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了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的工資,都進了培訓班”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身邊有太多的為了孩子教育“一擲千金”的案例。

一個朋友,小升初孩子進了一所收底校。初中三年為孩子報了語文、數學、物理、英語、化學5科輔導班。按照輔導班一門課一年(春季、秋季、暑假和寒假)的收費標準,初中三年孩子輔導班花費為12萬。這種輔導班還不是一對一的,是一對多的輔導班。

有的孩子本來就上著昂貴的私立校,一年學費12000-20000多不等,再加上輔導班支出,三年孩子總的教育花費可能達到20萬。

還有的孩子是名師一對一輔導,據說補課收費一小時以“千”起步。

根據我的觀察,補課的孩子包含各種層次,既有學霸,也有中上學生,還有中下學生。

雖然輔導班如此熱,但我的觀點,其實有相當部分學生根本沒必要趕“補課”的風潮。

我的孩子介於學霸和中上學生之間。小學5年級,初一前的暑假,曾經趕過輔導班的風潮,但之後便停止。從初一上一直到現在, 沒有再系統地上過輔導班。

孩子現在的模式主要是:週六週日和寒暑假在家自習的模式。

為何會採取這種方式呢?

僅以我孩子為例,我觀察過輔導班的教材和孩子平時的學習情況,發現輔導班所教授的90%甚至可以說95%以上的內容孩子學校老師都有涉及強化。而剩下的大約5%的內容,大概會成為孩子的薄弱點,存在孩子在學校沒有吃透,沒有全面掌握的情況。比如從初一上以來,我就一直複印了某輔導班的數學、物理(初二)高階教材讓孩子在家裡做,發現孩子95%以上的題都可以熟練做出,只有大約5%的內容存在解題障礙。這意味著,孩子可能會為了這5%的內容,去花幾個小時聽他已經熟諳於心的知識點,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浪費,尤其是在現在初中孩子本來時間就已經非常緊張的情形下。

所以,對於一些孩子來說,與其費時費錢去趕輔導班的風潮,不如在家裡選擇自己的薄弱點集中攻破,重點夯實。如果實在自己解決不了,那麼請老師一對一幫助孩子就薄弱點重點突破。就常規補課而言,對於某些好學生,這種補課效果其實會更好。

當然,如果是非常規補課,比如打學科競賽,那麼輔導班的價值和意義就會凸顯出來,因為學科競賽內容學校可能完全不涉及或者涉及很少。

現在輔導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綁架了父母的理性,如果孩子是學霸,父母可能會下意識把孩子的成績歸功於輔導班。如果屬於中等偏下學生,父母可能就會覺得:孩子補著課都這樣,不補課了是不是會更糟糕?還有的父母純粹就是花錢買一個心裡安慰或者買一個把孩子“臨時託管”,因為把孩子放在輔導班總比在家裡玩遊戲好吧。長此以往,輔導班長盛不衰現象就很容易理解了。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這個問題很現實,現象相當普遍。

作為一個八歲娃的媽媽,我一直不願意給她報課外興趣班,5歲之前除了上幼兒園之外,沒有接觸過興趣班,有的就是到處旅行。五歲以後,她對繪畫有了明顯的興趣,這一年誕生了娃的第一個課外班,每年費用6000-7000元左右。

第二個課外班誕生在5歲半左右,是英語,是的,英語,孩子在幼兒園接觸的是雙語教學,而我們這邊的小學教育從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怕她忘了,所以報了英語班,當時不太理智,一次交了三年的學費,近3萬,事後證明,太不理智[捂臉]。

同年,經不住別人勸說,我自作主張的給她報了舞蹈班,一年7000—8000左右,上了一個多月,娃表示不喜歡,果斷退掉。

退完舞蹈,娃要求學古箏,一年一萬以內,箏不算。

這就是學齡前的所有班。沒有所謂的幼小銜接,也沒有自己教授小學知識,個人覺得入學沒有障礙,非常順利。

小學以後,因為臨時決定送了私立學校,就去退了英語班,退的時候很吃虧[淚奔]。

小學期間孩子在外面學畫畫,古箏,後來她自己要求加了芭蕾,一年七到八千;再後來,她喜歡滑雪,一年一萬+;三年級開始,報了一個奧數班,一年一萬+;三年級下半學期還沒開始,但她強烈要求進入學校樂團,學小提琴,這樣的話,可能古箏就要放下,一年費用一萬+,不含琴。

今年花在課外班上大約5w以上,好像在我身邊還算少的,可不是都貢獻給了課外班嘛


把天空擦淨


關於培訓班,我只從個人經驗談談看法。

我的兩個孩子,女兒國外留學中,兒子讀高三。除了學校強制要求的“自習”,校外培訓沒有參加過。

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的學習時間夠多了,很多時候不是拼時間和辛苦,而是要拼效率。

