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楊冪上位記

一、

楊冪這段不一樣的人生,從她小時候被父母命名就開始了。

1986年9月12日,居住在北京南城衚衕裡的楊家誕生一個女兒。因為一家三口都姓楊,所以楊父靈機一動,給女兒起了楊冪(即"楊"的冪次方)這個頗具靈氣的名字。

楊父是一位基層民警,但想法總是很有創意。

別的父母自小培養女兒都是去學鋼琴、學跳舞、學畫畫,希望早些培養出女孩的氣質;而楊父不同,天天帶著小楊冪打乒乓球、羽毛球、溜冰之類的。

因此,小楊冪自幼便很調皮、膽兒大、欺負男同學從來不手軟,還獲得個「小厲害」的稱號。

小學的時候,年級每個班的體育委員都是男生,只有她們班是楊冪當體育委員。每天放學排隊時,只要有哪個男同學不聽話,她就毫不猶豫的踹上一腳。

也正是因為小楊冪太皮了,根本靜不下心來,讓父母一度發愁。不過幸運的是,那個時候的楊冪長得非常可愛且有靈氣,用現在的話語來說就是「奶萌奶萌」的。

楊冪上位記

楊冪小時候

1990年在小楊冪4歲那年,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開設小演員培訓班,父母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帶她去。

沒想到,「奶萌」的小楊冪性格活潑被一眼相中,還成為培訓班的寵兒。

有些人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楊冪就是屬於這種。

在培訓班才上沒幾個月,《唐明皇》劇組導演陳家林就在培訓班挑選「咸寧公主」扮演者時,一眼相中這位可愛且有靈氣的小女孩;次年,她又非常幸運出演周星馳名作《武狀元蘇乞兒》中飾演蘇燦的女兒,成為最年輕的「星女郎」。

再隔一年,楊冪又參演兒童劇《猴娃》。該劇不但獲得第14屆"飛天獎"和第12屆"金鷹獎"最佳兒童連續劇獎,還讓小楊冪遇到人生第一位貴人,該劇的製片人——李小婉。

李小婉對於小楊冪印象深刻,當時她跟小楊冪講戲時,發現這個孩子雖然只有6歲,但卻會很認真的聽她說話,努力達到她的要求,因此認為她日後在圈內必有一番作為。

隨後那幾年,小楊冪繼續參演多部戲劇,雖然都是小配角,但卻給她成年時進軍娛樂圈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劇組中獲得的「小成就」也讓她堅定要走這條道路。

二、

2001年,15歲的楊冪已經成長為少女。俗話說得好「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但這對於楊冪來說卻恰好相反。

隨著時間的流逝,楊冪幼時的可愛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張「方臉闊嘴」容貌。沒有花容月貌的外表,也沒有人氣與演技,自然連找她客串的劇都沒有。

眼看自己星途渺茫,楊冪也是坐立不安,但出身一般沒有後臺的她,也只能聽天由命。

這年暑假,楊冪參加一場初中同學聚會,小女孩圍在一起就是聊穿搭跟八卦。說來巧合,一位同學的媽媽在當年「穿搭界」一姐雜誌《瑞麗》當編輯,看到楊冪愁眉苦臉後,便提議讓她給幾張照片,看能否推薦去當雜誌平面模特。

