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為何司馬遷一直在貶低衛青,是因為他晚年做了什麼嗎?

文|飛魚說史

君子豹變,貴賤何常。青本奴虜,忽升戎行。姊配皇極,身尚平陽。寵榮斯僭,取亂彝章。——司馬貞《史記索隱》

說到漢武帝麾下第一名將,您會想到誰?

不少人會不假思索地想到衛青,想想也是,畢竟他的成就在那擺著的,比如說襲擊龍城,為西漢收復河朔與河套地區,再比如說擊敗匈奴單于,創下對匈奴作戰七戰七捷的記錄。

如果說他靠著姐姐衛子夫的關係,才有了一番作為,其實這只是說對了一半,因為他確實是靠著姐姐的關係才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但之後,衛青靠的就是自己的赫赫戰功了。

為何司馬遷一直在貶低衛青,是因為他晚年做了什麼嗎?

漢武帝

縱觀衛青的一生,那簡直就是傳奇,從卑微的出生,到位高權重的封侯,古往今來,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可以說寥寥無幾。

按照常理來說,這樣的一位大才之能,得到的評價該是一邊倒向誇獎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正如開篇引用的司馬貞之言,就把衛青說為奴虜,這絕對不是好的評價。

此外,衛青亦出現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佞臣傳》中,這更讓後世之人覺得司馬遷其實就是在貶低衛青。

那麼司馬遷在《史記》裡真的貶低了衛青?其實貶低談不上,但不受重視倒是真的,相比較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李廣的褒揚,對衛青倒是顯得輕描淡寫了些,似乎只是在論述衛青的生平,而無褒揚之意。

為何司馬遷一直在貶低衛青,是因為他晚年做了什麼嗎?

衛青

其實這也不能怪司馬遷,畢竟衛青在晚年做的事,確實不被司馬遷待見,究竟他做了什麼呢,彆著急,我們還得慢慢說。

衛青一生的功績。

在講究出身和門第的古代,衛青的出身可謂是極其低下,衛青的母親被後世稱為衛媼,如果他和姐姐衛子夫一樣是衛媼和其夫生的,倒也談不上出身卑賤,偏偏衛青是衛媼與來平陽侯家中做事的縣吏鄭季私通之後生的。

後來衛青被送到親生父親鄭季的家裡,但鄭季對這個兒子更從未多看過一眼,這也就導致了鄭季的其他兒子從來都不把把衛青當作兄弟,而是當成奴隸來對待,後來衛青長大一點,就不願再受鄭家的奴役,便回到母親身邊,做了平陽公主的騎奴。

為何司馬遷一直在貶低衛青,是因為他晚年做了什麼嗎?

衛青

後來隨著姐姐衛子夫受到了漢武帝的寵幸,衛青也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而這就是衛青榮耀一生的起點。

漢武帝時期,匈奴始終是大患,為了討伐匈奴,漢武帝兵分四路進擊匈奴,衛青就是其中一路的統軍者,這次討伐匈奴,四路大軍中,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返,一路直搗匈奴龍城,首虜700人,取得勝利,而勝利的這路正是衛青所統領的。

於是衛青的才華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接下來的討伐匈奴,衛青連戰連捷,使得匈奴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衛青也因此被封侯,成為了人上人。

司馬遷筆下的衛青。

直曲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靡北胡,這是司馬遷對衛青的評價,也是為其立傳的原因,而這點也正是描述了衛青的功績,似乎並無貶低之意。

那麼《佞臣傳》中為何會出現衛青呢,我們先來看看原文的記載: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

,如果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司馬遷的重點是後半句,意思是他們卻依靠自身才能奮進,自然不在佞臣之列。

為何司馬遷一直在貶低衛青,是因為他晚年做了什麼嗎?

衛青

此外,司馬遷又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指出,大將軍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這句話同樣說明了司馬遷對於衛青是持肯定態度的。

那麼為何後世有人說司馬遷貶低衛青呢,其實這還是和司馬貞的《史記索引》有關,正是司馬貞對於衛青的貶低,讓後世之人覺得,司馬遷對於衛青也是持有貶低之意。

衛青晚年的生活。

縱觀衛青的一生,可以說他是得到了善終,如果要說衛青晚年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其實純屬子虛烏有,從衛青死後的諡號為“烈”就可看出,畢竟根據《諡法》記載: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

那麼為何司馬遷對於衛青的晚年耿耿於懷呢,這是因為衛青在漠北一戰後,已經陷入無仗可打的境界,對於征戰無數的大將軍來說,這點是致命的,晚年的他為了明哲保身,衛青就開始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整天待在衛府,就是吃喝睡覺曬太陽,不參與朝政,也不與大臣來往,對舊部更不關心。

為何司馬遷一直在貶低衛青,是因為他晚年做了什麼嗎?

古代騎兵

此外,我們都知道司馬遷對於李廣那是持百分之百的肯定,但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因為李廣的兒子李敢打了衛青,而遭到了霍去病的射殺,這份後代的恩怨,自然被司馬遷記在了李廣和衛青的頭上。

當然讓司馬遷對衛青不感冒的還有其它原因,比如說司馬遷看不起衛青的出身,比如說司馬遷是主和派,而衛青是主戰派,再比如說,漢武帝對司馬遷處以了“宮刑”的懲罰,這自然讓司馬遷對漢武帝不滿,從而引發了對身為皇親國戚衛青的不滿。

飛魚說:

司馬遷在《史記》裡貶低了衛青?貶低談不上,不受重視倒是真的,不過司馬遷即使再對衛青不滿,對於他的評價和功績的記載,倒也沒有給予否定,這也正說明了司馬遷作為史學家的公正。

後世認為司馬遷貶低了衛青,其實是相比較對於李廣的褒揚而做出推論,那麼司馬遷為何對同樣是將軍的李廣和衛青,有著差異化的記載呢?

為何司馬遷一直在貶低衛青,是因為他晚年做了什麼嗎?

衛青

這是因為司馬遷同情李廣的遭遇,引起了司馬遷的感慨,進而聯想到了自身,才會在《史記》中對於李廣,處處透露著褒揚之意,正如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寫道: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就道明瞭李廣的命運多舛,

而相比較衛青卑賤出身,卻能平步青雲,最後被封侯,這點自然是被命運多舛的人所嫉妒的,當然司馬遷也是命運多舛中的一位,或者正是出於這份“嫉妒”之情,讓司馬遷對於衛青的記載多以平鋪直敘進行,而無記載李廣那樣的褒揚。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史記索引》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