我兒子親口對我說,班上有好幾個同學,由於父母報的培訓班太多,結果課堂上睡覺。人的體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孩子學習也一樣。大人一年365天除了吃飯睡覺洗澡上廁所,其他時間都工作,大部分人也是會倦怠的。

另外,我一直堅持,孩子除了成績,還有性格養成,三觀形成,對生活的感知力等方面需要關注,放在孩子的一生來說,幸福的能力是更重要的,我並不想培養一個學霸級的書呆子,所以無論哪個學習階段,我都堅持孩子要有規律性的放鬆緩衝時間。

彈簧一直壓力大,可能會崩。校外培訓班上得太累,孩子可能課堂上打瞌睡。

家長很多的工資都進了培訓班,孩子真的需要嗎?如果不是孩子的需要,甚至增加辛苦沒效果,這錢花得是不是很冤!


做個女俠


為了孩子,沒有什麼是不可以的。我家娃走了一條很曲線的路,從6年級開始上體校踢球,後來踢球的路走不通了,可是已經變成及格萬歲的模式。我這個心大的娘也不太清楚北京上高中有多難,直到一模考了三百多分,才認真跟娃探討怎麼才能上高中。討論的結果,花了六萬多上新東方的全科補習,這孩子真爭氣,每天地鐵去黃莊,11點才回來,一個多月後參加中考,漲了102分,剛剛夠上了朝陽私立學校拔萃雙語的分數線。學校的老師很負責,省了補課費,但是三年的學費住宿費伙食費上了10萬。再後來,因為娃英語和語文實在差,上了大專,姓逛街回來跟我商量,有個美聯英語覺得不錯,我一想,英語不補上去後面還要吃虧,又花了好幾萬訂了兩年的英語課。現在這個高中英語總是考60分的傢伙,學了一年多,據說是達到了英語母語八九歲孩子的水平,我心甚慰。總結如下,雖然花錢看著不多,可是錢要花到關節上,效果還是立杆見影,還有一點,孩子要是不能認識到補習的重要性,這個錢可以省了。



武林小後輩


這確實是個現實情況。還得說,現在的學校教育不能完全滿足家長們的教育需求,為了讓孩子不落後,只能去培訓班。



我給女兒報的第一個培訓班是語言表演,那時女兒還在上小班,不足四歲。女兒學得認真,我也在堅持。後來,老師換了,原來那個老師結婚了,覺得那個課越來越沒意義,沒上完就做罷了。那個班學費是一年3800多。

第二個培訓班也是在小班下學期,是繪畫。當然我們也是堅持得很好,一年以後,我漸漸覺得女兒的水平實在是沒大提高。很明顯的一次是我拿過畫一看,她的老師立刻笑了,帶著掩飾的意味。看了女兒夥伴喬喬的畫,我聯繫了她的老師,我手腳冰涼,感覺我誤了女兒,果斷扔掉剩餘的課,轉校。學費是一年3000元。

接下來是舞蹈了,已經學了兩年半,一年3000元。再就是游泳,趕著活動報了兩年,不到6000。接下來是大手筆的全腦課,一年13000元。上了不到半年,退了全腦課,上了另一個類似的課程,更貴,一年18800。後來女兒摔傷退課。現在又上一個線上思維課,學費一年11000多元。



鋼琴不能不說,已經學了兩年整,當時交了四年的錢,平均一年五千,再加上買鋼琴10000元,共花了3萬元。還有書法,當時交了三年的錢,共4800,以後要漲到3500了。語言也在學,交了四年還有兩年的費用,以後也要漲到3000以上了。

期間還報了輪滑,花了11900元報終身課,後來因距離實在太遠又覺沒多大意義,退回了一半的學費。

這就是女兒的所有培訓班,開學後我會再給她報一個文學鑑賞,學費據說不貴,大約1000元。



為了女兒,我也是不斷突破極限的,承受力倒是越來越強。唯願傾我微薄之心,助我寶貝一臂之力。

關注👉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讓我們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牽蝸牛散步的女神醫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們家兩個孩子一個人興趣班都沒有報,沒有報興趣班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經濟能力有限,每個月要養兩個孩子,要還房貸,兩個孩子要上幼兒園,還有保險,車險,真的傷不起,沒有多餘的錢報興趣班。

第二,興趣班良莠不齊,我朋友花了3萬塊給孩子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孩子就只會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而且孩子特別累。每個週末不能休息,都在上培訓。花費了時間精力人力物力,卻沒有得到自己理想的收穫。