楊冪上位記

楊冪與張子萱在《瑞麗》時期

這位初中同學好心之舉,讓楊冪得以進軍模特圈,並且結識現任陳赫的老婆——張子萱。

那年兩人形同姐妹,親密無間,無話不談。可惜楊冪很清楚自己的缺陷,在模特圈難有成就,

在《瑞麗》雜誌當平面模特一年後,曾經在小時候看上她的製片人「李小婉」終於想起當年那位小可愛,便讓公司聯繫到楊冪,籤她做演員。

這個李小婉並非等閒之輩,她自小便想當一位電影明星,可惜在16歲時被分配到新華印刷廠工作,鬱郁不得志的她就這樣工作了6年。

在她22歲時,正逢電影培養新人的年代,不想向命運妥協的李小婉辭去安穩的工作,進電影攝製組當了一名演員。接著趕上電影學院第一批招生,她更是奮發圖強考上表演系。

但悲催的是,那一屆考上的有二三十人,但是教學器材嚴重不足,師資力量不夠,只能減少6名學員。這其中就有李小婉,理由是年齡太大。

大學夢粉碎後,李小婉一度沮喪,整天渾渾噩噩。不過幸運的是,和北電關係密切的陳懷愷導演(陳凱歌父親)聽聞此事後,主動找到了李小婉,招聘她去做自己的助手,李小婉真正開始了她的電影人生涯。

此後李小婉人生猶如開掛一般,從助手做到場記、到演員、到副導演、再到製片人,更在《血色清晨》中結識了一位知己好友,叱吒京圈兒的女導演:李少紅。

兩人相見如故,在1995年北影廠宣佈解散後,聯合創辦了「榮信達影視藝術有限公司」,並捧紅了陳坤、周迅、黃覺等藝人。

楊冪上位記

楊冪與恩師李小婉

在要簽約楊冪進來的時候,「榮信達」已經拍攝了《大明宮詞》、《橘子紅了》、《人間四月天》等多部叫好又賣座的好影視劇,是行業的領軍人之一。

楊冪一聽有大佬帶自己玩,便果斷放棄「瑞麗」這個市場,而張子萱卻還貪婪「瑞麗一姐」的身份,不捨得走,最終落得個不溫不火的下場。

而在「榮信達」期間,楊冪還結識日後另兩位幫她的貴人:曾嘉與趙若堯。不過此時這三人還年輕,屬於她們的故事還沒開始。

三、

進入「榮信達」後,有了資源的楊冪開始嶄露頭角,同時也進行第一次「拔牙」。

那幾年在李少紅和李小婉的安排下,還在上高中的楊冪幾乎沒有間斷過拍戲,其中就包括跟胡歌飾演的《聊齋》、黃曉明飾演的《神鵰俠侶》,但一直卻火不起來。直到出演了《紅樓夢》中的晴雯之後,才算在觀眾眼前混了一個臉兒熟。

為什麼紅不起來呢?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同為「榮信達」創始人之一的李少紅並不像李小婉那樣看好楊冪,對她的演技也頗有微詞。

在一次採訪中,李少紅就毫不留情面的批評:"楊冪因為從小就拍戲,太習以為常了,都是下意識的程序化,快樂就哈哈哈,痛苦就哇哇哇,拍戲不過腦子。

"

楊冪上位記

李少紅評價楊冪

二是楊冪那時算是小有名氣,但依舊保持著比較隨性的狀態,對未來的生活和事業上還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劃,因此演戲也沒有進步。

所以,在跟著「榮信達」的前幾年,楊冪從來沒有出演過重要角色,都是些小打小鬧的配角。這點直到在她進入《紅樓夢》這個劇組之後才有了很大的改變,甚至影響她往後的演藝生涯與三觀。

當初《紅樓夢》的選角罵得非常厲害,一度成為國民關注度最高的話題,整個選角和雜七雜八的事弄下來,差不多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從2006年舉辦《紅樓夢中人》大型選秀活動開始為該劇選拔演員),直到2008年7月才得以開拍。

本來該劇是胡玫導演執導的,但後來製片方之一的「華錄百納」老總羅立平官宣換成李少紅當導演,李小婉擔任製片人。

在「榮信達」兩位領導人的帶領下,楊冪自然無可厚非進入劇組,但同時這個版本的《紅樓夢》也大量採用新人龍套。

在進組之前,楊冪始終覺得自己已經小有名氣了,和《紅樓夢》那些選秀出來的小丫頭相比,自己厲害多了,所以有點兒膨脹。

這點也無可厚非,一是劇組全部都是年齡比她小的演員;二是她覺得自己演戲經驗頗多,可以狂甩那些新人幾條街;三是她對自己和李小婉關係那麼好卻只拿到了一個晴雯的角色有那麼點小怨氣。

