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人生就如同是大海的浪潮,有起有伏,有漲潮時的波濤洶湧,也有落潮時的平淡安寧。在慢慢的人生旅途中,總會伴隨著各種不同的意外,誰都不知道下一秒迎來的是狂喜還是悲哀。在我們行走的道路上,伴隨著各種看不清的迷霧,迷霧裡面隱藏著什麼?只有在踏入的那一刻才能見其分曉,見到它的真實模樣。不知道詳細細節的未知感,雖然少不了讓人恐懼,但更多伴隨的卻是刺激。人生旅途若是按照指定的規劃前行,那麼終究顯得呆板無趣,要選擇迎接未知的事物,這樣才能體會到更多不一樣的感覺。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在晚期時期,要說起比較厲害出名的人物,那當然就算是曾國藩。可就算是他這樣手握大權的權貴,也總是在體會得與失的感覺,無法掌控未來。曾國藩熟讀四書五經,通過科舉考試成為了朝中大臣。所以他是以文為起點,從而進入了官場。在道光18年,他成功中了進士,因此進入了翰林院,成為了一名院檢討。由於能力出色,短短几年的時間他便升至了禮部侍郎的位置,又過了兩年,他成為了禮部右侍郎。在10年間就獲得了7次遷升的機會,連升10級,可以說這樣的成績是所有官員裡少有的。有這麼出色的官途履歷,他自然是有些驕傲自滿,覺得自己的能力高人一等。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這樣驕傲的心態並不好,容易得罪人。所以在他做官的這10多年裡,他樹敵不少,朝中不少大臣都對他虎視眈眈,想要抓住他的錯處。在這段時間,曾國藩表面上看起來風光凜凜,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但背地裡他卻過得如履薄冰,每走一步都是膽戰心驚,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彈劾。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起伏交替,這是人生途中不變的行跡方式。曾國藩雖然因為朝中被針對的關係處於了下風,但他很快就迎來了一個機遇,那便是太平天國席捲全國的行動。當時太平天國處於上風,打的清軍是節節敗退,朝中大臣們一提起此事就變成了啞巴,誰都不說話,誰都不想接手這個燙手的山芋。此時,曾國藩卻突然站了出來,他一個文臣卻攬下了武將的活,打算帶領軍隊和太平軍對抗。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別看曾國藩讀了這麼多的書,但他真的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因此對於他這樣一位只會紙上談兵的人物,軍中不少人根本就不服他。而他也是夠硬氣,開始從頭摸索,逐漸在軍隊裡建立起了威信,帶領著組建起來的湘軍和太平軍們大戰,並且取得了勝利。因為他戰功赫赫,同治三年時,他被加封為了太子太保,成為朝中重臣。此時,朝廷裡的官員們都開始夾起了尾巴,不再敢去針對於他,畢竟當時的他已經手握大權,統領著幾十萬的兵馬。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那麼如此風光的曾國藩是否就人生圓滿,毫無任何遺憾呢?這當然不是的!雖然手握大權,再一次成為了眾人爭相巴結的對象,但背地裡的他卻過得相當的孤寂,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就是這個道理。曾國藩拿的兵權越多,就越會涉及別人利益,從而他會招惹更多人的嫉恨。別看曾國藩當時手握50萬大軍,但這些兵馬並不是真正的都完全效忠於他,裡面涉及到了多方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讓他帶兵之時遇到了諸多問題。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就連皇帝也開始對他產生了忌憚心,一直都希望找機會廢除他的兵權。曾國藩藉著父親去世的事由向皇帝上書丁憂時,皇帝藉此由頭就答應了下來。這讓曾國藩愣在當場,他本以為皇帝會拒絕他的請求,認可他的重要性。沒想到皇帝卻選擇卸磨殺驢,藉此機會就廢除了他的兵權。權力這樣誘人的東西,很少有人能夠拒絕,曾國藩並非是真心實意的想要歸還兵權,他只是在試探皇帝,沒成想最後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弄巧成拙。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沒了兵權後的曾國藩,最後選擇回老家。在這裡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一生,終於他明白了,人生就是得與失的交替,一個人不可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也不可能永遠只是失敗伴隨。在曾國藩的整個職業生涯裡,他曾經是那驕傲的天之驕子,也曾經落魄的被所有權貴打壓。在他和太平軍的對抗中,他不是每一場戰爭都取得的了勝利,也有很多場戰爭是以失敗結尾。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想明白了這一切以後,曾國藩突然找到了寧靜。雖然手上的權力沒有了,但他的日子過得更輕鬆悠閒了。每天一睜開眼,不需要想著朝廷裡的勾心鬥角,不需要想著軍隊裡的繁雜瑣事,不需要想著人際交往裡的笑裡藏刀。沒有了權利以後,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頭百姓,大家不需要想著從他這裡獲得什麼?也不需要想著他會從別人那裡拿走什麼?大家能夠平等真心的對待他,所以沒有了富貴王權以後,他反而多了更多的朋友,多了隨遇而安的心性。當一切煩惱煙消雲散後,曾國藩的生活過得更悠閒自得,每天吃好睡好,日子瀟瀟灑灑。此時的他覺得,這樣的感覺挺好的,看似失去了,其實是得到了。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曾國藩能夠看明這一點人生真理,我們其實也應該能夠看明白。不管手上得到多少東西,也不應該沾沾自喜,而是應該用平常心對待。因為說不定哪一天,這些東西就會從手上溜走,我們會體會到失去它的感覺。一件好東西溜走以後,也不需要為它感到悲傷,因為下一件更好的東西說不定就快來臨。用一顆樂觀又隨遇而安的心態來享受生活,用無所謂的眼光來看待一切的得與失,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過得更加的舒心。珍惜每一天的時光,認真對待擁有的,平常心看待失去的。不是你一個人例外,所有人的人生都是感受著失去和擁有的交替。

