔的公寓;母親野野宮綠,賢惠溫柔,相夫教子,操辦著家庭的一切;野野宮慶多,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乖巧懂事。

而作為稍微拮据、大大咧咧家庭的代表:父親齋木雄大,全能電工,經營著一家名為蔦屋商店的五金店,當然這也是他們的家,有一輛拉貨的小貨車;母親由佳里,大大咧咧卻不失溫柔,廚藝精湛,絕對的話語權;齋木琉晴,天性活潑,無憂無慮。

豆瓣8.9《如父如子》|交換親骨肉的過程,亦是尋回失去的親情

而且在“交換”過程的前期,野野宮良多家總是準時的,言語行為禮貌的,而齋木雄大家則總是遲到,言語行為有點粗魯。尤其是在兩個家庭第一次見面(醫院)和第二次見面(購物中心)中,對於時間的,言語行為的描述更為具體詳細。至此,我也以為野野宮良多家是幸福的,以為慶多就如同名字的寓意一般:希望他能度過多福、喜慶的一生。又或者說那個時候有點替琉晴感到不幸。

就像是後面劇情中,野野宮良多質問當初故意抱錯孩子的護士一樣,你為什麼要交換兩個孩子,而護士的回答是:“因為野野宮太太一家看起來太幸福了,所以我故意換的”。毫無疑問,在很多人眼裡野野宮良多家庭是幸福的,父親事業有為,母親溫柔善良,兒子乖巧懂事,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可事實呢?

在以後的交換中,野野宮良多總是遲到的,總是缺席的,而且當他說出想要以條件的方式同時留下慶多和琉晴的時候,無疑是最粗魯的,最無禮的。在家裡陪著孩子的多數時間只有母親綠,陪著孩子成長的多數時間只有母親綠,野野宮良多先生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在工作,都在努力為這個家庭營造幸福的條件,也會大家會問這樣有錯嗎?賺錢養家自然沒錯,但是為人父也應該是你不可缺席的工作吧。這是野野宮綠的質問,是齋木雄大的質問,也應該是我們的質問。反觀齋木雄大家,雄大一直扮演者孩子在幼年時代父親的責任,陪著孩子成長,參與孩子的成長,見證孩子的成長,這也是為什麼琉晴那麼像雄大的原因,當然除了樣子以外,沒有不像的地方。

豆瓣8.9《如父如子》|交換親骨肉的過程,亦是尋回失去的親情

或許也不該把這全部的責任都推給父親良多先生,因為良多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教育條件下長大的,良多先生或許也在學著他父親的樣子,在做一個父親,在承擔一個父親的責任,在扮演一個父親的角色,雖然他不怎麼喜歡自己的父親,但此時他卻最像自己的父親。而這次的交換,恰恰給了良多先生機會,琉晴的出現給了良多先生重新學習做一個父親的機會,而慶多的離開,讓良多先生體驗了一次傾注的感情是絕對不會因為非血緣關係而割捨的。就像良多先生養母裡子說的那樣:就算沒有血緣關係,也沒關係的,一起生活,就會處出感情來,也會越來越像相似,夫妻不也是這回事嗎?父子的話不是更加如此嗎?

像與不像這種事情,只有沒有感受到與孩子羈絆的男人才會去糾結。

這是由佳里的憤怒,也同樣是綠的憤怒。母親綠一直耿耿於懷的是,當得知慶多不是親生的時候,良多先生竟然說了:果然如此啊。

果然如此啊,其實就是良多先生認為慶多不優秀,不強勢,不去上補習班就沒法被錄取,鋼琴完全沒有長進的原因,因為慶多根本就不是良多先生的兒子。

果然如此啊,孩子根本就不是我的,笨或許是理所應當,不聰明也該如此,因為良多先生對雄大先生就瞧不上眼。

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也是對母親綠的完全否定,是對母親綠六年來含辛茹苦的否定,這是母親綠的底線,因為綠明白,如果肯定了良多的話,就等於否定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事實上父親良多已經在踐踏著母親綠的最後底線。