故而在進入劇組後,楊冪對於周圍的人態度就不太禮貌。特別是對於那些資歷不如她的小演員相處時,這種不禮貌的態度尤為突出,導致周圍的人和她的關係也不好。

然而太囂張是要付出代價的,沒過多久她那「高漲氣焰」就被熄滅。

楊冪上位記

楊冪談自己拍戲被打

因為演戲過於程序化,不過腦子,在《紅樓夢》劇組現場,凡是楊冪的戲少不了李少紅導演的痛罵,而且每次都是二三十遍那種。

當時自認為小有名氣,對周圍小演員都是鼻孔朝天的楊冪在拍戲現場頻繁被罵,面子與裡子完全被踩在了地下碾壓,骨子裡那點傲氣也被磨的蕩然無存。

多年後,楊冪在參加採訪時回憶起自己有一部戲中,因為自己演不好一場哭戲而被導演打過,不只打了很多耳光,還被多次毆打身體,被打的次數多達四五次。

"當時她讓我演哭戲,我演的不是很好,她和我說的很多東西我又不懂,她就罵我,然後就動手打我,具體到底為什麼,我也不知道。不過以後就沒有再碰到這種導演了,也是從那時候我決定以後一定要強大起來。"—楊冪採訪

而更令到當時「天真」的楊冪震驚的是,《紅樓夢》這部大IP電視劇背後的隱藏商機,導致在選角的時候各種關係戶潛入。

一天,在劇組閒逛的楊冪聽到兩個人私下議論劇組中大部分龍套演員都是投資人有關係的人,而楊冪得罪人還不知道。

兩人嘮閒磕的說完就走了,獨留楊冪在風中陷入沉思,反思自己之前囂張的所作所為。自此之後,楊冪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不過就是個沒有任何背景小演員,對於工作與待人的態度才有180度大轉變。

四、

雖然在《紅樓夢》劇組的經歷讓楊冪三觀盡毀,但也讓她意外地得到一個命運轉折的機會。

《紅樓夢》剛拍攝一個月,「唐人影視」也準備開拍《仙劍奇俠傳三》,本來「唐雪見」一角原定由唐嫣飾演,但是胡歌認為曾經跟他合拍《聊齋》的楊冪本人性格和唐雪見有貼合之處,作為男一號的他力推楊冪來飾演這一角色,因此她才接到《仙劍三》的邀約。

但是,李少紅卻以《紅樓夢》任務緊為理由,不放人。楊冪急了,因為《仙劍》確實是個大IP,前作捧紅眾人,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也是因為這件事,楊冪和李少紅鬧得很不愉快。

幸運的是,《仙劍》劇組背後的大佬是「唐人影視」的蔡藝儂,她親自出面與李少紅談了很久,才成功「借到」了楊冪。

2009年夏天,隨著《仙劍奇俠傳三》熱播,楊冪一炮而紅,與王珞丹、劉亦菲、黃聖依齊名並稱為「四小花旦」,在「榮信達」也漸漸有了自己的地位。

這時候,什麼廣告、戲約,也紛紛開始找上門。

楊冪上位記

《仙劍三》劇組埃及旅行

而成功捧紅楊冪的蔡藝儂也對她十分欣賞,欲要把她從「榮信達」挖來「唐人影視」。於是在2009年,蔡藝儂特意安排一場埃及旅行,參加的人有胡歌、楊冪、劉詩詩、袁弘,還有蔡藝儂。

除來楊冪外,基本上都是跟「唐人影視」有直接關係的人,足以證明當時蔡藝儂對楊冪的重視。在旅行歸來之後,蔡藝儂更是在不拿一分錢佣金的前提下,幫楊冪拉了一個遊戲廣告。

但正當蔡藝儂和楊冪的經紀人已經協商好價格,楊冪又接到另外的代言,為了不得罪蔡藝儂便讓李小婉推說是價格問題。

被矇在鼓裡的蔡藝儂還一股熱心腸,繼續為她爭取,還多拉一個遊戲代言,但最終還是沒有談攏。

之後得知真想的蔡藝儂氣不打一處來,在《仙劍三》江蘇宣傳活動上,蔡藝儂以「預算不足」為理由拋下主演之一的楊冪,只帶了自己「唐人影視」旗下的藝人胡歌、劉詩詩等人去宣傳。