看歷史遠比看小說更為有趣,因為歷史就是一個有著無盡謎題的長卷,更何況還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的知識。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常有人問我讀什麼書好,我總是建議他去讀歷史書。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中國一樣有這樣完事豐富的歷史記錄,人類社會活動的所有變數都寫在了中國的歷史書裡,你想看問題更通透,可以去讀歷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讀歷史,想搞清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去讀歷史。甚至當心情不好時,也可以去讀歷史

尤其是去讀《資治通鑑》,你不知道幹什麼了,迷茫的時候,去讀《資治通鑑》,想了解社會里的各種關係,去讀《資治通鑑》,甚至想了解權術,也可以去讀《資治通鑑》。

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榮枯,被你一頁翻過,多少王侯將相在你的指間滑過,與你對話的都是帝王將相,你還會被眼前的小問題困惑住嗎?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一部《資治通鑑》,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很多人都喜歡看《資治通鑑》,最多的看了十七遍。

”一共一十七遍。每讀都獲益匪淺。一部難得的好書噢。恐怕現在是最後一遍了,不是不想讀而是沒那個時間囉。”

“中國有兩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都是有才氣,又不得意的境遇中編的。看來,人受點打擊,遇點困難,未嘗不是好事。當然,這是指那些有才氣,又有志向的人說的。沒有這兩條,打擊一來,不是消沉,便是胡來,甚至去自殺。那便是另當別論。"

當然,《資治通鑑》是文言文,如果大家沒有古文功底,可以選擇白話文,但白話文就存在一個翻譯的問題,如果版本不好,翻譯出來的東西就不準確。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我一般給大家建議入手《白話資治通鑑》十套裝,這本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大家知道,臺灣地區出了很多有名的詞人,比如寫出《東風破》、《菊花臺》、《青花瓷》的方文山。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國文功底很紮實。

原因就是他們成長的年代,正是臺灣地區提倡復興中華文化運動的時候。

當時臺灣地區有一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專門負責推行國學。

工作之一,就是出版大量的古籍,《周易》、《老子》、《詩經》等等。

而為了讓普通學生和讀者也能看懂史記、資治通鑑,他們就組織專家編寫了《白話史記》、《白話資治通鑑》。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這套書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裡面有重要人物畫像

有簡明皇帝譜系表、官制簡表。出來後得到了國學大師錢穆跟臺靜農的推薦。

作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愛好歷史,家裡一定要備這樣一套書,沒事的事情翻一翻,就會發現看問題的角度會完全不一樣。

不需要像看十七遍,能夠全部看一遍,重點的部分看上三四遍,就非常不錯了。208元一套


曾國藩:誰的人生不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白話資治通鑑【全套共10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