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井噴的“雲綜藝”未來向哪兒走

井噴的“雲綜藝”未來向哪兒走


井噴的“雲綜藝”未來向哪兒走

  

《聲臨其境3》的“雲擁抱”與邀請大眾“聲咖”圍繞抗疫展開創作,從形式到內容都不失為特殊時期雲錄製的標杆之一。

  疫情帶來不可抗力,各類綜藝節目庫存紛紛告急。面對宅家的觀眾不降反增的觀看需求,湖南衛視《歌手·當打之年》《聲臨其境3》、東方衛視《中國新相親》、山東衛視《我是大明星》、騰訊視頻《見字如面》等傳統綜藝節目紛紛開啟雲製作模式,以保證節目常態化更新。而作為常規綜藝的補充,浙江衛視《我們宅一起》、騰訊《鵝宅好時光》、愛奇藝《宅家點歌臺》、優酷《好好運動》等新節目也在“雲上”應運而生。

  全民宅家的大背景下,打破錄製空間限制、縮短製作週期的“雲綜藝”,儼然特殊時期綜藝製作的最優解。不過,春暖花開終有時。待疫情過去,雲錄製能否衍生出獨具生命力的新品種,這一波井噴的“雲綜藝”又能給未來帶去哪些啟示?

  這場即興變革,激發出小成本、接地氣、少劇本的新氣象

  這是一次打破常規的嘗試。目前的“雲綜藝”大致分兩種。其一是傳統綜藝的特別版本,是在沒有錄影棚的情況下,由節目嘉賓自行拍攝後將素材輸送給節目組進行後期剪輯的做法;另一種則類似網絡直播,主持人與嘉賓雲連線,無論是明星展示各種技能、或者連線朋友嘮家常,都給受眾製造了親切感、陪伴感。

  不管採用何種方式,“快”是這批“雲綜藝”的共性。從決定立項到第一期與觀眾見面,由《快樂大本營》衍生的《嘿!你在幹嘛呢》耗時五天,《天天向上》的《天天雲時間》用了四天,《好好吃飯》更是在48小時內就完成了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就地取材”也是現在雲錄製的普遍特色。《見字如面》在短時間內蒐集了全民抗疫時期的信件,那些文字予人力量、予人暖意。《聲臨其境3》向全網廣撒邀請函,疫情期間的注意事項、抗疫一線即景成為大眾“聲咖”不約而同的創作素材。一系列“宅主題”的節目,則把內容創作交付嘉賓本人,從他們的居家日常、生活分享等開闢出不同以往的新鮮視角。

  有意思的是,因為即時連線、宅家等非常規綜藝操作,一些節目出現了脫離“劇本”的意外之喜。《嘿!你在幹嘛呢》因為主持人居家錄製,家屬意外闖入了鏡頭,結果素人引發的接地氣效果,成了當期一大亮點。類似情況還發生在《中國新相親》的最新一期中。龐大的“紅娘團”被請到雲上,由女嘉賓隨機挑選後視頻連線。其中一位連線到了身處武漢的“小紅娘”,情理之中,“小紅娘”親述的生活近況受到觀眾普遍關注,為節目在主線之外製造了看點。

  相比以往一檔綜藝要製作數版方案,來回比稿溝通,還要動用聲光電等大型道具等,如今的“雲綜藝”顯然更為短平快。它們既能以可控的成本為原節目續航,也能以新鮮感拉動關注,還因緊貼當下語境、跳出原有框架而收穫意外之喜。這些小成本、接地氣、少劇本的新氣象,無疑是這場疫情倒逼下即興變革的積極意義。

  與其說新綜藝物種的萌芽,不如探究一時風光能留下多少啟迪

  既然“雲綜藝”大有用武之地,一時的權宜之計能否成為新綜藝物種的萌芽?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視頻節目創新研發專家冷凇表示,儘管雲錄製實現了跨屏互動等形態創新,但只是平臺和製作機構的無奈之舉,仍屬非常態化解決方案,長此以往必將產生審美疲態。

  綜觀一系列拿“宅”字做文章的綜藝,從衛視到視頻平臺,不外乎吃播、聊天、點歌、展示烹飪、居家健身、“你畫我猜”等互動小遊戲的範疇。受限於居家娛樂方式,十來檔節目除了能在嘉賓人選上排列出不同組合,內容方面著實越來越趨同。伴隨新鮮感的逝去,這類“雲綜藝”很容易陷入自我重複中。

  而對於更多得益於特定場景、震撼視聽音效的綜藝來說,“雲上”的製作水準必然無法匹敵。以《歌手:當打之年》為例,上一期通過“雲上”製作後,觀眾反響不一。一方面,能在非常時期實現歌手五地錄製、500位觀眾線上投票,彰顯了節目組強大的調控能力;另一方面,作為音樂競演類綜藝,現場觀眾的缺席是否折損歌手的表現力,不同的家庭錄製設備又是否影響了競演的公平性等,都是難以調和的問題。

  冷凇說:“無論是戶外真人秀、棚內綜藝還是場景化節目,由物理層面的接觸所引發的化學反應、情景氛圍都會提升可看性。觀眾會在當下對雲錄製有獵奇圍觀,但等恢復常態化場景錄製後,雲錄製可能遇冷或停留在概念層面。”

  相比“雲綜藝”自成一派,業內更看重這短暫的流行給行業提供了哪些可取思路。比如,“宅”系列中嘉賓隨性聊天得到了網友一大波點贊,背後其實是大眾對劇本簡單甚至甩開劇本的觀看偏好;而在全民防控疫情大背景下,一批圍繞抗疫主題的內容廣受歡迎,反映的實為觀眾對切己話題的強需求。

  撥雲見日總有時。待疫情過後,雲錄製能否“雲過有痕”,為綜藝注入更多真實、自然、清新之氣,這將是一時風光留下的長久啟示。(記者/王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