這個藉口確實很蹩腳,這麼大一間公司會出不起這些費用嗎?這也導致楊冪的團隊都在貼吧調侃「唐人太好笑了,預算有限?」。結果這番話成為雙方罵戰的導火線,楊冪的粉絲在網上到處都是罵蔡藝儂「老巫婆」和「生物」的髒話,惹得蔡藝儂更加憤怒。

不知道是否出於報復,在臺灣宣傳會上,蔡藝儂又以臺灣只限帶兩名藝人為理由,只讓胡歌與劉詩詩去宣傳,再次落下女一號楊冪。

於是乎網上再罵聲一遍,楊冪和蔡藝儂徹底罵僵,從此凡是「唐人影視」的劇都跟楊冪無緣。而「唐人影視」是代表上海那邊娛樂圈(海派)的領軍人,也就是說那時的楊冪明面上得罪蔡藝儂,私下又不被李少紅(京圈)討喜,同時跟兩位圈內大佬結下仇怨。

正當楊冪再次愁眉苦臉的時候,又有一個人衝出各位大佬的圍剿下,不但解救楊冪與水火之中,更是把她捧上一線女星的神壇。

五、

在《仙劍三》爆紅後,楊冪已經踏入一線大咖行列,但之後為什麼反而接拍《美人心計》,飾演女三號莫雪鳶呢?

這其實跟當時楊冪心態有關。

話說當時於正在籌備《美人心計》時,一直苦苦尋覓符合「莫雪鳶」這個角色氣質的飾演者,直到看見楊冪的古裝照,他才一錘定音。

於是楊冪在《仙劍三》拍攝的尾聲時期,便收到《美人心計》劇組的邀請。當時還不知道自己會火,且經過《紅樓夢》劇組洗禮不久後的楊冪絲毫沒有猶豫,迅速接下這部劇,飾演林心如身邊的小丫鬟。

接連出演了《仙劍三》和《美人心計》兩部爆火的戲,楊冪也因此打開了自己的古裝戲路。

楊冪上位記

(左)佟麗婭(中)於正(右)楊冪

2010年,楊冪和「榮信達」的合約到期,她成功藉助「榮信達」這個跳板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從而有資格飛往更高的地方。

離開榮信達的楊冪雖然與李少紅開始反目,但卻轉簽到了更大的公司「香港美亞娛樂」,身價暴漲。

為什麼楊冪會選擇這間公司?其實就有一半的原因是曾嘉,一半是楊冪想往大銀幕發展。

還記得之前楊冪剛進入「榮信達」的時候,曾嘉還只是李小婉的小跟班,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與學習,野心勃勃的曾嘉已經不甘心一直當個經紀人,於是在2009年便跳槽到「香港美亞娛樂」擔任藝人經紀部總監。

而跟蔡藝儂交惡的楊冪,也成功搭上於正,為她未來出演《宮鎖心玉》打下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這個決定也成為楊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至此讓她開始走向上坡路,並幫助她拿到《宮》《古劍奇譚》等重要資源。

2011年,楊冪在於正的欣賞下出演了《宮鎖心玉》,一舉成為新的國民女神,無人不知不認不曉,這次是真的全面「爆紅」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當楊冪憑藉《宮鎖心玉》迅速走紅感到不可思議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負面新聞也向她湧向而來,成為新一代「熱搜女王」。但此時的楊冪早在娛樂圈摸爬滾打數年,練成一顆強大的心臟。