第三,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雖然我孩子沒有報任何培訓班,但是我孩子的邏輯思維,簡單的英語句子,玩魔方,玩滑板,溜旱冰都會,孩子想學的,我就會提前學會,然後再教孩子聯繫,我並沒有覺得自己比興趣班差。

有很多家長把大部分工資給孩子報了培訓班,我認為不值得,特別是有的孩子同時報四五個培訓班的。



第一,興趣班注重孩子的興趣。

報興趣班時要注重孩子的興趣,孩子真的喜歡,孩子學習非常快樂,那麼給孩子報培訓班。有很多家長,覺得女孩子學鋼琴跳舞好,就給孩子報這樣的興趣班,可是孩子一點也不喜歡,只會適得其反。所以不要盲目的給孩子報興趣班,選擇孩子喜歡的興趣班很重要。

第二,量力而為。

現在家長帶孩子出去玩,自己孩子沒有報興趣班都會覺得沒有面子,有些家庭經濟一般,卻給孩子報好幾個興趣班。這樣並不好,報興趣班量力而為,沒上興趣班不丟人。真正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勝過一切興趣班。

第三,報興趣班三心二意。



今天孩子喜歡這個就給孩子報這個班,明天孩子喜歡那個就給孩子報那個興趣班,學習沒有多久,這個不喜歡,那個不想上。孩子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學到,錢還全部打水漂,既然報了孩子喜歡的興趣班,就讓孩子堅持上,不要因為一點點困難就放棄了。

第四,選擇好的培訓機構。

因為培訓班火熱,出現了一些良莠不齊的培訓班,現在培訓班時,一定要了解這些培訓班,防止騙。



總結:興趣班注重興趣,選擇孩子喜歡的愛好報名,另外報興趣班量力而為,沒報也沒關係,自己家長在家教也是一樣的,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月愛八月


最近看了一則報道,孩子的一個暑假培訓班發了父母三萬元,要知道這對於普通員工家長而言,可能是一年的工資了。

其實,有太多的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不管願不願意,還是把大部分工資都投入到了孩子的補習上去了。

高一同學翔翔,學習成績全班倒數幾名,沒辦法,父母一咬牙,在暑假期期間為了報了數學、物理、生物三門補習班,只是補習費太貴,一個暑假下來花了三萬多元,但為了孩子的將來,也只能忍痛出血了,欣慰的是,孩子的成績得到一點提高。可要是根本沒效果呢?那錢不是扔在水裡了嗎?

我姐姐的小孩也是因為學習成績差,不得不給她報特長班,因為高考特長生,文化成績錄取分數線低一些,於是高三抽幾個月進行特長培訓,前後花了4萬多元。

這些只是千萬家長中的一角,這種現象已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但卻是一種扭曲的,不正常的現象。

它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學習成績差,為了把成績趕上來,就參加補習班;學習成績好的,也參加培訓班,保持成績更加優秀。

孩子為什麼要補習,孩子該不該上補習班呢?

有社會的原因,有學校的原因,更有家長的原因。

學習成績成了一個學生好壞的標籤,學習成績的好壞決定是否能邁入高等學府的門檻,考了好成績,就能就讀名校,畢業後,你的人生就有美好前途。

父母們為了孩子的將來,拼了命地投入到孩子的學習中去,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願不願意,侵戰孩子的所有時間去督促孩子學習。

上補習結果就真的好嗎,孩子的正常學習任務本來就重,你還佔用他們的休息時間,孩子整天處於高度緊張的態度,精力疲倦,不僅學習效率差,還產生厭學心理,學習成績能夠提高嗎?

學習不是盲目地跟從,它要講究勞逸結合,它要講究效率,更要講究方法。

而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就要真正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擔。

但令人遺憾的事,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死死地抓學生的成績分數,而某些老師上課更是應付了事,事後卻要求學生去上補習班為自己謀取利益,真是有失老師的天職,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怎能有效地搞好學習。

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學習、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希望學校和老師引起高度地重視,並希望你們創造適應的學習環境,找到高效的學習方法,因為學校才是真正地教書育人的地分。

值得慶幸的是,教育部等部門印發了《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整治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形動的通知》,說明社會對此現象已引起了重視,相信我們孩子的學習環境會越來越好。

孩子的學習應該向學校要效率,而家長們應該改變觀,給孩子創造輕鬆的生活學習環境。

真心希望今後的孩子們既能高效地學習,更能開心地成長。





我說心裡話


前兩天和一位同事談話中,難道小孩的教育,說到掙的錢不夠兩個小孩上幼兒園。還說另外的一位80後同事,給女兒報的班,一年就花上萬。她女兒才小學四年級,我就問:“都報了啥班呢?”同事就說:“聽說有鋼琴班、書法班、英語班還打算要報數學班”。唉,現在的家長真的是拼了。我記得我這位同事,她的工資也就3000多吧,還兩個孩子。這正如題主所說,家長的工資都培訓班了!

