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周氏宗譜》顯示周瑜後人遍佈皖浙蘇贛,羅貫中惡搞周瑜原因揭祕

十幾年前,全國多個地方發現了珍貴的三國周瑜《周氏宗譜》,安徽舒城縣就發現了四部。

其中,在舒城縣棠樹鄉八里村陳大莊發現了光緒三十年(1904年)修編的《周氏宗譜》,一套20本,詳細記述了周瑜的後人由舒城遷往江西湖口,後又遷回舒城的遷徙圖。結合之前全國其他地方發現的《周氏宗譜》,可以說周瑜後人遍佈全國多個地方。

周瑜文化研究會專門為了尋根周瑜,去了許多地方,除了安徽的舒城、宿松,還去了湖北、浙江、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基本上囊括了全國關於周瑜的所有遺蹟,並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古籍,對於周瑜的年譜、家族等都有較為詳細的考證,得出結論:

周瑜是安徽人的驕傲,舒城是國家商標局認證的“周瑜故里”。

《周氏宗譜》顯示周瑜後人遍佈皖浙蘇贛,羅貫中惡搞周瑜原因揭秘


全國有許多周瑜的遺蹟,包括:江西九江有“周瑜史蹟陳列館”“周瑜點將臺”,湖北有“三國古戰場赤壁”、廬江有“周瑜墓”等等。而單單舒城縣就有周瑜城、練三墩、周公渡、釣魚臺、九連墩等20餘處遺蹟。

據介紹,目前舒城縣也正在著力打造周瑜文化,系統保護和修復20多個周瑜遺蹟。

據周瑜後代介紹,他們認為《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妒忌、惡搞他們的老祖先周瑜。

南京人周柏泉是三國名將周瑜的第63代孫,他一直在不斷研究祖宗留下來的族譜,想查證自己所在的南京周氏是否三國名將周瑜後代。周柏泉終於在江西吉安發現了一套清道光三十年,三國名將周瑜嫡系後裔第五次續修的《廬邑烏東周氏宗譜》殘存繕本四卷。

這一宗譜不僅證明了周柏泉所在的南京周氏確係周瑜嫡系後裔,而且還道破羅貫中《三國演義》中醜化周瑜的原因,“羅貫中妒忌周瑜後人,才惡搞他的。”

周瑜後代說,《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其實是周瑜的妙計。

《周氏宗譜》顯示周瑜後人遍佈皖浙蘇贛,羅貫中惡搞周瑜原因揭秘


周柏泉將家中珍藏的《錫山周氏大統周譜》展示給記者,根據周譜記載,歷史上的周瑜應該是一位“英達夙成,存文武籌略”的奇才。他比諸葛亮大6歲,當年的赤壁之戰、草船借箭主意都是周瑜出的。

歷史上記載,周瑜的為人豁達大度,是個氣量廣大、運籌帷幄、氣度不凡的將帥。而且歷史上周瑜的英名也歷來為人歌頌。最為著名的應該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其中“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可見蘇軾對周瑜的英姿和計謀深為敬佩。

但是為什麼這麼一位風度翩翩的東吳大將,到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卻成了一位氣量狹小忌賢妒能的人,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呢?

原來,羅貫中“惡搞”周瑜是因妒忌其後人。

周柏泉告訴記者,羅貫中把周瑜塑造成一個“小肚雞腸,氣量狹小忌賢妒能”的形象,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千古冤案。“上面的材料也證明了這一點,而且,根據新發現的烏東宗譜記載,周瑜是在與曹操的大將曹仁大軍戰南郡(安徽合肥附近)時,中了毒箭,一年後傷重而亡,根本就跟諸葛亮沒關係。而羅貫中之所以這麼寫,是有原因的。”

從這個宗譜上我們找到了答案,原來周瑜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周循頗有周瑜的風範,但周循死得很早。而周瑜的二兒子周胤因為言語觸犯了孫權,被髮配到了當時的廬陵郡(今江西吉安烏東)。

《周氏宗譜》顯示周瑜後人遍佈皖浙蘇贛,羅貫中惡搞周瑜原因揭秘

周胤到了廬陵郡,一度落魄不堪,被當地一個姓羅的老員外(也就是羅貫中祖先)收為女婿。兩家結為親家後,代代相傳,一直到元末明初,周家為周敘一代,羅家為羅貫中一代。

“羅貫中每次科舉考試都落榜,而周瑜後裔周敘卻金榜題名,考取了進士。羅貫中心裡非常不服氣。

後來羅貫中隨父到山西太原一帶經商鹽業,常出沒茶館聽三國戲曲。當時的三國戲曲都是以劉姓為正統,後人就把周瑜的功勞轉移到了諸葛亮的身上。羅貫中聽在耳朵裡,覺得有趣,就把平時聽來的三國戲曲改編改編,寫成了《三國演義》。

但是,羅貫中不僅沒給和自己有親戚關係的周氏祖先周瑜平反,還進行了誇張創作來惡搞周瑜,以達到貶損與自己同時考科舉的明代進士周敘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