楊冪上位記

曾嘉、楊冪、趙若堯

同時曾嘉也抓住這個輿論風口,把楊冪發展成為全面性藝人,並且聯繫上副手趙若堯一起擴大團隊,成為楊冪的經紀人,模仿前輩范冰冰成立個人工作室。

那些年,楊冪影視歌三棲全面發展,除了有《宮鎖心玉》等爆紅的電視劇外,還簽約「少城時代」發佈個人音樂專輯《親冪關係Close to Me》。

同時在大銀幕上,楊冪出演的《孤島驚魂》也創造中國驚悚片的票房紀錄,在《建黨偉業》《武俠》這些大製作圍剿下,僅用幾百萬的成本就賺到8500萬票房,不僅為她打開電影之門,還讓各路資本看到楊冪這顆資本新星。

這年楊冪還與劉愷威在拍攝電視劇《如意》時因戲生情;2012年,兩人雙雙在個人微博承認已開始戀愛。

很多人認為這段感情是互相利用,其實從時間線來看,楊冪當時正處於事業最重要的上升期,能在這個時間節點勇於承認戀情,並在兩年後結婚誕下一個女兒,絕對是有過真愛。

六、

2012年,楊冪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從前一年的第92名晉升至第13位,並在福布斯中國微博名人榜中位列第2。

楊冪、曾嘉、趙若堯三人經過多年相處奮戰,也有了姐妹情誼。不像尋常的上下級關係,更像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也總是在閒聊之餘商量要做點事業。

說幹就幹,2014年3月三人自立門戶,共同出資300萬成立「海寧嘉行天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楊冪以接近19%的出資份額位列第三大股東。

嘉行成立後,不熟悉運營的楊冪主負責「臺前」工作,只管演藝事業;出資最多的曾嘉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把控公司整體大局方針;趙若堯擔任副總經理,進行公司項目的落實執行。

楊冪上位記

楊冪巔峰時期調侃自己完全沒有時間休息

憑藉楊冪這個「拼命三娘」的招牌下,嘉行越做越大,也招收了不少的藝人。在2015年,三姐妹又成立「西藏嘉行四方投資管理合夥企業」。

同年9月,嘉行又收購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西安同大」37.5%股份,完成借殼上市新三板,估值2500萬;時隔一個月後,嘉行宣佈向「尚世影業」定向發行股票,分兩次完成募捐3億,獲得「西安同大(未來的嘉行傳媒)」20%股權。

為了獲得這3億投資,雙方簽署對賭協議,若嘉行在2015、2016、2017這三年累計稅後淨利潤低於3.1億,嘉行則以15%的年收益率回購尚世影業持有的嘉行股票。

說直白點,如果嘉行如果不能在3年內賺取3.1億淨利潤,或者楊冪離開嘉行,那麼它就需要以4.35億元的價格買回尚世影業手中的股份,也就是要賠償1.35億;但若成功,嘉行的股價會最初的1.7元爆升至78.95元,短時間增值45倍。

為了完成這次對賭,楊冪等藝人開始要玩命賺錢,各種接廣告、接代言、接電影,反正不管口碑是好是壞,賺錢至上。

2015年,作為嘉行吸金能力頭牌的楊冪正式成為「圈內頂級勞模」,一年就出演5部電影,雖然口碑差,但是票房成績可觀。僅《我是證人》與《怦然星動》就拿下2.2億與1.6億票房,嘉行也在這年淨利潤達到8100萬。

2016年,楊冪接拍《親愛的翻譯官》綜藝《真正的男子漢》貢獻居多收益;同時嘉行旗下另一位女星迪麗熱巴也爆紅,憑藉《漂亮的李慧珍》也貢獻不少的收益。

這年,憑藉這三部熱門電視劇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收入,淨利達到1.27億元,還差一個「小目標」就完成對賭協議,但同時留給嘉行的也不多了。

2017年1月隨著楊冪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線,網絡點擊量高達370億,「楊冪之後再無白淺」登上熱搜,熱度與利潤一飛沖天。

2017年8月25號,嘉行發佈半年度報告,宣佈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37億元,淨利潤為8465.46萬,僅差一千多萬,對於下半年的嘉行來說已經完全沒有壓力。