豆瓣8.9《如父如子》|交換親骨肉的過程,亦是尋回失去的親情

我記得我的母親也叮囑過我,要努力哦,要不然你的爸爸會瞧不起我的,會說孩子都跟你一樣笨。只是那時,我沒有感覺到這對母親是多麼大的傷害,也沒有意識到這句話也是在否定著母親全部的努力。

就像是很多父親們一直強調的,我的孩子本該和我一樣優秀,我的孩子們本該跟我一樣成功,但往往不成功的地方,往往不滿意的地方,都歸結於是母親教育的錯誤,是跟隨了母親的基因,可事實本不該如此才對。我想這也是作者是枝裕和在《如父如子》中想要給我們呈現的另一個主題,學會做一個父親不僅針對於孩子的成長,還要學著感受妻子作為一個母親的不容易,作為一個母親所傾注感情的偉大。綠是如此,由佳里如此,良多養母信子如此,護士祥子也是如此,《如父如子》中的母親沒有一個不是傾盡全力的,沒有一個不深愛著自己的孩子。

父親眼裡的不像更多的只是慶多沒有達到良多心裡的期待,至於樣子,良良多或許從來沒有仔細瞧過。而母親的不像則是在抗拒,在否定,因為母親從來沒有覺得孩子不像自己,不像自己的父親。就像是破繭成蝶,就像是蝌蚪變成青蛙,幼蟲是蝴蝶的孩子,蝌蚪也是青蛙的孩子。樣子像不像,是否能夠成為父親期待的樣子,真的很重要嗎?要比傾注六年的感情更重要嗎?

豆瓣8.9《如父如子》|交換親骨肉的過程,亦是尋回失去的親情

至少《如父如子》中的答案是否定的,傾注的感情絕不可能因為非血緣的緣故而割捨。只要你傾注了感情,傾注了全部的愛的人,是絕對不會割捨的,除非你從來沒有付出過,卻又想著得到。

那麼父親是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父親呢?

相處,陪伴,感受,思念。以前的良多先生給予家庭的更多的是物質條件,以及對慶多的要求,規矩,期待,還有寄託在慶多身上自己年少時未完成的遺憾——成為鋼琴家。如果按百分制,良多先生將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都放在了事業上,而只有百分之十的精力放在了家庭,而這百分之十的時間裡,父親良多又把最多的時間給了教慶多彈奏鋼琴。可是明明慶多不喜歡彈奏鋼琴,也彈奏不好鋼琴,但因為父親喜歡,也便一直堅持努力著。

父親良多曾經說過:要是有人對你做不喜歡的時候,就說’住手’,可是聯繫鋼琴便是父親良多要慶多做的事情啊。直到慶多就要變成齋木雄大家的孩子時,慶多也不忘問父親良多:在琉晴家也要練鋼琴嗎?或許在慶多心裡,父親良多不喜歡自己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沒有練好鋼琴吧。可是父親良多卻說只說了兩個字:隨便。那麼努力想要變得優秀的慶多,在父親這裡得到的回答卻是隨便,這是多麼的諷刺。

豆瓣8.9《如父如子》|交換親骨肉的過程,亦是尋回失去的親情

事情沒有商量的餘地,慶多與琉晴還是換了新家,有了新的爸爸和媽媽。只是琉晴從不叫良多爸爸,也未叫過綠媽媽。自己的親生兒子卻不叫自己爸爸,面對陌生而有著血緣羈絆的琉晴,良多沒有辦法,只得重新做一次父親。可這並不容易,父親良多在琉晴身上尋得到最多的影子,是小時候並不開心的自己,是想要逃離父親養母的自己。更多的時候,琉晴更像齋木雄大,喜歡炸雞,喜歡咬著吸管,喜歡說著和雄大一樣的口頭禪。

當良多先生翻著慶多的照片,也翻著慶多給良多先生拍的照片,良多先生心裡明白,慶多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越來越像自己了。不,慶多就是良多先生的兒子,而良多先生也是慶多的父親。故事的最後,良多先生緊緊的擁抱著慶多將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歉意與情感傳達給慶多。我想這也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關於溫暖與幸福。

《如父如子》父親教給兒子的,或許兒子也會教給將來的兒子。《如父如子》父親在做一個父親的時候,也一定會想起自己也是另一個人的兒子。在成為一個真正的父親的過程,或許也在如何繼續學著做好另一個人的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