這一方面說明現在家長對教育的重視。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據我對這位同事的瞭解,她覺得自己小時候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想在女兒的身上下功夫,讓女兒享受更好的教育,成就更好的未來。

另一方面說明現在家長都普遍的焦慮。教育真的是一個長效的事,不在於眼前,過多的給孩子施加壓力,勢必會造成孩子後勁不足或者厭學。有一次就是這同事說,她老公說:“你不在家,我看孩子也不錯,什麼也都完成了,你在家呢,就會吵吵。”可見愛之深,恨之切。焦慮得更厲害!

還有一個原因是跟風,有些家長就是看別的孩子補了,我的孩子也應當補,不管需要不需要就報班。就這樣才能心安。

這幾年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就是初一的孩子,好像有一多半已經對學習沒太大興趣了,我覺得這是不是就原因小學的時候就把孩子們的潛力給壓榨快完了?讓他們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所以希望家長捂好你的錢包哦,你的錢一定要出得物有所值。嗯,什麼是物有所值呢?我覺得

首先孩子願意學,高興學,如果把上這個補習班,當做一件很痛苦的事,我覺得你的錢就花得不值。

其次看自己孩子的水平和消化能力,看孩子的資質有沒有拔高的空間?揠苗助長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泛泛的,什麼都學,消化不了,什麼都不能學精,還不如不學。結果是錢包也癟了,孩子也累了,也厭了。勞民傷財!

我千萬不要跟風,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具體的分析來報,適合自己孩子的班。

與其補這補那,不如把習慣培養好。

做有溫度的教育,如果我的回答給您帶來了幫助,請您多關注吧!


初中語文擺渡人L


現在的孩子,要是沒有報兩個三個培訓班,都不好意思走出去,主要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大環境如此,裹挾著家長不得不這樣做。

我兒子上小學四年級,他上的培訓班有鋼琴和書法,學科上有新概念英語和奧數,也就是說他每個週末都要上這四個培訓班的課的。

這四門課的上課時間基本上佔據了兒子的週末時間,雖然有時候他也覺得累,但是我還是鼓勵他堅持下來。

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不讓他堅持的話,別人都比他更加努力,那麼他落後別人就是必然的了,所以這幾年他還是堅持得不錯的。

回到題目上來,為了孩子的教育,而把家長的工資都花在培訓班上,這是肯定不可取的,再重視孩子的學習,也不能不過日子了呀!

我覺得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選擇合適孩子的培訓班,不能人云亦云。

市面上的培訓班太多了,有各種興趣培訓班,比如鋼琴、小提琴等音樂方面的,還有國畫、書法等傳統文化方面的,還有足球、籃球等運動方面的。

還有學科培訓班,比如作文、奧數、新概念英語等學科培訓,各種繁雜的培訓班會讓家長特別焦慮,不知道應該給孩子選擇哪個培訓班。

父母其實應該做的是選擇合適的培訓班,比如孩子還沒有上小學的時候,選擇興趣培訓班,比如愛運動的選擇一個球類培訓班,或者游泳這些都可以。

父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孩子的意願來選擇,不能別人報什麼班你也報什麼班,這反倒是對孩子的逼迫,更是浪費錢的。

其次,根據家庭經濟情況來選擇,不要負擔過重。

如果你一個月收入只有三千元,但是你卻要報兩千多的培訓班,那肯定是不可以的,畢竟除了孩子的學習,一家人還是需要生活的。

你可以根據孩子的意願,給他選擇報一個或者兩個最合適的培訓班,這樣既滿足孩子的學習需求,又不會影響家庭生活質量。

千萬不要把所有的錢都壓在孩子身上,不僅給孩子的負擔太重,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心態會失衡,給孩子太大大壓力,導致孩子承受不了。

總之一句話,父母對孩子的培養也要量力而行,在經濟條件能夠承受的基礎上,適當地給孩子報合適的培訓班。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學得更輕鬆,父母也不會因此而跟孩子之間搞僵關係,讓孩子能夠給更安心地學習。


王子育兒觀


分享一下

我父母是自己開店 每天起早摸黑的工作

弟弟剛上初中 本來弟弟成績都是還不錯的 因為父母太忙 沒有時間去陪伴他 輔導他寫作業 今年寒假給他報了兩門補習班 幾天的時間 費用是四千,父母辛辛苦苦一個月的收入 還不知有沒有收穫,其實十幾歲 本就是叛逆期 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