曾經一度擔心無法完成對賭的嘉行憑藉這部劇提前完成目標,還超額完成。那年,嘉行全年營收達到4.78億,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1.94億,再加上前兩年賺到2.08億,三年合約期間嘉行一共賺了4億多,完成對賭。

同年,嗅到金錢氣息的「完美世界」宣佈出資5億購買嘉行10%股份,估值達到50億。而在2015嘉行才估值2500萬,在三年內嘉行翻了200倍,楊冪、趙若堯、曾嘉三人紙面身價也達到幾億。

可以說在嘉行快速前進的那幾年,是楊冪扛著大旗來完成的。但與此同時,所付出的代價也逐漸顯露出來。

七、

由於在對賭期間接拍大量質量低劣的劇本,令到她本人作為明星身份的口碑有所損失。

例如《畫皮2》導演烏爾善就隱諱地批評過她軋戲,每次在劇組想找她都找不到人;監製陳國富也表示楊冪進進出出,跟她的工作時間被壓縮;陳紅透露陳凱歌拍《搜索》的時候有意選楊冪,但那個時候她同時軋四五部戲,才選擇王珞丹。

楊冪上位記

陳紅跟南都娛樂週刊對話

以上都僅是在同行之間的口碑問題,隨著亂接爛片賺快錢後,楊冪的票房號召力也不再。

2017年,楊冪主演的兩部電影《繡春刀2》虧損3000萬、《逆時營救》虧損4500萬。甚至那個被吹上天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370億點擊量也批評數據造假。

這種種因素導致對楊冪與嘉行最大的影響是:資本,逐漸對她產生動搖

比如在2017年,「完美世界」宣佈出資5億購買嘉行10%股份,實際只出了2.5億;同時那一整年,嘉行自己投資的影視劇外,楊冪沒有再接到其他的任何項目。

口碑和風評的下降,導致楊冪和嘉行現在也陷入比較尷尬的局面,因為一些醜聞與粉絲抵制,後續作品也不突出,楊冪彷彿陷入泥沼,舉步難行。

從15年到17年期間,楊冪扛著大旗把嘉行的業績衝到4億多,但為了追求利潤,從而選擇走流量路線。

直到現在,她的粉絲多次抵制嘉行,股份被稀釋到7%也不選擇退出,而且嘉行還沒有另一個像她這個級別能扛大旗的人為她分憂,且未來出現任何名譽或者輿論上的風險,第一道風口就是你,這個權利與義務對等嗎?

再加上2018年12月22日的楊冪與劉愷威離婚牽引出來的線索,這點大家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懂其奧妙之處。

楊冪上位記

但不管如何,在最吃青春飯與背景的娛樂圈,楊冪憑藉著自己的「小聰明」一步一步達到目的。

在同齡人還在準備高考的時候,她就敢飛出去開始拍《神鵰俠侶》,後面自己挑劇組、混圈子,在「榮信達」與「唐人影視」之間混得風山水起;後來《仙劍三》一躍成名,又隱隱察覺有劉詩詩在,選擇唐人資源還不一定留給她,自己盤算著找下家。恰逢當時於正跟「唐人影視」因劇本開戰,有熱度、有話題,於是兩人強強聯合憑藉《宮》一舉成名。

在於正和蔡藝濃在網上吵翻天時,楊冪躲在後面偷偷觀望,糖衣炮彈只吃「糖」,「炮彈」留給別人。錢她賺了,名她留了,粉也漲了,名利雙收後便聯合幾個舊相識去「打天下」,最後還成功利用資本成為資本的逆轉。

無論世人對她的評價是正面也好,是負面也罷,她都已經成功,只不過是利益幅度大小的區別。

如今許多大齡女演員因為年齡問題找不到戲可拍,或許楊冪未來的演藝生涯也會如此,但是她的事業應該還會繼續。

可能從楊冪年少的時候在《紅樓夢》劇組被李少紅導演扇了那個耳光開始,她就知道日後要走哪條道路了吧。

數據部分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